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持初心

2019-05-09杨达蒋磊磊刘淼

大众摄影 2019年5期
关键词:李强摄影

杨达 蒋磊磊 刘淼

2010年,北京,一名男舞者在假竹林中起舞 李强 摄

2010年,北京郊区一次活动上,舞狮演员在活动间隙稍作休息。李强 摄

2012年,北京玉渊潭公园,一名游客摆出各种姿势,等待同伴为她拍照。 李强 摄

今年荣获了全球年度图片奖(POYI)的李强再次回归到大众视野中,在从事新闻媒体行业的8年时间里,李强曾四次获得华赛(国际新闻摄影比赛)新闻奖,十几次金镜头奖,大大小小的奖项不胜枚举,他的报道深入到了各个事发地,亲眼见证了世间冷暖。在他作为新闻人、摄影人的事业巅峰时期,他却选择了放下相机,创立了非营利性机构“一合国际媒体工作坊”,致力于将中国摄影人带向国际舞台,只因这是他一直想做的事。李强说:“中国摄影师拍得从来都不差,只是我们需要更多的机会让别人看见。”而如今他也成功帮助了诸多新闻从业者更好地发展,对于当今日新月异的媒体环境他有着更加独到的观点和广阔的视角。

从2006年到2012年期间你一直在《新京報》做新闻记者,随后转到《中国新闻周刊》担任图片副总监,都是相对稳定收入不错的工作,为何突然出来创业,成立一合国际媒体工作坊?

A:其实是源于2014年的一次粉碎性骨折,我休息了半年,在这半年里闲来无事整理自己的照片,很多照片拍得不是很好,无论是在技法上还是主题的把控上,有很多东西是我想跟别人去交流成长的。再之前其实在《中国新闻周刊》和《新京报》工作时就萌发了这样的想法,特别希望能跟通讯社或者国外的机构交流,但当时并没有这样的机会和渠道。所以激发了我自己做一个平台,给摄影师们提供一个中外交流的机会,我觉得这是非常有意义、值得做的事。

你曾经一次次亲历灾难现场,也看到了无数生离死别、人间疾苦。你如何看待摄影记者这个身份?以及如何保证持续的激情和相对健康的心理?

A:在我的职业生涯里面,有两次几乎没有按下快门。第一次是拍摄一个跳楼的人,由于家里经济负担很重,孩子又马上高考,他想不开连着两天坐在楼顶想跳楼。拍摄时心里特别不舒服,我难以想象这张照片发表了,他如果看到报纸作何感想。第二次是一个冬天的夜晚,我接到通知拍摄一个自杀的女人。走到胡同深处迷了路遇见一个孩子,我问他附近有没有救护车来,得知那个自杀的女人就是他的妈妈我就呆住了。进门看到他的妈妈正在拒绝接受治疗,医生给他做了包扎之后就走了,她躺在床上特别绝望,孩子很小都意识不到发生了什么。作为一个摄影记者,此时拿出相机拍张照片其实很容易,但我始终按不下快门,深知自己没有什么能力能帮到她。

我从事新闻这个行业,最开始的初衷就是为了能帮到更多人,不管是去报道灾难也好,披露真相也好,我想让更多人看到。同时,我也一直都在不断地自我调整,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要保持初心。

2013年,北京世界公园,一名游客准备戴面具拍照。 李强 摄

2013年,北京世界公园,两名游客穿着租来的道具服装拍照。 李强 摄

很多摄影师都觉得身边所有他知道的事情都是被人拍摄过的,面临着选题空洞的问题,你平时是怎么发掘选题的?

A:对于选题这个问题,我跟大家看法确实不太一样,他们觉得很多题都被人拍过了,但是拍的是否足够好呢?我在报社的时候养成了一个随时记录可拍选材的习惯,当时网络还不是那么发达,我们什么报纸都看,不管是摄影也好,摄影杂志也好,只要看到哪些是可以拍的就马上记下来,哪怕是已经发生了的,哪怕是其他媒体已经把这个东西做很大了,但是我觉得很多还是有上升空间的,要思考从不同的角度来说,而不是说我一查这东西他也拍过,我就不拍了。新闻不是唯一性的,你可以通过不同的视角将其拍得更有深度。

报道摄影师、新闻工作者会亲历多种刺激和悲壮的事件,你也跟拍过很多国内外的大事件,你觉得作为一个摄影师该如何让自己对这个世界保持敏感?

A:我现在也会关注新闻,但是不会像原来工作时对新闻事件更加敏感,在我们那个年代时还没有智能手机,不像现在发生点什么事手机APP马上推送到眼前。只能在网上时刻关注各大新闻网站的消息。我记得有一年是伊春的空难,一架飞机冲出跑道,考虑到可能我们记者从北京赶过去新闻就没了。所以说那时候我们得到一个消息就要判断这个事情值不值得去,一般涉及到公共安全就是必须要去的,所以要求新闻记者对于新闻要有一定的判断能力。

2013年,北京世界公园,两名游客准备和斑马雕塑合影。 李强 摄

我觉得现在新闻记者要保持自己的工作状态很重要,做好时刻打起精神敢冲一线的劲头。因为现在来自四面八方复杂的声音太多了,甚至有很多声音说今天的媒体不行了,明天的报纸不好了,后天哪里又裁员了。我觉得这些都不能对一个职业摄影师构成影响。如果你选择了这个行业,那就是要坚定地拍下去。如果摄影师能够在日常繁忙的工作中找到自己特别喜欢的选题,那更要坚持拍下去。

你曾经四次获得华赛大奖,又凭借作品《缅甸孤儿院寺庙》获得今年POYI的二等奖,对于荷赛、华赛、POYI等国际摄影比赛,你觉得他们会选择什么样的摄影师和作品?近几年呈现什么样的变化和趋势?

A:我觉得比赛永远是一个很遗憾的事情,不一定好的照片就一定会获奖,很多因素会影响比赛的结果,每一届的评委不一样,每个评委对新闻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所谓的比赛趋势我个人感觉近些年的新闻比赛呈现出更加新闻化的方向,比方说荷赛取消了“日常生活”的奖项,分开了环境和自然两个奖项,然后取消了文化艺术类类别。现在留下来的奖项类别更突出新闻本身,本质围绕着新闻。

对于评委的选择也更加平衡,加大了女性评委的比重,评委的国籍、身份、职业也更加多元,他们不都是在主流媒体从事新闻行业,也有来自于画廊或者是杂志的工作者。

你觉得奖项对一个摄影师来说有什么作用?中国摄影师要做哪些功课才能让自己以及自己的作品与国际接轨?

A:奖项对于一个摄影师来说应该是一种职业度的肯定,不要低估自己的实力不参赛,其实新闻摄影这个行业就是时刻赶往一线,有时甚至会冒着生命危险。国外摄影师对于参加比赛获奖这件事可以说是相当重视的。我建议摄影师要保持一个平常心,获不获奖也不要影响自己对于新闻事业的热爱。

我觉得中国摄影师的个人包装意识差,至少应该有自己的网站,利用邮件简报宣传自己。包装并不是说让你夸大自己的实力和能力,是要表达即使你有工作,你也渴望着去能接到一些活,或者能跟一些职业媒体合作。同时这么做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督促自己做职业规划,安排好一周、一个月、甚至一年的工作,然后要很有目的性、针对性地去完成。

据我们了解,国外的自由摄影师是可以依靠申请一些基金、奖项、驻地项目,来维持创作的,但在国内这種资助摄影师的机构几乎没有,你怎么看待这个情况?

A:国外大大小小的摄影类基金数量众多,国外的摄影师对于申请基金特别热衷,非常重视,都会精心准备。有不少摄影类的基金是面向全球艺术家的,大家可以积极关注一下,尽量多去尝试一下。有的基金是针对年轻摄影师的,有的是针对成熟摄影师的,还有按类别划分的。

拿到基金以后,摄影师不仅能获得丰厚的创作支持,在业界也会因为这项荣誉而获得肯定。

国外的基金、奖学金制度比中国发展得较为完善一些,但是,中国的摄影类基金也在慢慢发展之中,以后会越来越多。不过,很少有摄影师仅靠基金就能生存,基金只能支持他们一个项目的拍摄。更多的功夫,还需要下在基金之外。

2009年6月5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考古队一行十余人再次来到恐龙故乡,试图寻找新的种群。 李强 摄

2014年,北京某饭店,一名男子为一名女子做按摩。 李强 摄

你如何看待现阶段的中国图片编辑行业?图片编辑(职业)对摄影师有什么作用?

A:图片编辑这个行业很多人都不了解,其实兴起也没有多少年,他是专业分工的一个结果。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专业分工,就是专业的人士来从事专业的事情,文字编辑负责文字,图片编辑负责图片,各司其职,而图片编辑会对摄影师的照片有着更加清晰的认识。在编辑照片时,图片编辑会有更多的考量,这个版是多大?放在什么位置?我们这篇报道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而摄影师编辑自己的照片有一个致命的问题,容易带入自己的个人情感。比如说摄影师爬了两座山拍摄的照片,对于他来说这画面太难得了,就会排版在更加显著的位置,但对于图片编辑来说这张照片他见得太多了,并且在整个选题上意义不大甚至不用,摄影师编辑照片难免会掺杂个人情感因素。

河北安新,接受音乐培训的孩子们提着乐器走下船。 李强 摄

2014年你创立了一合国际媒体工作坊,帮助中国摄影师去参加国际摄影比赛,也开设了摄影工作坊帮助摄影师扩宽思路,而招生大多都是有经验的新闻从业者,这是出于什么考虑?

A:因为我的初衷就是想为还奋战在这条路上的职业摄影师做些事情,我自己通过跟国外摄影师接触和比较,发现中国摄影师与国际的差距往往不在于照片的质量,更多的是一些可以解决的细节问题。比方说95%的中国摄影师是没有个人网站的,曾经跟《时代周刊》的编辑聊天就提到了这个问题,当他收到一封来自摄影师带附件的邮件来介绍自己时,他会马上删了它。这是一种太不职业的行为,编辑们每天都要收到大量的邮件往往没有精力去下载和整理。

如今传播媒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3D、VR、新媒体交互的时代摄影如何变“新”呢?你有着怎样的感受?

A:现在的传统媒体很多都一味地追求多媒体报道,对于摄影师要求要掌握更多技能,比如要写文章,要会拍视频,又要会剪辑等。我觉得这些多媒体的融合呈现方式是很好的,更立体、更丰满、更有互动体验,但如果这些全压在摄影师一个人头上是不成立的。

2013年6月,上完高三最后一节课,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中学的高三学生们站在教学楼上集体抛洒用过的复习资料。毛坦厂中学被称为“亚洲最大的高考工厂”,近年来引发社会热议。 李强 摄

“摄影师要保持一个平常心,获不获奖也不要影响自己对于新闻事业的热爱。”

2013年,河北省安新县边村中学,孩子们在简陋的练功房内排练舞蹈。她们都有一个当舞蹈家的梦。 李强 摄

视频制作和拍摄需要很强的逻辑性、故事性。摄影师一方面要考虑这个故事怎么去讲,一方面又要考虑这个瞬间怎么用摄影捕捉,这不太现实,要做好这个东西就需要更加专业的分工才行。而传统纸媒也有传统纸媒的优势,要把握好自己区别于新媒体的特点,而不要浮躁地争相模仿新的模式。

猜你喜欢

李强摄影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