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诗文中的自然理趣探究

2019-05-16张宝龙

中文信息 2019年4期
关键词:理趣自然古诗文

摘 要:古诗文中,作者常以哲理、花草、虫鱼等事物入诗,与诗的内容浑然一体。它们既承载了诗人的情感意念,同时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在阅读和审美的同时,我们既体验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创造,又感知到了现实的生活和自然的理趣。本文试图通过一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诗句,结合全诗,探究古诗文中融入的自然理趣。

关键词:古诗文 自然 理趣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9)04-0-01

古诗文中,作者常以哲理、花草、虫鱼等事物入诗,与诗的内容浑然一体。诗人的情感寄托在景物之中,通过特殊的意象,营造独特的审美意境。努力做到情与景的交融,言此意彼,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这里的“景”、“物”,“情”,“志”,做到了“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在阅读和审美的同时,我们既体验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创造,又感知到了现实的生活和自然的理趣。

一、时序交替与四季更迭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残夜未尽将尽之时,一轮红日正从海上升起,旧年将尽未尽之时,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江上。这一联向来为人津津乐道,殷璠说:“‘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诗人已来少有此句。张燕公(张说)手题政事堂,每示能文,令为楷式。”(《河岳英灵集》)明代胡应麟在《诗薮·内编》里说,“海日”一联“形容景物,妙绝千古”。我们走入诗歌的情景当中,尽情的想象一下:残夜还没有消退怠尽的时候,一轮紅日从海面冉冉升起;当弥漫着各种味道的旧年还没有逝去,江上已经有春意盎然的发端。一轮红日生于残于的夜晚,早春来自九里旧年,这就是时序的交替,我们感觉到时间匆匆,同时让我们感觉不知身处何处。“客路”在外的诗人顿时涌出思乡情思。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此两句中,“黄云”“白日”“北风”“雁”“雪”,运用了白描的写作手法,描绘出了一个北风啸啸,黄沙万里,沙尘遮天蔽日,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让人感觉变成了黄色,璀璨夺目的太阳现在也黯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辉一般。大雪纷纷扬扬,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的荒寒壮阔的景色。“北风吹雁”言时令已至秋季,我们既看到了诗人在这样相对恶劣的环境中,送别了音乐家董大,同时感叹董大的命运,他身怀绝技,但是却无人赏识,这份凄冷的感觉,和秋天的萧条、肃杀和凄冷水乳交融。

二、时光易逝及伤时惜时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

在这四句诗中,我们可以感知到作者他非常发愁,漫天愁绪,似“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愁得不得了。他因为什么而发愁呢?我们知道曹操是个具有雄才大略的人,他要建功立业,他需要大量的贤能之士和他一起努力。但是时间是有限的,也是很容易逝去的,但是贤能的人一时半会却迟迟没有到来,事业难以成就。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无名氏《金缕衣》)时间,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它由过去、现在、未来构成连绵不断的系统。没有人生活在“过去”,也没有人生活在“未来”,“现在”是生命确实占有的唯一形态。在伟大的宇宙空间,人生仅是流星般的闪光;在无限的时间长河里,人生仅仅是微小而又微小的波浪。我们的生命由时间构成,哪怕是浪费一点点时间就是虚掷部分生命。珍惜时间,会使我们变得更聪明、更美好、更成熟、更完善;浪费时间,实际上是荒废了我们的生命。而大凡有成就的人,其对待时间的态度都是“珍惜”。

三、水路与船速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一句中“彩云间”三字,极写白帝城比较高的地理位置,因为地势高,水从高出流到低处,为后面写船走得飞快做铺垫。诗人回头望着高入云霞的城楼,回想以前的一切,如云烟隔世。因为白帝城高,有了落差,水流急,船速快。郦道元在其散文《三峡》里,描写了水势最大最急的夏季,他用“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几句从正面描写水势险恶、水位高、水流急这三个特点。还用“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通过对比、夸张等表现手法,更进一步突出了夏季江水暴涨后的水流的速度。水的流速自然提高了船的速度,所以无论是李诗中“轻舟已过万重山”还是郦文中“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都给我们展示了极快的速度。

四、光影变幻与沧海桑田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雁门太守行》李贺)这两句极写紧迫的战争形式,“压”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叛兵来势汹汹,“欲摧”危城,诗人运用比喻,渲染了敌军的汹汹气势和危城欲破的紧急军情。战士的盔甲闪耀着金鳞的光芒,“开”字生动地展示出将士们杀敌之情,战阵井然有序,次第排开。在光影变幻中,鏖战之前敌军的凶横和我军的军威和声势,边防将士维护国家统一的无畏精神跃然纸上。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胡玢《桑落洲》)此几句意为:不要怀疑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沧海这样地质变化现象,眼前就有例可援。作者在诗歌中通过提出疑问,从"桑落洲"怎样才能看出沧海桑田的变化呢?“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说那些座落在桑落洲上的几家住房,竟然是长江曾经流过的地方。

古诗文中出了除了“景”与“物”,还有对人生哲理的追问,对苍穹的仰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对自然理趣的融入和阐述,这一切贯穿于诗歌创作的始终,被诗人巧妙的糅合在诗作当中,渗透到作者的血液里,化入读者的内心。我们不禁为作者的才情和经历折服,同时也被一统在诗歌里的自然理趣扣动心弦。

作者简介:张宝龙(1979.10.2-),男,汉族,一级教师,“甘肃省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获区教育局表彰奖励1次,区禁毒办表彰奖励1次,区委区政府表彰奖励2次;获全区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1次,全市教育教学论文评比获三等奖1次;发表区级论文2篇,市级论文2篇,省级论文2篇;主持研究市级课题1项,作为第二名参与省级课题研究1项。

猜你喜欢

理趣自然古诗文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理趣课堂:有意思与有意义
“理趣”是一个怎样的概念
理趣理念的提出与优化
《自然》关注中国科技雄心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
对古诗文默写有效性的思考
初中古诗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