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纯文学”创作与魁北克新小说汉译的互动作用

2019-05-16李婷

神州·中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文学翻译纯文学文学创作

摘要:论文以魁北克新小说代表《卡穆拉斯卡》汉译为例,通过宏观描写性的研究阐释译入语文学观念对文学翻译选择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文本分析凸显文学翻译在参与译入语文学建构方面的力量,从而揭示译入语文学创作与文学翻译之间形成的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构建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文学创作;文学翻译;互动作用

经典文学译本构成了民族文学系统中的翻译文学。在翻译文学的选取维度上,谢天振指出:“翻译文学的选择是以民族文化、文学的发展为旨归,择取向度与文学的发展走向相契合,翻译文学与创作文学历时性地构成同步对应关系,译作与创作相容而生,异质而同构,共同构建了民族文学的时空。”加拿大魁北克著名小说家安娜·埃贝尔(Anne Hébert)的长篇小说《卡穆拉斯卡》(Kamouraska)的汉译过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部小说是魁北克平静革命后文学的代表,在1992年由程曾厚、程干泽翻译,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随后在2002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了孙桂荣、逸风的译本。

一、译入语文学观念的转变对文学翻译选择的影响。

90年代中国文艺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文学作品的主题逐渐从政治、社会生活等非文学领域转向文学的自身领域,表现在外国小说翻译上的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译介的视野真正具有了世界性。与80年代相比,这一时期的小说翻译呈现出一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小说翻译选择的全方位性。九十年代的翻译选题范围明显广阔的多。二是注重以文学性和审美价值为翻译择取标准。这一时期的外国小说翻译的文化语境在意识形态方面比八十年代要宽松得多。在翻译准则上摒弃了翻译的政治化标准,而以审美原则取代之。三是从文学影响上看,一些获得世界文学大奖的作品会更受青睐。

二、魁北克新小说的写作特点

在加拿大历史上,英裔加拿大人一直掌握和控制着加拿大的政权,法裔加拿大人屈居从属附庸地位。要挣得解放,改变屈从地位,就成了以法裔加拿大人为主的魁北克人普遍关注的事情。1960年开始的以争取魁北克省独立和解放为宗旨的平静革命(La Révolution tranquille),不仅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带来了一系列的变革,而且给魁北克新文学的发展注入了催化剂,同时也是新文学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至此以后魁北克的新文学运动,以崭新的面貌为魁北克文学史留下来辉煌灿烂的一页。

魁北克新小说在内容上既客观又隐晦地反映了六十年代魁北克动荡不安的社会生活和当今魁北克人追求本民族独立解放的思想意识。另外在表现形式上也更加丰富:首先,打破时空观念,将两者互相交错。在新小说的作者们看来,时空是可以随意处置的,从这种观念出发,他们作品的时空是可以割断分开的,无所谓连续。安娜·埃贝尔(Anne Hébert)的《卡穆拉斯卡》就是这一时期的作品,它的中译本能在90年代初和中国读者见面要归因于作品显著的文学性。小说的全部情节均以伊丽莎白的梦来贯穿,她在梦中重温了自己漫长的一生。具有梦的荒诞性和支离破碎的特点。它不像一般小说那样分为章节,而是分为长短不等的65个片断,既不严格地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又有一定的逻辑性,可谓杂而不乱。书中不断地“闪回”,却不会让你感到“乱”或者“隔”,反而让人感到生动,活泼,完整,集中。当你读罢全书掩卷沉思之际,自会感到这种结构的新颖别致。

其次是具有独特魅力的语言特点。作者安娜·埃贝尔是魁北克著名的小说家、诗人,素有“魁北克文坛贵妇”之美称,她的语言十分优美考究,在有些人看来甚至过分考究。魁北克著名戏剧家米歇尔·特朗不莱就曾说过:“安娜·埃贝尔为想一个词儿,可以花上整整一个星期!”这种经过如此推敲琢磨出的词语应当是十分精确、不可替代的。她的小说也深受诗歌的影响,语言格外精炼和准确,充满了浓郁的诗的意境。这部作品中句子简短,动词多不变位,给人一种跳跃、急促的感觉,使人感到故事情节发展很快,并使小说产生一种特殊的韵味和魅力。正是因为这种诗一样的语言,评论界称之为“诗小说”。

90年代中国文学领域新的变革影响着文学翻译,对魁北克小说《卡穆拉斯卡》译本的选择取向就受到了中国当时文学思潮的影响,但同时通过译介《卡穆拉斯卡》可以引进新的文学创作理念、文学写作技巧,来丰富我国的民族文学创作,这是当代文学创作的一种发展。

三、《卡穆拉斯卡》汉译对90年代文学创作的影响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内容和形式是无法分离的。内容决定形式,而形式又往往表现内容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一个严谨的译者不仅会移植原作的内容,還要善于保存其原有的形式,力求内容和形式浑然一体,所谓的形式,一般包括作品的体裁、结构、形象描写、修辞手段等,翻译中应尽可能将这些形式体现出来,借助形似更加充分地传达出原文的精神,取得形神皆似的效果,尽量传达作者的特色写作手法。《卡穆拉斯卡》以诗小说著称,诗所特有的节奏与韵律,以及诗语言的精炼又该如何能用另外一种语言来表达呢?中国的翻译家们历来遵循“信、达、雅”三条原则,译者也正是如此,最难做到的当属三原则中的“雅”了。鲁迅先生主张“宁信不雅”,即以信为前提;郭沫若先生主张“统摄原意,另铸新辞”,即在全面理解原文的基础之上,用自己的语言对原文进行再创作,这样的译文,尤其是出自大家之手,必然十分流畅典雅。译者孙桂荣是外语教师出身,也受到传统的翻译思想的影响,身不由己地信奉“宁信不雅”,在翻译的时候不敢另铸新辞,原封不动地保留了原文千变万化的人称和语气,还有那些“缺头少尾”的句子,保留了原文的艺术特色,呈现给读者原汁原味的东西,这样的翻译策略在丰富人民文化生活、提高审美水平、增加对异域文化的了解、开阔思想视野、获得创作营养与借鉴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对中国“纯文学”创作与魁北克新小说代表《卡穆拉斯卡》汉译的研究,不仅能够使我们对文学翻译的认识有所加深,而且揭示了译入语文学创作与文学翻译之间形成的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构建的互动关系。

项目基金: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L17DWW001。

作者简介:李婷(1984.11-)女,汉族,籍贯:辽宁锦州,学历:硕士,职称:讲师,研究方向:法语文学翻译。

猜你喜欢

文学翻译纯文学文学创作
梅卓文学创作论
“纯文学”概念的历史生成与意义
——以纯文学在近代和八十年代的两次现身为例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文学翻译主体的诠释学研究构想
以《傲慢与偏见》为例探讨情景语境理论观下的文学翻译
翻译诗学操纵下的文学翻译研究
论文学创作中的虚构
“纯文学”界定及其混用现象分析
纯文学想象与“戏仿”经典化——论先锋小说的“戏仿”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