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选好接班人很重要

2019-05-14付岩芹

文史博览·文史 2019年4期
关键词:扶苏纣王竹简

付岩芹

选好接班人很重要。一代霸主齐桓公,死后竟然停尸67天,“尸虫出于户”,非常可悲、可怜,原因之一就是没有选定接班人。《史记》是这样记载的:桓公好内,多内宠,如夫人者六人。即夫人和儿子较多。因为齐桓公生前的举棋不定,导致去世后诸公子忙着争夺王位,无人过问桓公。

我国古代的继承制度从远古时期尧、舜的禅让制,到后来的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再加上有德者居之等,主流意识不外乎两种:嫡长子继承和德才兼备者继承。嫡长子继承从商代末期就有了。微子启是商纣王同母的哥哥,纣王的父母都想让微子启做太子,但有大臣据法力争,说:生微子启时商纣王的母亲为妾,生纣王时其母为妻,有妻的儿子在,就不能立妾的儿子为太子,虽然母亲是同一个人。

西周初年,周公制礼作乐,始行嫡长子继承制。所谓“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这种继承制度与商制相比,有效地避免了统治阶级内部兄弟之间为争夺权位和财产的继承而引发的祸乱,从而维护了王权的威严和社会的稳定。

因为不愿立嫡长子,或者废长立幼而导致朝内纷乱不断的例子很多:周幽王曾废掉嫡长子,立褒姒的儿子为太子,惹恼了老丈人申国国王。毕竟,周幽王的王后是申国国王的女儿,太子是申国国王的外孙,两家联姻,原本双方互利互惠,结果中途中王的女儿和外孙却被周幽王给废了,相当于把另一方的利益给破坏掉了。申国国王大怒,联合他人一同进攻,很快就灭掉了西周。

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也是秦始皇最看重的儿子。为了历练扶苏,秦始皇把他派到蒙恬的军中去做监军。可惜的是,秦始皇在出巡途中病逝。虽然他写了一封盖有皇家玺印的诏书让人送给公子扶苏,但赵高、李斯和胡亥毁掉了诏书,还诈称始皇遗诏立胡亥为太子。在赵高和李斯的帮助下,胡亥杀死了很多反对自己的兄弟姐妹,其中就包括扶苏。胡亥因此当上了皇帝。不过仅3年左右,胡亥耽于享受,赵高弄权,秦王朝迅速走向覆亡。

选择德才兼备之人继承也是我国古代一种约定俗成的方式。《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周太王有3个儿子,吴太伯、仲雍和季历。季历贤达,且有一个有圣人之相的儿子姬昌,太王想立季历,并传位给姬昌。于是太伯和仲雍两人便远避南方荆蛮之地,让位给季历。当然,很多年之后,如果吴国以仁德的季札做君主,而不是刚愎自用、听不进伍子胥忠言的吴王夫差,那么吴国也不会灭亡,开国之君吴太伯也可以永享祭祀。

《資治通鉴》记载:晋国的智宣子想以智瑶为继承人,族人智果说他不如智宵。智瑶有超越他人的很多长处,但有一项短处,那就是不仁厚,很难与别人和睦相处。要是真的立智瑶为继承人,那么智氏宗族一定灭亡。智宣子置之不理。智果便向太史请求脱离智族姓氏,另立为辅氏。等到智宣子去世,智瑶当政,他与韩康子、魏桓子在蓝台饮宴,席间智瑶戏弄韩康子,又侮辱他的家相段规,还听不进家臣的警告。而最后的结局是韩、赵、魏三家共灭智氏,三分其地。

赵国大夫赵简子的长子叫伯鲁,幼子叫无恤。赵简子想确定继承人,不知立哪位好,于是把他的日常训诫言词写在两块竹简上,分别交给两个儿子,嘱咐说:“好好记住!”过了3年,赵简子问起两个儿子,大儿子伯鲁说不出竹简上的话;再问他的竹简,已丢失了。小儿子无恤则将竹简训词背得很熟;追问竹简,他便从袖子中取出献上。于是,赵简子认为无恤十分贤德,便立他为继承人,这就是赵襄子。后来赵襄子果然使赵国昌盛起来,为赵国成为战国七雄奠定了基础。

我们都知道,亚历山大足智多谋。在担任马其顿国王的短短13年中,以其雄才大略,东征西讨,在横跨欧、亚的辽阔土地上建立起了一个以巴比伦为首都的庞大帝国,创下了前无古人的辉煌业绩。但他英年早逝,将领问他以后谁为王,他说了一句谜一样的话:“传给最强者。”由此,帝国的继承权失去了合法性,一个伟大的帝国迅速分崩离析,可见确定接班人的重要性中外皆然。

(责任编辑:齐风)

猜你喜欢

扶苏纣王竹简
商纣王的暴政
韦编三绝
牧野之战
韦编三绝
呜咽呜咽泉
那个不爱茉莉的扶苏
我和扶苏君的日常
众叛亲离
我和扶苏君的日常
韦编三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