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护理应用于结肠癌术后临床作用分析

2019-05-16刘晓燕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14期
关键词:预见性结肠癌发生率

刘晓燕

(梧州市工人医院,广西 梧州 543000)

结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相对比较高,主要治疗方式是手术治疗,但结肠癌早期症状相对不够明显,通常在就诊时已经发展为晚期,所以容易导致患者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比较高,从而阻碍了患者的恢复[1]。有效的护理可以很好的改善结肠癌患者术后治疗、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本文选自我院结肠癌术后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对结肠癌术后预见性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进行手术治疗的86例结肠癌术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为25例,女性患者为18例;年龄为27-77 岁;平均年龄(47.36±2.31)岁。对照组男性为24例,女性患者为19例;年龄为30-76岁;平均年龄(47.42±2.27)岁。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显示p>0.05,不存在显著差异。纳入标准:①术前患者通过各项检查确诊为结肠癌,且肿瘤位置、大小、浸润程度均比较明显。②患者无语言沟通障碍,思维意识清晰。③有腹腔镜手术指征者。排除标准:①具有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疾病者。②远处转移者。③检查结果有凝血功能障碍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①及时了解患者身体状况,对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予以预防处理。②实施健康教育以及心理干预,向患者和患者家属讲解相关的知识,及时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③对患者进行实时的生命体征监测。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预见性护理:①术前预见性心理护理:术前1d相关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访视,查阅患者病历并评估患者的实际病情,以患者的文化程度、心理特点及实际年龄为根据,采取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告知患者手术的预后情况以及手术的相关注意事项,例如,手术配合要点、术前准备、手术体位、麻醉方式等,然后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锻炼,缓解患者心理紧张情绪,并指导患者正确的咳嗽以及咳痰方法,做好足够的手术准备。②术中预见性护理:患者在手术开始前,相关护理人员应及时指导患者的体位,提高患者舒适感,减少手术时间以及手术出血量。在麻醉时相关护理人员应予以患者足够的关心,建立气腹后,控制患者气腹内压力,通常情况下在10~15mmHg左右。及时观察并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在术后气腹内压力排出后,相关护理人员帮助患者恢复正常体位,防止出现神经性麻痹等情况。③术后护理:相关护理人员将患者送回病房,并做好交接工作,麻醉清醒后由平卧位改为半卧位,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以及手术切口情况,观察是否存在液体渗出、红肿、疼痛等情况。评估患者的实际恢复情况,并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实施早期运动护理能够有效促进病人肠胃功能恢复,减少切口感染、肠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术后康复时间和住院时间[2]。尽早给予肠内联合肠外营养支持, 术后早期营养支持,作为一种及时、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结肠癌术后病人的免疫功能,降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助于改善术后病人的营养状况[3]。

1.3 评价指标

密切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以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等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对研究中所出现的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针对所出现的计数资料,运用百分比表示,同时运用x2进行检验;针对出现的计量资料,则运用(±s)表示,运用T值加以检验。最终检验结果显示为P<0.05,则表示本次研究有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将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均少于对照组各项临床指标,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 手术出血量 下床活动时间 住院时间观察组 43 2.1±0.2 80.9±2.3 20.2±3.4 13.7±0.7对照组 43 3.0±0.6 98.2±5.6 25.7±3.6 15.1±0.6 T值 9.3313 18.7388 7.2834 9.9575 P值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护理满意度比较

通过对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要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比例为27:15:1,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比例为22:12:9,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8.01%和81.32%。对两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映情况发生率

对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情况(13.95%)要低于对照组(34.88%),对组间所存差异进行对比,也存在显著意义(P<0.05),具体如下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率比较[n/(%)]

3 讨 论

结肠癌作为我国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一直具有着相对比较高的患病率。近些年来,对于该病的患病率以及病死率调查结果显示呈上升趋势,但对于结肠癌的患病原因仍存在着多种看法,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该病在出现临床症状时,其病情在中晚期,已经错过最佳治疗时机[4-5]。

在为患者进行手术前,要对结肠癌患者以及家属进行充分的沟通与交流,做好结肠癌患者的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以及紧张情绪,使结肠癌患者心理以及生理感到舒适,同时在术中保证结肠癌患者的体位以及舒适度,对结肠癌患者予以足够的关心,从而减少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除此之外,为结肠癌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术后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术后治疗、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但传统的术后护理,不能非常有效的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其术后恢复速度也相对比较慢。预见性护理是通过预见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进行更加系统、全面、有效的护理,以此来实现相对比较好的护理效果[6]。与传统的护理干预措施相比,预见性护理可以预测患者围术期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以此来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从而减少结肠癌患者的痛苦。同时,预见性护理还可以促使相关护理人员根据结肠癌患者实际情况来做出判断,做好治疗以及护理的提前准备,促进治疗以及护理的良好运行。另外,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缓解结肠癌患者的负面情绪,使结肠癌患者以正面的情绪面对后续的治疗和恢复,从而有效的降低结肠癌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帮助结肠癌患者更加快速的康复,提高结肠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7-9]。

在本次研究中,对对照组和观察组实施不同护理方式后,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均少于对照组各项临床指标,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20%)要高于对照组(84.01%),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要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后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有2例肠梗阻、3例切口感染、1例切口出血、0例下肢静脉血栓,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95%(6/43)。对照组有7例肠梗阻、5例切口感染、3例切口出血、0例下肢静脉血栓,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88%(15/43)。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组间所存差异进行对比,结果显示P<0.05,统计学意义明显。

综上所述,将预见性护理应用到结肠癌术后护理当中,不仅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还能够显著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情况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预见性结肠癌发生率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预见性护理对颈椎术后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观察
ESE-3在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肠癌中的意义
腹腔镜下横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无缝隙管理模式对ICU多重耐药菌发生率的影响
结肠癌切除术术后护理
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效果对比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喉炎患儿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