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复方抗肾间质纤维化实验研究概况

2019-05-13何鹏飞高敏张娅倪凯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9年3期
关键词:中医药

何鹏飞 高敏 张娅 倪凯

摘要:通过中国知网(CNKI)界面检索中药复方制剂在实验研究方面的相关研究文献,对近3年来中医药在抗肾间质纤维化方面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

关键词:肾间质纤维化;中医药;中药复方制剂

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9)03-0086-03

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RIF)是各种不同病因导致的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病的共同特征。

近年来,中医药在防治慢性肾病方面开展了广泛研究,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中药复方制剂在防治肾间质纤维化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本文就近三年来中药复方在肾纤维化防治方面的实验研究概况进行综述。

目前用于现代药理研究的肾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主要包括: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模型、肾切除模型、腺嘌呤肾病模型及其他方法诱导的模型。下面将分别对不同类型肾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的中药复方的研究进行阐述。

1 单侧输尿管梗阻诱导RIF模型的中药复方研究

陈宇等[1]通过研究清化固肾排毒方(黄芪、山药、柴胡、白花蛇舌草、金钱草、大黄、白芥子)对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发现清化固肾排毒方能够改善大鼠肾功能,减轻大鼠肾组织病理变化,一定程度上抑制肾间质纤维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Smad2/3及上调Smad7来抑制TGF-β1/Smads 信号转导通路,发挥改善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安娜[2]以补脾肾、化湿浊、解毒活血为治法,选用参地补肾胶囊(人参、熟地黄、白术、茯苓、甘草、大黄、桃仁、红花、丹参、赤芍、黄连、半夏、草果仁、菟丝子、淫羊藿),观察其在RIF方面的改善作用,认为其可能通过下调肾组织 p-JAK2、p-STAT3蛋白的表达来延缓RIF的进展。

杨璋斌等[3]以本虚标实、气虚血瘀作为RIF病机特点,选用芎芪颗粒(黄芪、川芎、大黄)研究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芎芪颗粒具有降低RIF模型血清Scr和BUN,促进肾脏组织HGF蛋白表达的作用。

肖景[4]以“通络”为治则,探讨和肾络法干预肾间质纤维化机制。研究发现和络泄浊颗粒(当归、赤芍、仙灵脾、川芎、白术、制大黄、土茯苓、海藻)可延缓RIF。

孟晓华等[5]报道,黄芪山甲方(黄芪、当归、穿山甲、莪术、川芎、红花、桃仁、丹参)对于UUO导致的肾间质纤维化大鼠TGF-β1、纤维粘连蛋白的表达水平有下调作用,具有一定的肾脏保护作用。

陈钢[6]以健脾祛湿化浊为治则,组方苏黄泻浊丸(大黄、黄芩、黄连、草果仁、藿香、半夏、苍术、砂仁、陈皮、茵陈、紫苏、干姜)进行研究,发现该方可降低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并能减少肾脏组织中整合素连接酶ILK、PINCH-1蛋白的表达。

王俭勤等[7]报道宝肾方(黄芪、藏红花、大黄)可明显减轻肾间质炎症细胞浸润及间质纤维化,延缓肾功能损害,对UUO模型大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有保护作用。

蒲金赟等[8]研究发现槐杞黄清膏(槐耳菌质、枸杞、黄精)可通过减少肾间质肌成纤维细胞数量、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间质转分化过程,从而达到抑制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秦曼[9]通过对以健脾益肾、芳化湿浊为特点的芪黄保肾颗粒(黄芪、大黄、山萸肉、菟丝子、葫芦巴、丹参、草果、山药、茯苓、白术、甘草)进行实验研究,认为芪黄保肾颗粒能够减轻肾衰竭幼鼠肾脏病理损害,降低肾小管的损伤,减轻肾间质纤维化。

2 肾切除诱导RIF模型的中药复方研究

祝婷婷等[10]报道肾衰Ⅱ号方(党参、丹参、当归、淫羊藿、紫苏叶、川芎、桃仁)可改善 CRF 大鼠肾功能及肾组织病理改变,其抗肾间质纤维化机制可能与其改善肾组织缺血缺氧、调节肾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有关。

于昊新等[11]通过研究发现,益肾解毒汤(黄芪、生地黄、生大黄、六月雪、茯苓、黄柏、山茱萸、丹参、鹿衔草、怀山药)能有效抑制肾间质纤维化,可通过增强肾组织Janus激酶-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细胞因子信号抑制物(JAK-STAT-SOCS)信号途径的负反馈调节,从而减轻肾纤维化。

强胜等[12]发现,给予固本泄浊饮(生黄芪、菟丝子、积雪草、蚕砂、六月雪、首乌、党参、生大黄)治疗后,5/6肾切除大鼠肾小球硬化、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均有所减轻,表明中药干预可减轻肾间质炎症,抑制肾间质纤维化。

3 腺嘌呤诱导RIF模型的中药复方研究

王玲[13]选用具有补肾、活血、降浊功效的复肾功方(黄芪、水蛭、车前子、牛膝、丹皮、泽泻、茯苓、山茱萸、山药、生地黄、杜仲、黄柏、苍术)进行研究,发现复肾功方可抑制纤维细胞活性及细胞外基质(ECM)的合成,刺激ECM 降解,以减轻肾脏纤维化程度。

陈叶香等[14]就中医传统名方右归丸对RIF的作用进行研究后发现,右归丸通过改善肾功能、抗氧化、抗炎等作用,最终干预抗肾间质纤维化。

远方等[15]通过实验研究发现,益肾降浊化瘀方(丹参、牡丹皮、牛膝、大黄、黄芪、太子参、砂仁、山茱萸、藿香、佩兰、半夏、茯苓、白茅根、菟丝子)可通过调节TGF-β1、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肾组织的表达,减轻肾间质纤维化,从而延缓慢性肾衰竭的进展。

马晓燕等[16]选用肾衰饮(黄芪、太子参、砂仁、莪术、水红花子、丹参、藿香、大黄),观察其对TGF-β1诱导的下游因子CTGF及纤连蛋白(FN)的调控作用,结果显示治疗后肾衰饮组CTGF、FN、TNF-α、IL-6 蛋白表达明显减少,SCr、BUN 水平明显下降,表明肾衰饮具有良好的抗腎纤维化,改善肾功能作用。

肖靖等[17]选用具有温阳开结、健脾利水功效的开结汤(桂枝、茯苓、枳实、生白芍、炙甘草)干预慢性肾功能衰竭模型大鼠,结果表明,开结汤可通过抑制TGF-β1及MCP-1在肾组织中的表达,降低炎性细胞浸润,延缓肾纤维化进程。

陈红淑等[18]通过研究传统名方肾气丸对肾阳虚证大鼠RIF的作用及机制,发现肾气丸能减轻肾间质纤维程度,显著延缓肾阳虚证大鼠RIF进程,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干预肾小管上皮-间充质细胞转化过程有关。

栗睿等[19]通过观察益肾排毒方(黄芪、当归、菟丝子、生地黄、白术、茯苓、枸杞子、何首乌、炙甘草、生龙骨、生牡蛎、鹿角霜、大黄、黄连、土茯苓、红花)对模型大鼠的影响,发现益肾排毒方可降低 TGF-β1、Col Ⅳ水平,增高SOD水平,从而起到抗肾纤维化的作用。

4 其他方法诱导RIF模型的中药复方研究

窦一田等[20]采用阿霉素注射法诱发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型阿霉素肾病模型,对辛通畅络法的代表方肾苏Ⅱ号(柴胡、黄芩、生黄芪、当归、女贞子、泽兰、水蛭、细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肾苏Ⅱ号可有效延缓FSGS大鼠肾间质纤维化进程。

王贤雅等[21]观察补肾培元汤(杜仲、人参、山药、熟地黄、当归、枸杞子、川续断、地龙、丹参、桃仁、红花、大黄)对口服氯化汞致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研究发现补肾培元汤能改善模型大鼠生存质量,并通过减少TGF-β1mRNA 在肾组织的表达,抑制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

陈桂梅[22]通过观察散结通络方(黄芪、当归、党参、熟地黄、川芎、地龙、海藻、牡蛎、莪术、夏枯草)对左侧肾动脉不全结扎术建立的慢性肾缺血模型的干预作用,发现散结通络方通过减轻肾小管损伤和间质纤维的沉积,从而延缓肾纤维化进展。

5 小结

肾间质纤维化,中医将其归属于 “水肿”、“癃闭”、“尿浊”、“尿血”、“关格”、“溺毒”、“肾风”、“虚劳”等病证范畴。本文通过文献检索,共收集整理中药复方22首。针对虚、毒、瘀、浊、湿的病机特点,上述复方从益肾、解毒、化瘀、泄浊、除湿等不同角度进行组方用药,实验研究均实现了对动物模型的成功干预,为中医药抗肾间质纤维化的研究扩展了空间。

上述复方共计22首,所出现的药物,通过统计分析,出现次数及频率最高的前十味药物分别如下:黄芪(14次,63.64%)、大黄(14次,63.64%)、丹参(9次,40.91%)、当归(9次,40.91%)、茯苓(8次,36.36%)、山药(6次,27.27%)、山茱萸(6次,27.27%)、菟丝子(6次,27.27%)、川芎(5次,22.73%)、熟地黄(5次,22.73%),对于单味中药抗肾间质纤维化的研究可以提供有益参考。

尽管上述大量的研究已深入到分子水平、蛋白表达水平,用以揭示复方的作用机制、靶点,但由于中药复方本身的特殊性、复杂性,以及动物模型和人体本身的差异性,针对肾间质纤维化的中药复方的研究,仍需要对实验研究成果进行提炼,然后在中医辨证论治的指导下,发挥现代科学的优势,开展临床研究并做深入探索,寻找出具有针对性、疗效显著、适合临床长期使用的中药复方。

参考文献:

[1]陈宇,罗婷,陈薪薪,等.清化固肾排毒方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机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7,35(5):1268-1270+1361-1364.

[2]安娜.参地补肾胶囊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p-JAK2及p-STAT3蛋白表达的影响[D].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2016.

[3]杨璋斌,李安,杨璇,等.芎芪颗粒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组织HGF、MMP-3、TIMP-1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6):2142-2145.

[FQ(25*2。175mm,X,DY-W]

[4]肖景.和肾络法对肾间质纤维化miR-200a、miR-29c的影响[D].青岛大学,2015.

[5]孟晓华,徐湜潺,冯晓明,等.黄芪山甲方对单侧输尿管结扎致肾间质纤维化TGF-β1及纤维粘连蛋白(FN)表达的影响[J].四川中医,2015,33(1):54-56.

[6]陈钢.苏黄泻浊丸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ILK及PINCH-1蛋白表达的影响[D].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2016.

[7]王俭勤,赵鹏鸣,梁耀军,等.宝肾方对单侧输尿管结扎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保护作用[J].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41(5):7-12.

[8]蒲金赟,周建华.槐杞黄清膏抑制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初步研究[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5,35(13):1199-1204.

[9]秦曼.芪黄保肾颗粒对肾衰竭幼鼠TGF-β_1/ROS/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5.

[10]祝婷婷,王琛,杨婧,等.肾衰Ⅱ号方对5/6肾切除大鼠肾组织形态及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7,24(7):54-57.

[11]于昊新,方铃,李天舒,等.益肾解毒汤对5/6肾切除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大鼠肾组织JAK-STAT-SOCS信号途径的影响[J].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4(3):1-5.

[12]强胜,杜珍芳,黄敏.固本泄浊饮延缓5/6肾切除大鼠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机制研究[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7,29(1):35-39.

[13]王玲.复肾功方对CRF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6.

[14]陈叶香,许立,孙帅军,等.右归丸干预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研究[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6,27(1):23-27.

[15]远方,赵万超,何学红.益肾降浊化瘀方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组织HGF、TGF-β_1、CTGF表达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6,34(1):114-116.

[16]马晓燕,闫渊,崔峥.肾衰饮对TGF-β1诱导的下游因子CTGF及FN的调控作用[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33(7):1543-1545.

[17]肖靖,崔瑞琴,周小平.开结汤对腺嘌呤所致慢性肾衰竭模型大鼠TGF-β1、MCP-1表达的影响[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2(6):1119-1122.

[18]陈红淑,杨元宵,戴世杰,等.肾气丸对肾阳虚证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6):2700-2702.

[19]栗睿,王鹏飞,杨秀炜.益肾排毒方对腺嘌呤致慢性肾衰竭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3(2):195-197.

[20]窦一田,李翀,马鸿杰,等.辛通畅络法复方肾苏Ⅱ阻抑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及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J].天津医药,2017,45(3):239-244.

[21]王贤雅,邹迪.补肾培元汤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脏影响的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92):12+37.

[22]陈桂梅.“散结通络方”干预慢性缺血性肾病的临床观察及動物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

猜你喜欢

中医药
中医药在社区糖尿病防治中的应用方法初探
传承创新书写宁波中医药发展新篇章
以《中医药法》颁布实施为契机 推进云南中医药事业深入发展
中医药走遍全球再迎变革
首部中医药综合性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诞生
首部中医药综合性法律出台
我们的中医药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屠呦呦获奖向世界证明中医药价值
中医药国际化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