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职场心理问题的应对办法

2019-05-14潘华勤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年10期
关键词:心理问题职场

【摘 要】职场健康与安全,有环境、工作性质等影响因素,身体的劳累一般还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但最后摧垮一个人的,往往是精神上无形的受伤力,所以最关键的还是心理需求。心理学研究表明,社会支持水平会直接影响职场人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主观幸福度就越高,心理问题就越少,因此企业和社会对职场员工心理问题的重视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职场;心理问题;应对办法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0-0277-01

一、职场员工心理问题现状

现代企业中像灰尘、噪音、震动、放射性等直接损害工人身体健康与安全的事故病例比较少了,国家对环保、安全的控制的监控力度越来越大了,企业的自我防范意识也在加强,这种能够感觉得到的毒害在减少,但另一种疾病却在悄然兴起,就是越来越多的职员心理疾病的发生,也正在呈蔓延趋势。

从2009年7月—2010年3月,曾经跃居《财富》全球500强排名109位的企业——富士康却发生了坠楼自杀身亡事件13起,是职场出了问题,还是人重视职场健康领域教育出了问题,我们不得不深刻反思自己的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的粗疏与冷暖,只把工人当机器,只管自己“富”而不管工人是否“康”的话,那就会有“N连跳”出现。

富士康员工接连自杀的事件,成为了媒体关注的焦点,也给我们关注职场健康与安全提出深层次的思考。员工心理问题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工作压力大,工资待遇低,人交关系障碍,情感困扰等等,作为员工自身,应该学会调整情绪,释放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投入工作,而用人企业应该怎样做尽量减少员工心理问题的出现呢?

二、面对职场心理问题应采取的方法与对策

作为用人企业在创新与发展中,企业“硬件”必不可少,而“软件”更有特殊的作用。企业在努力创造硬件的同时,往往忽视了软件的存在,而职场的员工身心健康与安全是最重要的软件。有了健康的心理与安全环境,才能提高员工的士气,加强执行力的明智之举。

1.营造良好的劳动环境。

劳动环境指的劳动者所在的劳动场所的外部环境条件,主要是指对劳动者身心健康产生影响的各种有害因素。通过各种有害因素的危害程度的测定对劳动环境做出评价。劳动环境不同,在相同时间内其他劳动因素不变,所需付出的劳动消耗量是不同的。在较差的条件下,就要支出更多的劳动。

要营造良好的劳动环境,让人“体面劳动”、生活更有尊严,就需进行一系列的社会变革。比如提高最低工资、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和谈判机制、培育劳动者维权组织、破除户籍藩篱和城乡二元结构等一系列的社会改革。在全球已走向末路的代工模式,仍在我们这里大行其道,也说明转变发展方式是多么迫切。营造良好的劳动环境,社会改革势在必行。

2.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工作氛围是一个看不见、摸不到的东西,但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工作氛围是在员工之间的不断交流和互动中逐渐形成的,没有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氛围也就无从谈起。制度在这方面所能起到的作用有限,最多也不过是起到一个最基本的保障作用。并且目前来看,我国企业的内部制度虽然不尽完善,但更重要的是制度因为多种原因不能够得到很好的执行,这就要求充分发挥人的作用。人是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好的工作氛围是由人创造的。

和谐的氛围通常是指一种非排斥性的情感环境,如果工作气氛紧张不和谐,其员工彼此之间就会相互猜疑,工作上就会相互推诿,必然工作效率低下。因此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尤为重要。

3.重视员工精神食粮补给。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有生存的需要,有安居上的需要,情感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需要也是职场上的需要,可是,机械化的工作根本谈不上创造,谈自我实现有点奢侈;基层管理者动辄呵斥工人,尊重谈不上;工人在工厂里基本没有社会活动,住在一个宿舍都很陌生,情感没有归属;高强度的站立劳动,手被机器扎伤时常事,不安全;至于生理上需要,不停地加班恐怕充足的睡眠都无法保障,最基本休息都做不到,还谈何健康问题?

忽視了职场的健康安全中的心理需求,就会当金钱成为价值的唯一尺度。企业总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在现有福利待遇符合法律规定,且能维持员工动力的情况下,富士康不大会做出更大投入。当这个社会浸泡在利己主义的冰火之中,当人类的优秀精神价值被摧毁,也就是他们生存意义彻底动摇的时候,而一切生命不值得活下去,一切都可以成为摆脱生命的借口。

4.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社会心理干预机制。

督促改变严苛的管理方式和加班制度,心理咨询与培训、人际交流和爱心互助小组的机制,不仅应该在用人企业建立,还要通过地方政府、学校、社区、医疗机构和志愿者组织的共同努力,在全社会推广。一个强大的民族需要强大的心志,而这一代人的心志将决定中国的未来。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社会心理干预机制迫在眉睫。

社会有一种声音呼唤政府给新生农民工提供更好的环境,就涉及到整个中国劳动密集型增长模式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而目前最实际也最普通的办法就是通过心理干预来阻止自杀传染源,进行职场健康安全心理需求的普及。

参考文献

[1]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C].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潘华勤(1977.10-),女,四川德阳人,大学本科,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金融与经济管理。

猜你喜欢

心理问题职场
职场Z世代为何这么跩
职场充电,停还是行?
90后的职场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关注学生的心灵花园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