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出院后产后访视护理干预对预防产后抑郁症的效果

2019-05-16安金华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9年5期
关键词:产后抑郁

安金华

【摘要】 目的: 研究产后访视对产后抑郁的预防作用。 方法: 选择200位在我院顺利分娩的产妇,在顺利出院后对其中100位实施产后访视,比较产后42天及产后半年时组间抑郁发生率(EPDS≥13分)差异,及护理干预前后SAS及SDS评分差异。 结果: 产后42天时对照组及观察组抑郁发生率分别为14%与5%,半年时分别为11%与2%;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AS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 产后访视一方面可指导产妇更好地恢复身体及心理状态,给予科学建议,另一方面可令产妇感受到被关爱,有利于产后抑郁的有效预防。

【关键词】 产后抑郁;产后访视;EPDS评分

【中图分类号】R19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05-126-01

在分娩后产妇雌激素、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会迅速下降,造成植物神经紊乱,易引发焦虑、抑郁情绪[1]。产后抑郁不仅会造成产妇心理上的压力,还可能导致其行为受到影响,少数产后抑郁产妇易出现过激性行为,必须对产后抑郁加以预防[2]。本文以对比形式观察了产后访视在产后抑郁症的预防方面存在的优势。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产妇共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两组。对照组年龄区间处于21-39岁,平均年龄(30.94±2.37)岁;组内顺产61例、剖宫产20例、顺转剖19例。观察组年龄区间处于22-39岁,平均年龄(31.06±2.19)岁;组内顺产63例、剖宫产16例、顺转剖21例。组间基础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纳入标准:产妇精神状态正常,可顺利填写研究所用各项量表;生理指标正常,产后无较严重病症;产妇对研究知情并配合。

剔除标准:存在精神障碍、人格障碍、智力障碍、脑部损伤者,存在妊娠合并症者。

1.2 一般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出院后指导,包含饮食指导、居住环境指导、母乳喂养指导、新生儿健康教育指导等[3]。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出院后产后访视,以电话访视及上门访视两种形式为主,具体如下。

1.2.1 自我保健知识教育

首先在饮食方面鼓励产妇合理搭配食物,以健康的营养治疗为目的。通过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促使伤口尽快愈合。其次在卫生方面,告知剖宫产产妇保持会阴处洁净,若需要打喷嚏、咳嗽时可先捂住腹部,避免增高腹压。穿着宽松衣物、勤换卫生巾,避免恶露过多或尿液、粪便感染的会阴,保证睡眠质量及时间。

1.2.2 家庭支持教育

在上门访视时告知产妇家属给予必要的家庭支持,观测产妇心理状况及有效沟通情况,预防焦虑、抑郁。加强与产妇家庭成员的沟通,强调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而非个人行为,以家庭整体改变促使产妇个人症状的调节。

1.2.3 电话及网络沟通

以电话、QQ、微信等方式与产妇加强日常沟通,沟通过程中态度平和,营造愉快轻松的沟通氛围。在沟通过程中了解产妇在照顾婴儿过程中是否存在疑惑、在产后身体恢复上是否存在异常等,并给予针对性指导。需注重沟通的主动性,让产妇感受到被关怀,帮助产妇树立正确的家庭观、生育观。

1.3 观察指标[4]

选择EPDS(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量表分别于产后42天及产后半年评估患者抑郁程度,该量表共10项内容,分值均为0-3分,若最终评分在13分以上则判定为存在产后抑郁。

1.4 統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EPDS评分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以t检验。若p<0.05表示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抑郁比例

比较两组产妇产后不同阶段EPDS量表评估下存在产后抑郁的比例,结果显示两个阶段的抑郁发生率比较下均为观察组更低(p<0.05),详见表一。

2.2 焦虑及抑郁状态

比较在护理干预前后两组病患平均SAS及SDS评分,显示干预后观察组两项评分均明显更低(p<0.05),详见表二。

3 讨论

产后抑郁的出现与心理、生理、社会三方面因素有关,其中夫妻关系与社会支持属于最重要影响因素。在产褥期,产妇不仅需要让自身身体恢复,还需照顾婴儿。生育观的不同、对婚姻的满意程度、家人的关心程度均会造成其心理上的压力。产后焦虑抑郁属于精神疾病的一种,患病产妇会出现思想无法集中、眼神呆滞、情绪焦虑不安、语言表达混乱、生活无法自理、缺乏逻辑性等情况,对周围人敌意较强,也无法顺利照顾婴儿,易出现烦躁易怒等极端情绪,严重者甚至出现杀婴或自杀念头。因此需由其注意产妇产后情绪上的有效干预,避免其出现焦虑抑郁症状。

产后访视的目的在于对产妇展开科学的产后恢复指导以及心理护理干预,并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焦虑抑郁症状,引导产妇尽快适应角色转变以及社会功能转变,帮助产妇保持乐观情绪,强调心理疏导。在现代医疗模式下,生物-心理-社会方向的模式逐渐受到认可,心理层面的护理受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本次研究中对产妇展开的出院后产后访视护理分两个阶段进行。首先为产后42天,更多在于产妇产后身体上的恢复健康教育以及观察婴儿是否被有效照顾,指导产妇逐渐转变角色,提升产后各方面技能。之后的产后访视则更关注于产妇情绪是否有效好转,身体状况是否逐渐恢复,产后抑郁高危产妇在情绪、生理、心理上是否逐渐改善。根据研究结果,强调产后访式的观察组产后抑郁发生率更低且焦虑、抑郁程度更轻,证实了产后访视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先玉. 产后访视护理干预预防产后抑郁症的临床效果评价[J].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7,4(28):128-129.

[2] 杨文娟,冯柳平,彭恒州. 社区建立产后访视流程对母婴健康的影响研究[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29(10):1662-1664.

[3] 田芝红. 产后访视及心理调节对产后抑郁、焦虑症的干预效果评价[J]. 现代医用影像学,2018,27(03):1059-1060.

[4] 刘敬华,赵立群,彭敏,张淼. 结构性积极养育计划应用于社区产后访视中对产后抑郁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2):134-136+140.

猜你喜欢

产后抑郁
产妇性格、妊娠时限及分娩方式对产后抑郁的影响分析
产后抑郁的三时段护理干预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对孕期焦虑、抑郁及产后抑郁的影响
元认知干预对产后抑郁治疗效果的观察
临床分析产妇产后抑郁情绪的原因和护理对策
硬膜外麻醉在分娩镇痛中应用及对产后抑郁的影响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患者自理能力的影响
综合干预对产妇产后抑郁及子宫复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