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学生休闲文化探讨现代家庭关系

2019-05-10周远哲荣雪滢

第二课堂(课外活动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父辈子女家庭

周远哲 荣雪滢

一、引言

孩子的成长事关千家万户,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关爱。科技快速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带动了休闲文化的繁荣。各阶层人群都不同程度地接触休闲文化,但不同家庭、不同人群对休闲文化的认识差别较大,而休闲文化对其产生的效应也有很大的区别。学生休闲文化看似与家庭矛盾没有直接联系,但能折射出家庭的和谐程度。

关于学生休闲文化与家庭之间的关系,不少学者曾对此进行过研究。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可发现,绝大部分家庭对学生的休闲文化持积极支持的态度,但前提条件是不要影响学习成绩。为了深入了解上海中学生的休闲方式与所在家庭之间的关系,基于对学生休闲文化的调查,我们设计了一套与休闲文化相关的问卷,探讨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年龄阶段、不同人员群体对学生休闲文化观念的差异性,结合家庭背景信息,研究其相互关系,有针对性地提出学生在休闲时间提升自我修养与培养高尚文化情操方面的具体措施。

二、参与度调查

问卷调查共设计了85道问题,包括家庭教育背景、性别、辈分、经济状况、休闲文化类型、兴趣爱好、休闲时间、消费观念、支持度、满意度等方面,调查主要采用微信方式。为了尽量使调查对象更具代表性,提高调查统计结果可信度,在公共场所对使用微信较少的老年人进行了实地走访,并以发放问卷的方式,做了相应的补充调查。本次调查主要是针对上海市的家庭和中学生群体,共收回问卷484份,以此作为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和探讨。

调查涉及祖辈、父辈和子辈三代群体,其中父辈、子辈和祖辈参与度分别为53.10%、44.83%和2.07%,父辈和子辈参与程度高,而祖辈相对较低。统计样本中,男女占比分别为46.99%、53.01%,总体较为均衡,但母亲有更为关心孩子成长的趋势。

三、调查结果对比分析

1. 家庭经济状况

家庭经济状况对学生选择休闲文化具有一定的支持作用,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家庭注重休闲文化,消费观念发生了转变,同祖辈节衣缩食的消费观念大为不同。在生活态度上,父辈与子辈较为一致。通过调查统计发现,在家庭收入方面,只有少数家庭属于困难和较困难,80%以上的家庭处于中等以上生活水准,如图1所示。

2. 休闲文化方式

传统的休闲方式主要是种花养草、读书看报、打牌下棋等,而现代休闲方式出现了明显的多样化,这反映了当代家庭消费观的升级,学生的休闲文化结构呈现出立体化、多元化的时代特征。图2显示,看书、运动、听音乐等休闲方式反映了休闲文化方式积极向上、多姿多彩的一面。在某种意义上,虽然互联网高速发展,但看电视仍是重要的休闲方式,看电视在家庭中仍属于主流休闲文化。

欣赏音乐作为一种重要的休闲方式,已植根于大众生活,为广大群体所喜爱。音乐类型繁多,不同音乐类型往往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学生选择的的音乐类型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普遍对经典歌曲、流行音乐比较推崇,如图3所示。父辈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也是家庭财富的主要支配者,对休闲文化大多很感兴趣。通过对父辈和子女爱好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后发现,家长的兴趣爱好对子女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由于青少年具有开放性和封闭性共存的特点,他们一方面渴望与人沟通交流,表达内心想法,另一方面,基于个人隐私和青春叛逆等因素,他们又不愿与父辈有更多的沟通。图4反映了学生与家人交流沟通的可能性比例,绝大多数学生愿意与家人一起交流沟通,但也有极少数从不与家人交流沟通。对音乐这一休闲文化方式,青少年与父辈存在共同话语。由此可见,音乐可成为青少年与家庭成员之间沟通的桥梁,容易产生“理解万岁”的认同感,有利于促进家庭和谐。

3. 彼此认知度

在休闲方式的选择上,家人对学生较为积极的休闲方式持鼓励态度,如看书、运动等。在相互了解的程度上,家长对子女的了解比子女对家长的了解更深,但没有出现明显信息不对称现象,如表1所示。

同时,问卷设立了学生对家长休闲行为的了解程度调查项目,得出的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从休闲项目选择上,明显反映出学生对家长持“无所谓”态度的比例较表1要大很多,由此也说明学生对家长的关注度明显不如家长对学生的了解程度。

4. 家庭支持度

在对休闲文化的金钱投入上,家长普遍对看书、运动等方式较为支持,而对子女打游戏、看直播和视频明显不太支持,如表3所示。这反映了消费观的差异,不同年龄段代表了不同的阅历水平,学生看重新颖、独特,对新兴的休闲文化持积极态度,但受自身消费能力影响,在新兴休闲文化方面自觉投入稍显不足。

四、满意度分析

休闲活动是生活品质提升、精神滋养、人际沟通、价值观培养的重要途径,这已成为大众的共识。家庭关系的和谐程度很难用指标测量,本次调查采用打分的方式进行量化,探讨在日常生活中占比很高的休闲方式影响家庭和谐的程度,以及哪几种休闲方式较易促进家庭和谐或者产生家庭矛盾。

1. 休闲时间满意度

在满意程度分析中,以子女对自己的休闲时间满意度和家长是否限制、是否支持自己的休闲方式作为评判标准。各种休闲活动时间的调查统计结果如图5所示,满意程度基本上都能达到50%以上。不同年龄层次选择的休闲方式不尽相同,祖辈与父辈大多选择看电视或看书学习,与此不同的是,学生大多选择打游戏、听音乐、看视频等新兴休闲活动。对看书、运动、刷QQ空间和打游戏等休闲方式非常不满意的情况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反映了休闲时间安排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

在对“是否因休闲时间不够而产生家庭矛盾”的调查中,发现绝大部分家庭都能保持和谐,但偶尔也会出现矛盾的情形,值得引起关注。

2. 休闲类型满意度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独立性越来越强,知识和观念在信息化时代影响下不断得到更新,而父母由于种种原因更新速度较慢,因此二者无法保持同步,但这没有成为家庭不和谐关系的主要因素,绝大部分家庭在休闲項目上的满意程度在50%以上,说明家庭成员之间关系比较和谐,并没有因休闲方式差异导致家庭关系紧张。

在父母和子女关系的调查中,父母和子女进行彼此关系评价,满意程度打分的统计结果如图6和图7所示。通过对比发现,子女对听音乐满意度很高,而对其他各项休闲方式的评价无太大差异。而父母则更看重看书这一休闲方式,对子女打游戏、看直播、刷QQ空间等评分较低,尤其是打游戏。父母认为这些休闲方式对子女的成长无太大裨益,怕影响子女的学习成绩,致使在这些休闲方式的选择上,家长和子女存在一定的差异。总体而言,近80%的调查者认为双方之间还是能够和谐相处的,未出现明显关系很差的现象。

五、结论与建议

1. 在休闲文化类型选择上,不同年龄层存在较大差异。父母对子女的休闲活动比较关注,学生对听音乐、看视频、打游戏等新兴休闲方式更感兴趣。从调查结果看,选择看书、看电视、聊天、运动等休闲方式对家庭关系的和谐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 在休闲文化消费观念上,学生和家长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大部分家长对有利于学生成长的休闲文化持积极支持态度,而对影响学生学习的休闲方式普遍不太支持。青少年好奇心强,容易接受新兴休闲方式并受其影响,有时会因此与家庭其他成员产生不愉快的情形。

3. 在休闲文化满意程度上,学生和家长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学生对听音乐满意度最高,而对其他休闲方式满意度差别不大。绝大部分家长对学生打游戏、看直播等新兴休闲方式满意度较低,这些休闲方式容易导致家长和学生之间发生不愉快,个别情形还会引发一些家庭矛盾。

4. 在学生休闲文化与家庭关系上,学生各类休闲文化与家庭矛盾之间没有明显的关系。父母亲的行为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很大,为了促进家庭和谐,父母亲要发挥自身表率作用,积极参与孩子的休闲文化活动,减少上网、打游戏,培养孩子体育锻炼的习惯,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

5. 父母要与时俱进,加强与子女沟通交流,对新兴事物要持肯定态度,当发现学生出现较为消极的休闲方式时,应有意识地让孩子参与到家庭活动中来,减少指责与谩骂,及时化解误会,加强引导,充分发挥孩子的特长,使家庭氛围变得越来越好。

(指导教师 鲁 易 编    辑 白 鸟)

猜你喜欢

父辈子女家庭
父辈们
《我和我的父辈》观后感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My Country, My Parents 《我和我的父辈》观后感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接过父辈的旗帜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