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进孩子的涂鸦世界
——从两次人物画作品解读中班幼儿绘画作品特点

2019-05-16王瑜江苏省无锡市育红实验幼儿园

幼儿100 2019年12期
关键词:涂鸦男孩绘画

文/王瑜 江苏省无锡市育红实验幼儿园

开学初,笔者对本班的孩子进行了主题分别为“画画我自己”“我的老师”的两次人物绘画活动。笔者对这两次活动的作品进行了汇总和分析,以期了解该班孩子的绘画发展特点,以及所反映出来的幼儿智力发展水平、内心情感和人格特征,以此引导教师、家长对儿童的绘画进行正确评价和科学认识,为今后绘画活动的开展和指导提供一定的前期依据。

一、情况分析

该班共有36名幼儿,两次绘画活动开展时,出勤幼儿数分别为35人、30人。以两次都参与活动的幼儿30人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孩18人,女孩12人,平均年龄为4岁6个月。笔者对每个幼儿的前后两幅作品进行分析,避免了幼儿情绪化的偶然性作品特征出现。通过比较,幼儿在短期内进行类似主题的绘画,所反映出的表现手法和绘画所处的水平无明显差异。

二、作品特点分析

该班幼儿年龄均在4至5岁之间,但是并非同时处在理论上应有的绘画阶段。从幼儿对人物的描绘看,幼儿的绘画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动作发展、认知水平颇有悬殊。根据美国心理学教授克莱尔·格罗姆对儿童绘画心理发展的分析,笔者把该班幼儿作品分成了5个发展阶段。

(一)涂鸦(占18%)

图1 女孩4岁2个月

图2 男孩4岁3个月

按照儿童绘画的发展规律,3岁以前为孩子的涂鸦期,幼儿用笔在纸上运动所产生的痕迹会给他们带来快乐。3岁以后就逐渐进入了象征期,幼儿能对线条进行控制并画出一些简单的图形。而图1、图2中的幼儿虽然已经4岁多,但是其绘画和认知的发展明显滞后,尤其是图1中的涂鸦作品,还处在缺少对形象认识的信手涂鸦阶段。

(二)太阳人(占7%)

图3 男孩4岁4个月

图4 女孩4岁

圆形,儿童最喜欢也是最容易表现的图形,它不需要对动作加以过多地控制。用圆形来表示最初的“人”,对儿童来说是最合适不过了。然后在“人”身上添加短线,就可以用来表示复杂的人。凯洛格认为,“太阳人”是儿童由早期绘画自发而又自然演化而成的,它反映的是儿童对均衡性和规律性等形式美的追求。(图3、图4)

(三)手足人(占13%)

图5 男孩4岁3个月

图6 女孩5岁

手足人就是儿童在圆形的基础上,分化出了手和足,使人物的外形更加清晰,它很像一个长有尾巴的蝌蚪,通常这样的手足人被称为“蝌蚪人”(图5、图6)。这种成人想都不敢想的原创造型作品,反映出了儿童的创造天赋和智力水平。儿童从无数个细节中抽提出构成一个有生命的人的基本特征的能力,使用高度简化而独特的形式来代表人的能力是符号化智能的真正里程碑。儿童把艺术创造的简洁发挥到了极致。

(四)躯干人(占28%)

图7 女孩4岁7个月

图8 男孩4岁1个月

随着儿童认知的发展,形象的不断分化,他们就不再满足于捕捉“有生命的”这种一般的特征,而是想表现出与特定人物更为相似的形象,通过努力尝试画出新图形并加以应用,于是躯干人就出现了(图7、图8)。即使躯干作为一个独立的绘画实体出现以后,儿童也并不总是画出胳膊,据有关研究表明画出胳膊的仅有50%。

(五)完整人(占34%)

图10 男孩4岁2个月

图11 女孩4岁3个月

儿童继续努力尝试探索出三角形、方形和长方形,使躯干经历了剧烈的改变,一段时间以后,就可以看出儿童画出的人物形象的完整性了,而且人物的性别和年龄也逐渐明朗。(图9、图10、图11)

图12 男孩4岁5个月

图13 女孩4岁7个月

图12、图13是两个4岁半左右的孩子的作品,人物结构合理,身体部位齐全,色彩应用恰当,性别特征明显,服饰刻画细微,甚至头上还出现了帽子、发卡等装饰物,十分注重细节的描绘。这些受视觉控制反映其心理年龄的描画特征,一般是在孩子5岁到6岁以后才会出现的。据心理学家分析,这两个孩子的认知水平高于同龄孩子。

三、人物情感分析

图14 男孩5岁

图15 女孩4岁3个月

(一)画面构图的秘密

图14的作者是一个5岁的男孩,性格开朗、好动、好斗,喜欢和同伴玩耍,精力十分充沛。图中的小人是他自己——身着军装,头戴钢盔,身后的天空中飞着很多架战斗机。该画构图饱满,画面中的飞机铺满了整张纸,飞机线条生动、一气呵成,细节部分刻画入微,画面有较强的空间感和层次感,给人一种信心十足而又畅快淋漓的自信和流畅感。如此画作在同龄孩子作品中也是很少见到的,它表明该幼儿的认知水平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图15的作者是一个4岁多的女孩子,性格内向,很少言语,即使是自己尿了裤子也不会主动告诉老师。她把自己画得极小,而且安排在纸张一角。画面信息显示,该女孩心理十分脆弱,在他人面前缺乏自信,她时刻把自己“藏起来”,以减少成人对她的注意。

(二)空白画纸的困惑

图17是一个男孩交来的一张空白画纸,每一次绘画活动,该男孩均不参与,只是看着别的孩子作画,自己却不动笔,甚至在后来的绘画活动中干脆拒绝接受画纸。这是一例典型的对绘画有抵触情绪的孩子,笔者在以往多年的美术教学中很少见到。据心理学家分析,该类孩子防御心理很强,对绘画感到恐惧,他们认为绘画会导致威胁和焦虑的产生。这种焦虑情绪和家庭成员对其的安全教育也有着直接关系,以致离开家庭对周围的人缺乏信任,自己的内心世界不愿意表露于外人,以确保自己更“安全”。

图17 男孩4岁1个月

四、涂鸦的思考

根据吕盖的研究理论,人物的精细程度与孩子的心理年龄增加成正比,这不仅体现了孩子们的智力,也反映了他们对自己身体的发现、了解和认知程度。

普鲁多莫说过:“孩子们画的人是自己的投影。”人物画是孩子们内在(深层人格、被压抑的渴望、各种情节等)与外在(对别人的评判、对镜中自我的看法等)的结合,它成了反映他们深层次人格的窗口,体现了他们的品质和愿望,以及复杂的内心问题。教师只有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绘画发展特点,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解读其许多不为人知的内心世界,因势利导地引领孩子走出困惑,为孩子的心灵成长开启一扇明亮的天窗。

猜你喜欢

涂鸦男孩绘画
男孩的『自信缺失症』
创意涂鸦
创意涂鸦
男孩胆小不丢人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老男孩
涂鸦等
奇妙光涂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