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最后一头战象》有感

2019-05-14陈子轩

学生导报·东方少年 2019年3期
关键词:战象重情沈石溪

陈子轩

我是一个“小书迷”,平时最喜欢的就是博览群书。最近我迷上了动物小说,特别是看了沈石溪老师写的《最后一头战象》,我感触颇深。

沈老师当知青时,在西双版纳见到了在抗战时曾经与日寇作战的最后一头战象——嘎羧,并且跟它成了好朋友。当年一共有八十多头战象参加了战斗,它们与骑兵一起打死了七十多个日本鬼子。最后,这头战象成为唯一幸存下来的大象,它也受了重伤。战斗结束后,人们在打洛江边埋葬了死去的大象,并且立了一块石碑“百象冢”。

后来有一天,年老衰弱的嘎羧突然变得非常精神。它让人帮它穿上自己当年在战场上披挂的象鞍。在和寨子告别后,嘎羧独自上路去迎接死亡。沈老师他们悄悄地跟在它后面,没想到它没有去祖先的象冢,而是跑到了它与战友曾经作战的地方。嘎羧用它仅有的力气,在“百象冢”旁一點一点地挖出自己的墓坑。直到黎明时,人们发现它静静地躺在大坑里,与自己的战友永远相聚在一起。

读完了这本书,我热泪盈眶,被大象嘎羧深深地感动了。我为这些大象与敌人战斗的勇气而感动,它们虽然都中弹倒地,血把江水都染红了,但还是跟骑兵一起勇敢地打死了很多鬼子。我也为嘎羧坚持要以“战士”的样子逝去而感动。它要主人把象鞍披挂在身上,正像一个将军要穿着盔甲走向人生的终点一样。我还为嘎羧的重情重义而感动。它没有像普通的大象那样去寻找自己祖先的象冢,而是走到了 “百象冢”,到死也要跟自己的战友在一起。它这样的精神让我感受到了友情的珍贵。

这本书给我们讲了一个非常动人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感谢沈石溪老师,我也要学习大象这种忠诚而又重情重义的精神。

猜你喜欢

战象重情沈石溪
刘毕新
下乡
重情轻法:法制新闻价值的迷失
与作家面对面(五)——沈石溪讲座纪实
初见沈石溪
排山倒海
我见到了沈石溪
战争中的大象
双角犀鸟
重情重意,更重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