APP下载

CT尿路造影对泌尿系结石检查的临床价值研究

2019-05-20杨其松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0期
关键词:泌尿系尿路准确度

杨其松

(佛山南海区第五人民医院放射科 广东 佛山 528231)

泌尿系结石属于临床较为常见的泌尿系统病症之一,结石位置可能分布在肾脏、膀胱、输尿管、尿道等处,其中以输尿管结石、肾结石居多,其次为膀胱结石。静脉肾盂造影是较为常用的诊断泌尿系结石疾病的常用方式之一,其通过向患者静脉注射显影剂,经肾排至尿路,从而观察肾脏、肾盏、输尿管、膀胱等影像,判断疾病[1]。但该方法易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导致诊断结果出现差错。本文以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80例疑似泌尿系结石患者为例,分析CT尿路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所针对目标为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疑似泌尿系结石患者80例,参照随机抽签结果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总计患者40例,包括男性21例,女性19例,患者最小年龄23岁,最大年龄69岁,平均年龄(39.4±2.1)岁,临床症状表现16例患者出现腹痛情况,6例患者出现尿血情况,8例患者出现排尿困难情况。观察组总计患者40例,包括男性20例,女性20例,患者最小年龄24岁,最大年龄70岁,平均年龄(39.5±2.2)岁,临床症状表现17例患者出现腹痛情况,4例患者出现尿血情况,9例患者出现排尿困难情况。以SPSS 21.0 专业统计软件对两组患者基本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本次实验经伦理委员会许可。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全体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签署同意书。(2)患者年龄范围在23岁~70岁之间。

排除标准:(1)排除患严重心肺功能障碍患者;(2)排除患严重精神方面疾病的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静脉肾盂造影检查,具体为:叮嘱患者检查前12小时内禁止食用各类食物,6小时内禁止饮水。摄取患者肾、膀胱平片像,判断结石情况。将患者调整至平卧仰卧位,由上腹向下至耻骨联合位置,以压迫带于患者下腹处加压,由静脉注入50ml碘海醇进行造影,要求5分钟内完全注入,获取7分钟、15分钟及30分钟压迫像,得到满意图像后压迫解除,摄取全尿路平片。

观察组患者接受CT尿路造影检查,具体为:(1)设备选择。本次设备选用西门子16排螺旋CT。(2)准备工作。叮嘱患者于检查前12小时内禁止饮水、饮食。于患者肘前静脉穿刺置入22号留置针[2]。(3)扫描过程。按顺序完成皮质期、实质期、排泄期图像采集。于肘前静脉注入碘造影剂,确保造影剂完全充盈后开展扫描操作,以对比剂智能追踪触发扫描。参数为:设定电压参数为120kV,电流参数为100mA,层厚参数为0.5mm。增强扫描参数为:层距参数5mm,螺距参数1.375:1。触发扫描后50s~100s进行实质期扫描,5min~10min行排泄期扫描,根据病变需要可适当延长时间观察排泄期影像。(4)影像处理。将检测扫描获取影像传至工作总站,以VR、MPR、CPR等软件对影像进行重建,由2~3位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阅片[3]。

1.4 观察指标

影像评估标准:较差,影像显示较模糊,无法判断病情;一般,影像显示较清晰,但边界位置较模糊;良好,影像显示边界清晰,可准确判断病情。

以病理学检验结果为金标准,计算两组检查准确度。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造影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自制造影效果调查表评估两组患者造影情况,总计5分,分值越高,效果越好。

1.5 统计学分析

以SPSS21.0统计软件对两组患者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以卡方值作为检验影像质量、准确度等计数资料的判定依据,以t值作为检验造影效果等计量资料的判定依据,以P值作为检验组间差异的判定依据,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造影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肾脏造影效果评分(4.32±0.17)、膀胱造影效果评分(4.31±0.14)、输尿管造影效果评分(4.17±0.21)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造影效果比较

2.2 准确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检验准确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准确度比较

2.3 观察组不同扫描期的图像质量

观察组皮质期扫描图像质量与实质期、排泄期扫描图像质量间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3。

表3 观察组不同扫描期的图像质量

3 讨论

伴随着人们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不断改变,患泌尿系疾病的概率同步增高,泌尿系结石患者发病率正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均造成严重危害[4]。静脉肾盂造影是以往临床用于检查肾脏疾病、输尿管疾病、膀胱疾病的常用方法之一,然而检查期间易受腹部条件、患者肾功能、影像重叠等多重因素影响,很难查看患者泌尿系统的细节,容易遗漏小病灶,准确度较低[5]。CT技术凭借其强大的后期图像处理能力,可以清晰、全面显示尿路全貌,直观地显示结石的位置、形态和大小,便于对病情进行判断,准确度更高[6]。

总之,泌尿系结石患者采用CT尿路造影检查准确度更好,成像质量良好,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泌尿系尿路准确度
妊娠期泌尿系急腹症20例临床分析
不同通道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研究进展
如何预防泌尿系结石
如何降低泌尿系结石的生成率?
Phosphatidylinositol-3,4,5-trisphosphate dependent Rac exchange factor 1 is a diagnostic and prognostic biomarker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幕墙用挂件安装准确度控制技术
微信授权式教育在尿路造口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动态汽车衡准确度等级的现实意义
柏凤汤治疗泌尿系感染47例
高炉重量布料准确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