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江文明的“水立方”

2019-05-10李广彦

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 2019年3期
关键词:水立方长江流域大河

李广彦

水是万物之母,生存之本,文明之源。人类择水而居,城市依水而兴,乡村因水而美。长江文明历史悠久,长江流域资源丰富,长江文化包罗万象,长江两岸风光旖旎。2013年11月,武汉市以举办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为契机,联合长江水利委员会、武汉大学共同兴建长江文明馆。2015年9月25日,长江文明馆落成开放,这是我国首座全方位、立体化展示长江流域自然生态和人类文明的博物馆,也是我国首家集中展示大河流域文明的博物馆,她既符合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国家战略,也契合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填补了湖北省自然博物馆的空白,见证了江城武汉“敢为人先,追求卓越”和长江奔腾不息的精神品格。

长江流域优美自然生态与人文景观的展示

长江文明馆位于汉口园博园核心地带,馆舍面积3.1万平方米,其中展览面积1.28万平方米,拥有藏品逾9000件。序厅、自然厅、人文厅、体验厅和临展厅五大展出平台,分别述说长江自然生态变迁和流域历史文明故事;生态长江、文化长江、经济长江三大板块,集中展示长江的前世今生。一座博物馆像一座巨大“水立方”,为人们架起一座认识长江的文化渠道,唤起人们热爱长江、保护长江、建设长江的意识。

长江文明馆的两条主线分别是长江流域的自然生态和人类文明,其中自然生态部分主要展示长江流域的地形地貌、水文水利、生态环境、珍稀动植物物种标本等,其中800平方米的长江流域大沙盘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展览沙盘。人类文明部分主要通过收集整理政府及民间资源,集中展示长江流域考古实物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上游集中表现以三星堆、金沙遗址为代表的巴蜀文化;中游集中表现以石家河、屈家岭、随州编钟等为代表的荆楚文化;下游集中表现以河姆渡遗址为代表的吴越文化。藏品中有反映巴蜀文化的三星堆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和玉璧、玉璋;反映荆楚文化的盘龙城大玉戈和曾国第一剑,华夏第一马;反映吴越文化的河姆渡干栏式建筑与良渚玉琮等标本与文物精品。展馆以国内权威、完整的长江流域科学数据信息为支撑,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吸收和借鉴国内外优秀展览场馆展陈理念,通过实景模拟体验互动手段和方式,动态展现长江自然生态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

“走进长江”厅利用8个单元集中展示长江流域的优美自然生态与人文景观,黄金水道与丰富资源,以及包括野牦牛、藏羚羊、大熊猫、华南虎、中华鲟、白鳍豚、珙桐和红豆杉等200多件珍稀动植物标本。“感知文明”厅以“文明的漩涡”为设计理念,8个单元内的200多件精品文物,突出展现勤劳聪慧的先民“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开创人类文明的历程,藏羌文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一览无余。“梦幻长江”厅首次引入黑暗骑乘技术,开创了博物馆展览新形式,观众坐在轨道车上“夜游”,立体感受长江流域优美的自然风光及经典的人文景观。

传承长江文明和水利文化的教育基地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中地位显耀,可谓一座文明馆,半部中国史。长江文明馆免费接待观众。来武汉园博园的游人,绝大多数是以长江文明馆为首选参观目标,游人如织,周末尤甚,高峰时日均2万人次,众多学生前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这里已成为爱国主义和水情教育基地。

长江文明馆陈列布展既“以物为本”,也“以人为本”,传统布展与现代多媒体展示相结合,凸显了展览的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互动性、趣味性,体现出“好看好玩”。自然厅微缩景观逼真,文字画面震撼,让人从宇宙空间与历史时空中走进长江、贴近长江、认识长江。新石器时期长江流域先民们祭祀太阳,石镞、网坠、纺轮等从事渔猎、纺织等劳动的模型,再现当时社会场景和人类生产生活不断演化进步的历史,让人在源远流长的“文明漩涡”中感知长江文明的浩瀚博深。最吸引学生们的是高科技黑暗骑乘之旅,坐进无轨骑乘车,戴上3D眼镜,在动画江豚导游淇淇的陪伴下,从长江源头各拉丹冬雪峰出发,饱览雪域高原、巴蜀奇观、高峡平湖、赤壁烽火、飞跃名楼、江南盛景、神奇的北纬30度等长江流域最优美的自然风光与最经典的人文景观,如同在影院观看立体电影,在失重、颠簸、急转等惊险刺激中,体验穿越长江的快感,惊叹长江的梦幻之美。我在馆内转了大半天,仿佛穿越远古和现代,腹有饥感仍意犹未尽。

长江文明馆自然与文明联袂展出,起点高、定位准,以 “水孕育人类,人类创造文明,文明融入生态”为理念,以单元式的方法展示长江文明,集教育科普于一体,使人民群众共享文化成果,引起社会关注。长江文明馆不仅被水利部授予“国家水情教育基地”,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被中共武汉市委、市政府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还获得俄罗斯、美国、英国等多个国家及中国新华社、人民日报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日报社等30多家媒体的高度评价和认可。先后被中国博物馆协会和中国文物报社评为第十四届(2016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精品奖,被中国建设文化艺术协会和环境艺术专业委员会评为第五届(2015年度)中国环境艺术金奖,被筑巢奖组委会评为2015年第六届筑巢奖,被中国室内装饰协会评为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室内设计双年展银奖,被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评为“第三届中国建筑装饰设计艺术作品展”中国建筑装饰设计金奖,被湖北省博物馆协会评为第一届(2016年度)全省博物馆六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精品奖。同时争取到美国环基会贝林主席捐赠的1400多件动物标本,在文明馆一侧创建了武汉自然博物馆,两馆如同一对姊妹花,成为举世瞩目的大河文明“双子座”。

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对话的平台

古往今来,大河与城市的发展休戚相关,唇齿相依。如何保护母亲河,应对经济发展以及人口膨胀对资源造成的压力,实现河流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在21世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深入研究大河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探索人类如何更好地与河流共存,对于弘扬大河文化、传承长江文明,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武汉市以长江文明馆为舞台,站在世界大河文明发展的高度,圍绕长江文明的传承、创新与发展,聚焦全球不同地域和民族关于大河文明传承发展的经验和智慧,定期举办“大河对话”或“长江文明论坛”,举办城市生态论坛、长江流域珍稀物种保护论坛以及长江流域非物质文化、艺术品鉴赏论坛等文化学术活动,将长江文明馆打造成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对话的平台,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平台。特别是先后举办2次大型人与自然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其中2016年达成《大河对话武汉宣言》,签署《大河流域博物馆合作备忘录》,在学术交流、互办展览、人才培训等方面达成合作协议。2018年,由武汉市人民政府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在长江文明馆主办以“汇聚大河文明——高质量发展的可持续未来”为主题的论坛,长江文明馆与全球水博物馆网络达成协议,正式成为全球水博物馆网络成员,其间,来自多瑙河、莱茵河、塞纳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尼日尔河、巴拉那河、埃布罗河等世界14条大河的代表向长江文明馆(武汉自然博物馆)赠送礼物——取自世界各地的大河之水,以示庆祝。2017年,意大利提出建立全球水博物馆网络,倡议鼓励各成员单位将本国丰富独特的水遗产展现给世界,并呼吁将这种文化和知识加以传承,为年轻人创造可持续的未来。这一倡议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水文计划批准,目前涵盖全球60余家博物馆及研究中心。继中国水利博物馆后,长江文明馆成为全球水博物馆网络第二个中国成员,长江开始与世界大河对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自然科学项目官员菲利普·贝斐然说:“世界需要听到中国的声音,以共同促进各方在大河方面的对话。”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长江文明馆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背景下诞生的国家级文明博览馆,体现国家担当与文化使命,既是展示长江的新窗口、旅游观光的新景点、城市形象的新标志、文化展示的新高地、生态文明研究及产业发展的新平台,也是一座立足长江,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世界文化交流平台。这座大河文明“水立方”,以开放包容的中国精神,接力“一带一路”倡议,在与世界大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中,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水立方长江流域大河
从“水立方”到“冰立方”
大河奔腾
走遍长江流域的英国小伙
去鸟巢、水立方看电影
水立方2020年实现“冰水转换”
大河奔流
长江流域园区的府际合作研究
大河中的摇篮(上)
长江流域径流演变规律研究
大河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