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日两国“匠人精神”的比较研究

2019-05-13张欣宇,杨虓,王紫馨

青年时代 2019年9期
关键词:精益求精创新

张欣宇,杨虓,王紫馨

摘 要:“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是职业道德、能力、品质的体现。其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坚持等方面内容。在中国正处于由“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型的当下,“匠人精神”有着其实践传承必要性和意义。本文立足当前中日两国对于匠人精神的运用现状,创新性的将两国对待匠人精神的实践作以对比,从对比研究中得出两国各自的优缺点和相互借鉴的地方,为今后就业等规划方向,同时也可以激起人们对匠人精神的重视。

关键词:匠人精神;精益求精;创新

当前,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大工厂机器生产已成为主流,随之带来的是纯手工业的缓慢低俗发展,人们过分追求“更快、再快”,从古至今的一丝不苟的匠人精神已逐渐被时代的洪流冲淡。但、即便经济发展再迅速,我们仍需要将工匠精神应用于产业发展中,重质量、勤创新,这一点毋庸置疑。本文通过此方面中日两国的对比,比较出中国可以借鉴日本的方面,为中国大力发展经济,促进由“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变等现实问题提供可行性建议。

一、研究背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寻一抹工匠精神的印痕

2015年5月份,一部名为《大国工匠》的主题系列片横空出世,一个个中国匠人用自己的巧手和匠心铸造着“中国梦”,纪录片中对中国匠人的一生的讲述感动了无数人,但这同时也在警醒着中国人:对于这份匠人精神的万分惊叹是不是也侧面反映出了国人先前对它的忽视与冷漠?“匠人精神”其实早已不是一颗新星,只不过被当今的浮躁名利遮掩住了光芒,讶异于它的璀璨光芒,但也得清醒地认识到它令人堪忧的现状。拯救“匠人精神”迫在眉睫。

众所周知,中国正处于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经济转型发展新时代,一句“我们的征途是星途大海”形容得极为巧妙。可见,这个过程并非一蹴而就的飞跃,而是需要千锤百炼的锻造。而想要实现“中国创造”,需要的并非仅仅是国人们的智慧,还有属于中国独有的“精气神儿”,也就是中国的“工匠精神”,但事实往往并非时常地循人意愿。放眼当下,中国制造业缺少精益求精的“工匠型”人才,制造业产业普遍存在着“急于求成”的现状,导致我国制造业依然存在着大而不强、产品档次整体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的问题,部分产品不能满足日益精细化的消费需求。难道在发展智能制造的同时,“工匠精神”一定要被舍弃么?

日本工匠精神的核心是“守、破、离”,他们强调“一个人一生只做一件事”的职业观念。他们对这份情怀多的保护与继承才是真正值得我国学习借鉴之处。与匠人相比,培育匠技的过程、思想和精神的传承更为重要。

基于此现状,我们研究小组结合自身专业和所学知识,通过对“中日两国‘匠人精神的比较研究”课题进行研究,总结中国在此方面的不足,并借鉴日本的成功经验,为中国大力发展经济,促进由“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变等现实问题提供可行性建议。对此,身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也充满了对未来的信心与期冀。

二、研究主要流程——在工匠精神的长路上探寻

从2018年3月项目申报成功后,我们开展了各项书籍文献研究及社会走访调查。2018年5月到8月,小组成员收集了中日匠人精神有关文献资料并整理出与本项目有关的部分,包括历史文献、学术研究和专著论文等。并利用校勘学相关知识对收集后的资料进行考证,保证资料的真实性。2018年8月到11月,小组成员对已查阅的资料和未查阅的但需要的资料进行条目梳理,借鉴目录学相关知识进行逻辑整理和内容层次的划分。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预期,确定需要书目和考古资料。以下为部分初步研究所阅读的书籍文献:

(一)秋山利辉的《匠人精神:一流人才育成的30条法则》中信出版集团2015年11月第一版。此书通过列举“秋山木工”的“匠人须知三十条”阐释了一流人才培养的核心,并提出现代社会中,一个人若想实现真正的自我,社会若想恢复凝聚力,重拾失落的匠人精神勢在必行。

(二)李世强的《匠人精神:企业需要匠人的传承》。此书从匠人得到特质出发,通过多个案例,深刻揭示了匠人精神的内涵。

(三)《93岁的粤式点心大师陈勋:旧时味道 食色人生》,陈勋归结出粤式点心的“四大天王”,并因应时代变化创作出新的点心品种,将旧时味道发扬光大,成为广州美食的见证者,也是一位“匠人精神”的体现者。

(四)《寿司之神》纪录片,讲述了“寿司之神”小野二郎以做寿司为业为乐,一生只此一份工作,每天重复,精益求精,诠释了所谓的“匠人精神”。

(五)薛栋 《职业技术教育》 2016年第25期。2018年11月到2018年末,我们小组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网上调查问卷和分发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不同类型的人群关于匠心精神的理解进行了了解。不同阶层的人群对于匠人精神都有着自己的理解。2019年1月到2月,小组成员对镇江周边中日实业进行了走访调查,对当前中日企业匠人精神予以了解。2019年3月至今,小组成员对镇江博物馆进行了参观。欣赏了中国古代青铜器,瓷器,彩陶,它们造型独特,品种丰富,花纹精美,制作复杂,充分体现了铸造工艺技术的精湛纯熟。金银铜铁器既实用又精致美观,是中国古代工匠创新出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手工业品。书画,刺绣等,其美观流畅无不体现中国古代工匠对细节的把控与拿捏,让人心生赞叹。可见中国自古以来并不缺少匠人之心,对于现代而言,缺少的是传承,借鉴和创新,缺少的是一颗拂去浮躁的心。

三、研究成果——工匠精神没有终点,我们永远在路上

通过长达半年之久的研究与调查,我们对于中日“匠人精神”的比较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和见解。“比较”不是单纯的一方好一方不好的全盘肯定与完全否定,两者之所以有比较的价值与意义,是因为两者各有好与不好,通过对比可以吸取借鉴对方的好的地方,结合自身实际进行运用,从而使自身更加完善,发展更顺利并持久。通过中日两国“匠人精神”传承与实践的研究,我们总结得出以下方面的结论与见解。

猜你喜欢

精益求精创新
创新务实谋发展 精益求精铸辉煌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周克耀
光影视界
推陈出新 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