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九八四——一九八五年晋东南地区教育改革工作回顾

2019-05-11陈哲卿张惠兰

文史月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办学改革学校

陈哲卿 张惠兰

新中国成立后至文革结束,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走过了曲折的道路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为了改变我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党中央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向科学进军,教育是基础。我国的教育经过解放初期的接管、改造和以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为中心的教育改革,把旧中国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教育事业转变成为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毛泽东主席曾明确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年又补充了两条,即“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正确的教育方针指导下,我国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欣欣向荣。从1949—1966年的17年间,各级各类学校不但为国家培养了许多高、精、尖的科技人才,而且培养了大批的工程师、教师、医生、农艺师、经济师、会计师等科技工作者。17年来,由新中国自己培养的大批知识分子与工、农、兵一道为我国的科技、国防、工农业生产、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大大缩短了我国与发达国家在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差距,从而使我国成为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

1966年5月,随着“五一六通知”的下达,文化大革命席卷全国,也包括地处太行山区的晋东南的16个县市。1966—1971年晋东南地区的大专院校、中专技校、甚至包括地区管辖的太行中学和潞安中学都停止招生,教师们也都下放到农村插队,学校一度被迫停课。1968年中小学开始复课。初、高中毕业生则响应号召到农村插队,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此时社会上和学校里悄然流传着“学不学都上学,会不会都插队”的顺口溜,说明此时“读书无用论”的思潮开始显现。

197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通过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中,提出了“两个估计”,即:解放后17年“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基本上没有得到贯彻执行”,“资产阶级专了无产阶级的政”;“大多数教师和解放后培养的大批学生的世界观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两个估计”使广大知识分子长期受到严重压抑,更兼1973年,“四人帮”又树了“交白卷的英雄”张铁生,又利用河南马振扶事件借题发挥,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揭批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复辟、回潮,一时造成学校领导不敢负责任,不敢抓文化课教学,不敢进行文化课考查;教师不敢管学生,致使学生纪律松弛、散漫、旷课、斗殴,学校教学秩序更加混乱,教育质量严重下降,“文化大革命”使教育事业受到严重破坏。

“四人帮”倒台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教育战线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指导思想和实际工作中拨乱反正,不断清除“左”的影响。几年来晋东南地委、行署贯彻党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对普通教育进行了积极、稳妥的调整和整顿。我区中小学教育经过调整和整顿,基本上做到了教学有计划,质量有要求,工作有章程,管理有规定,保证了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教育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师范院校、教师进修学校、函大、电大等学校也都走上了正轨。

回顾1984—1985年晋东南地区的教育改革工作

1984年2月,我被地委、行署任命为晋东南行署教育局局长。之前,我曾在长治一中任教,在晋东南煤炭工业学校任教(后任党委书记兼校长),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管理经验,但宏观领导和管理晋东南地区的教育工作对我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我深感肩上的这副担子不轻,但我下定决心,绝不辜负地委、行署领导对我的信任,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要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指导下,抓好教育工作,抓好教育体制的改革,实现晋东南教育事业的腾飞,为我区的四化建设培养优秀人才。

教育体制改革究竟改什么?朝著什么目标、什么方向去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组织教育局全体干部认真学习、讨论了张维庆副省长在1984年1月24日所做《关于全省普通教育和改革情况及今后意见的报告》。通过学习和讨论大家认识到,大力发展教育和进行教育体制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2000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要。为什么把教育提到战略高度来看呢?这是因为从世界上看,凡是发达国家都很重视教育,重视人才的培养。例如日本,二次世界大战受到的破坏很大,而战后发展很快,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始终抓住教育不放,大力投资、开发智力资源,使科学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国内外无数事实证明,振兴经济、发展生产、富国强民,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人才是保证。我们晋东南地区自然资源丰富,而各方面的人才相当缺乏,要开发自然资源,发展商品生产,实现农业翻番,建设两个文明,振兴晋东南,必须首先开发人才资源,开发智力,从教育抓起,否则是没有出路,没有希望的。通过学习和讨论,大家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明确了发展教育、抓教育体制改革的方向,极大地调动了教育局全体干部参与抓教育工作、抓教育体制改革的积极性。

第二件事是进行调研。

1.我阅读了国内外有关教育方面的文献资料,了解了苏联、美国,尤其是二战后德国、日本在抓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方面的经验。

2.阅读了晋东南16个县市在教育方面的资料。

3.把教育局的干部组成几个小分队下到各县、校去做调查研究,向群众学习,听取他们对教育工作、对教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研究政策,以便使我们的思路和决策比较接近实际。

通过研究国内外有关教育方面的文献及晋东南16个县市有关教育方面的资料;通过深入基层做调查研究,我们做到了胸中有全局。既看到了前几年我区教育战线所取得的成绩,又看到了存在的诸多问题,因而我们进行教育体制改革有了方向,如何抓教育体制改革有了思路。

(一)1983年晋东南教育的基本情况

从1983年以来,我区教育战线继续贯彻充实加强小学、整顿提高初中、调整改革高中,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办好重点带动一般,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工作方针,做了大量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工作,使全区中小学教育发生了很大变化。

1.学校布局趋向合理。

2.办学条件得到改善。1983年全区更新校舍125465平方米,添置课桌凳30448套,共投资923万元。学校面貌大有改观。全区有4308所学校基本上实现了“一无两有”(无危房、有教室、有课桌),占学校总数的48.7%。各地都涌现了一批群众集资办学的典型。最突出的是高平县,仅1983年一年就投入368万元(其中社、队集资311万元),到1984年4月全县就实现了“一无两有”。

3.职业学校教育:1983年全区农业、职业(技术)学校发展到46所,在校生4884人。加上中专、技工学校招收的初中毕业生在内,占到整个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的29.6%。屯留、长子、壶关和晋城县都有好的办学典型。特别是屯留县路村农业技术学校,始终坚持面向农业、面向农村,培养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的初、中级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后备力量,深受群众欢迎,成为我区我省的先进典型。

4.初等教育得到提高。12—15周岁少年的小学普及率达94.39%,教育质量逐步提高。

5.师资培训得到加强。1983年离职进修、短期培训,共培训中小学教师3427人,使中小学教师的文化素质有所提高。

综上所述,自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之后,我区的教育战线拨乱反正,做了大量工作,教育战线情况好转。但是十年动乱造成的恶果还未完全消除,“左”的思想影响还未彻底肃清,新的错误观念已露端倪。对于存在的问题我们总结如下:

1.办学思想不够端正,忽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发展缓慢。师生和家长的思想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即从“文革”时期的“读书无用论”走向“万般皆下品,惟有大学高”,造成学生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局面。

2.办学条件低劣。特别是山区小学“黑屋子、土台子、泥孩子”的状况尚未改变。据统计,全区尚有危房面积近30万平方米,缺教室面积10万平方米,缺课桌凳12万套。

3.农村小学的办学形式和教育内容还不完全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教育质量偏低。1983年全区小学毕业统考,语文、数学、常识三科平均及格率仅为36%。

4.晋东南地区是老山区,教育基础薄弱,且在“文革”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教师大量流失,致使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且质量不高。从学历看,高中教师不达本科程度的占75.5%,初中教师不达专科程度的占85.6%,小学教师不达中师或高中程度的占40%,造成一些学校由高中毕业生教高中,甚至初中毕业生教高中的被动局面。

5.领导体制、管理体制不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管得过多,统得过死。平均主义、大锅饭是体制上的主要弊病。

根据晋东南地区的实际情况,我们集思广益,借鉴教育改革搞得好的县、校的新鲜经验,提出了我们的改革思路。

(二)我们的教改思路

1.调整配备好各级各类学校的领导班子。

抓教育、抓教改,领导班子是关键。经过考察,发现我区各级各类学校的部分领导年龄偏大,学历偏低。他们虽然实践经验比较丰富,但还是老套套,思想相对守旧,改革意识不强。因此我们决定,要在1984年9月1日前经过考察和民意测验,按照干部四化标准和教育部关于配备中专、中学领导班子的要求,选拔德才兼备、有胆略、懂教育、工作踏实、作风正派、能打开局面的同志担任领导。

2.尽快建立一支合格稳定、又红又专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抓教学、抓教改的生力军,所以培养一批合格的教师队伍至关重要。我们采取的措施是:

(1)要求师范院校调整计划、调整专业,培养适合农村中小学急需的合格教师。

(2)利用师范院校、教育学院、教师进修校,招收在职教师进行脱产培训,对不能离岗的在职教师进行函授培训;利用暑假办联合校长、重点中小学校长的短期培训;要求各县市在职业技术学校中专设幼儿教师职业班,培养学前班教师。

这样自上而下层层抓,逐渐形成一个多层次、多规格、多种形式培训的教师进修网,大力培养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3)为解燃眉之急,决定面向全国招聘高中教师,配备到各县的第一中学,保证每个学科都有学科带头人。

(4)认真贯彻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对知识分子在政治上要关心、工作上要支持、生活上要照顾。符合入党条件的要积极吸收他们入党;符合四化标准的要大胆提拔他们到领导岗位上来。这样做能极大地调动教师搞教学、搞教改的积极性。

3.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发动群众集资,改善办学条件,尽快实现“一无两有”。

近年来,国家为改变山老区的落后面貌,加大了对山老区的教育投资,但山老区的贫困面大,要想尽快实现“一无两有”光靠国家拨款是不行的,所以我们要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发动群众集资,改善办学条件。

经过调研我们了解到在改革开放初期,农村施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迅速发展,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使集资办学有了可能性。另外广大农民在治穷致富的过程中深刻地认识到“有文化技术致富快,没文化技术欠外债”,“要想找到致富门,家里要有文化人”。由于农民群众认识到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所以集资办学的积极性空前高涨。高平县发动群众集资办学成绩突出,就是很好的例证。我们认为,只要我们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坚持“两条腿走路”,改善办学条件,尽快实现“一无两有”应该不是难事。

4.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据统计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区的高中毕业生能升入大学的不过1000人左右,那么其他中学生的出路在哪里?

德国在二战期间受到极大的破坏,但是战后很快崛起,这是因为德国在战后紧抓教育不放松,通过职业技术学校培养出大批有文化、有专长的高素质劳动者。这就是德国崛起的秘诀。因此,我们想借鉴德国的经验,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为农村培养人才。我们决定在各县成立农业技术学校,由分管农业的副县长担任校长,由县里的农业技术人员兼任農业职业学校的教师。这样既可解决部分中学生的出路,又为农村培养了有文化、有专长的农业初、中级人才。我们的长远计划是争取在1990年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在校生比例达到1:1。

5.教育领导体制改革。

在教育体制上,我们大胆突破旧的条条框框,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即地区办大专、中专和重点中学,县办完全中学、高中、重点初中、农业职业学校和实验小学;乡(镇)办初中、中心小学;村办小学和幼儿园。在学校体制改革方面,逐渐实现校长负责制;教师则实行聘任制。选聘时学校与教师有双向选择的权利。

我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过去领导管得过多、统得过死;改变平均主义、大锅饭和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弊病,把职、责、权统一起来,调动办学单位和学校的积极性,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教师的地位。

6.尊师重教,切实加强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

继续肃清“文革”流毒,清除“左”的指导思想的影响,树立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依靠教师切实加强学校的思想工作。大力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把学雷锋、树新风,中小学学生守则教育和文明礼貌、五讲四美三热爱,为人师表活动结合起来,把广大青少年培养成“四有”新人。

我将我们的改革思路向晋东南地委常委会做了汇报,得到常委会与会人员的一致赞同。祁英书记表示对我们的教改工作大力支持。

1984年4月底晋东南地委、行署决定召开全区教育工作会议。在会议上我讲了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我区教育的基本情况

第二,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四项任务:

(1)发动群众集资,改善办学条件。

(2)办好农业职业教育。

(3)普及初等教育。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第三,完成上述任务的措施: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2)加强领导,确保重点。

(3)端正办学思想。

(4)学习先进典型,创造新鲜经验。

与会同志认真讨论了上述问题,并听曲沃、闻喜、临县介绍了集资办学的经验;屯留、稷山、太原、高平、晋城、长子、壶关等市县介绍了办好职业技术教育的经验;左云县从抓教育入手,开发智力,培养人才,实现第二次经济翻番的经验。

大会要求与会领导要高度重视教改工作,紧密结合当地实际,推广这些先进经验,打开新的工作局面,创造自己的新鲜经验,让先进经验在我们全区开出绚丽之花,结出丰硕之果。晋东南全区一场轰轰烈烈的教育改革拉开了序幕。

(三)教改花开,硕果累累。

如何领导好这场全区的教育改革呢?我们的做法是:

1.抓两头,带中间

例如:高平县在普及初等教育和集资办学方面一直走在前面。至1984年4月全县已经实现了“一无两有”,继而又实现了教学仪器、图书资料、文体器材三配套,大大改善了办学条件,于是我们将高平县确定为农村中小学领导体制改革的试点单位,多次下县与他们共商改革大计。决定将教育体制改革作为突破口,打破旧的条条框框的约束,实行“三级办学、两级管理”。即县办高中、镇管初中、村办小学;县管高中、镇管初中和小学。做到了责、权、利统一。到1985年4月,这种办学方式向全区推广。对于一些经济欠发达、教育相对滞后的贫困山区,我们则给他们当参谋,献计献策,并请示有关领导在拨款时优先照顾贫困山区,促进他们集资办学,尽快实现“一无两有”。

2.典型引路

晋城李寨中学利用第二课堂开展爱农教育和学农活动,将思想政治工作和劳动技术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受到团中央的重视。1984年5月下旬,团中央在晋城召开“全国部分省市农村中学调研观摩会议”。时任团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的李克强同志高度评价这种“实践教育”活动。他指出,“由于实践教育活动打开了各个方面的联系,触及到了各个方面,使我们的教育从闭锁式走向开放式,教育得到了全社会的支持,全社会都能提高对教育的认识,把教育放到了一个战略高度上来看,这样就能使我们的教育事业大发展”。

1983年阳城县率先实行教师招聘制。选聘时学校与教师有双向选择权,失聘者不再任教,另外安置。全县共辞退了81名不合格的民办教师和代理教师,同时招聘了一批合同制的中小学教师。《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半月谈》等各大报刊对阳城这一改革经验进行了报道。

对于这两个先进典型,专署教育局曾组织全区校长分批次到高平、阳城向他们学习取经,也曾组织会议请他们介绍经验。我们的目的是用典型引路,把他们的新鲜经验推广到全区,以促进全区的教改。

然而什么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教育改革进行了几个月后,有许多县、校的教改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成绩显著,但还有些县、校的领导同志觉得搞改革难度大,创新路担风险,对教改工作瞻前顾后,抱着慢慢来、等等看的态度,因而教改工作进展缓慢。为了加快全区教育改革的步伐,开创教育工作的新局面,经地委、行署领导批准,于1984年9月6日—9日在阳城县召开了“全区教育改革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各县(市)教育局局长、团委书记、教研室主任;有重点中学、重点小学校长和改革试点乡镇的联合校长;地区各中等专业学校和中小学的校长,共150多人。会议期间地委宣传部副部长李怀珠同志做了动员讲话;与会同志共同学习了胡耀邦同志关于《四化建设与改革问题》的重要讲话;学习了团中央批转学校部《关于晋城农村中学开展实践教育活动情况的调查》的通知;听取了阳城县教育局、晋城李寨中学、晋城一中、地区农校等九个单位关于教育改革的做法和经验;参观了阳城县演礼中学;讨论研究了如何抓好全区教育改革问题。

与会同志一致反映,这次会议开得及时,开得必要。会议指导思想明确,内容集中,重点突出,有典型、有现场,既务虚,又务实,充分讨论,共商改革大计。这次会议使全体人员受到了教育,受到了启发,提高了信心,抛弃了“难、怕、等、靠、要”的错误思想,决心迎头赶上,回去一定要抓好本县、校的教改工作。

這次会后,晋东南地区的教改工作迈出了可喜的步伐,教改工作既轰轰烈烈,又扎实有序地进行。“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口号响彻了上党大地。

3.总结

从1984年4月截止到1985年3月,晋东南地区集资5595万元。8782所学校实现了“一无两有”,占地区学校总数的99%。长治市一年集资1659万元,652所学校实现了“一无两有”,占长治市学校总数的95%,农村中小学告别了“黑屋子、土台子、泥孩子”时代,“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人人有课桌凳”的美好愿望实现了。

除高平县外,还有许多县、校实现了“一无两有三配套”。

农村中小学实行“三级办学、两级管理”的办学模式在全区全面推广。

学校实行了校长负责制,教师实行了聘任制。打破了铁饭碗,革除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弊病。

农村中学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增加了实践活动。他们的做法是“增四课、办五小,学一技”。“四课”是指农机、农技、林业、医药四门课。“五小”是指小林场、小农场、小猪场、小苗圃、小试验田。“一技”是指学到一技之长。

这样的改革使农村中学既能为高一级的学校输送一批合格学生,又能为农村的经济发展培养一批具有一技之长的农业初、中级技术人员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使农村和山区尽快富裕起来。

我区的教育改革受到省政府和省教育厅的关注。1985年3月份,由张维庆副省长、省教育厅厅长蔡佩仪带队在晋东南地区和长治市的七个县(区)进行了半个月的考察,对我区的教育工作给予充分肯定,特别赞赏我区农村中小学教育改革工作。

1985年4月23日省政府、省教育厅组织的“全省农村中小学教育改革工作”现场会在长治宾馆召开。在会上张维庆副省长、蔡佩仪厅长都作了重要讲话。张维庆副省长说:“从近两年来农村教育工作的实践看,集资办学是正确的,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也是可行的,目前在一个乡的范围内实行校长负责制和教师聘任制也是可行的,都应当总结、推广和提高。”

与会的全省农村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和教师参观了我区高平、阳城、晋城、长治郊区等教改先进县、校。

张维庆副省长、蔡佩仪厅长在肯定我区教育、教改工作的同时,又对我们作了语重心长的嘱咐。他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扎扎实实想问题、办事情。不要做表面文章,不搞形式主义,不摆花架子。要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呕心沥血地工作。还要求大家团结一致、依靠群众、奋力拼搏,为本世纪末的战略目标的实现做一点应做的贡献。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多次播放了大会情况。

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通过学习和讨论,我们发现我区的教改思想和改革办法与《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高度吻合。我们的教育改革是成功的。

我们的教育改革为什么能够成功?我认为原因有以下几条:

(1)晋东南地委、行署高度重视教育的发展和教育改革工作,对晋东南行署教育局的教改工作给予大力的支持。

(2)借鉴国外发展教育、改革教育的成功经验。

(3)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

(4)全心全意依靠廣大教育工作者和教师。

我感谢晋东南地委、行署领导,感谢晋东南地区的教育工作者和教师,感谢上党老区的父老乡亲。

弹指一挥间。30多年过去了,中国的教育事业和教育改革的发展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不可同日而语。但就在中国教育高度发展的今天,也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目前我国中等教育还存在着重视应试教育,忽视职业教育;重视智育,忽视德育;重视基础教育,忽视职业教育;一些地区片面追求教育效益,盲目撤并学校,使农村的中小学生上学远,上学难,加重了农民的负担等等。可见改革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我今天回忆往昔的教育改革就是想为教育界的同仁们提供参考。

中国教育的前途,仍在改革!

猜你喜欢

办学改革学校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学校推介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就是涨价吗?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