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有感

2019-05-09徐冰心

青年文学家 2019年11期
关键词:艾略特文论

徐冰心

摘  要:艾略特的《荒原》一般被认为是现代派诗歌的开山之作,一般认为,现代派是否定传统、扭曲古典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很容易预设艾略特是反传统以及宣扬个人才能的,但是艾略特的文论《传统与个人才能》和他的诗一样都,让人别开生面。

关键词:艾略特;文论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1--01

1、传统与历史意识

文论的第一部分,艾略特强调诗人要把握住“传统的潮流”,认为作家应当“敏锐地意识到自己在时间中的地位,自己和当代的关系。”[1]充分强调了传统的重要性。在他看来,诗人的作品“不仅最好的部分,就是最个人的部分也是他前辈诗人最有力地表明他们的不朽的地方”[2]。简单地来说,本民族在发展的过程中,基于共同的经历和历史事件,形成了一条看不见的传统的暗河,这条传统之河从来就不曾也不会断流。诗人吟唱的诗歌也属于这条民族传统的一部分。即使是完全成熟时期的诗人,即使是他们诗作里面最个人的部分,也属于时间的长河中,和无数前辈共享一个传统。单纯的继承传统在艾略特看来是行不通的。还用水作比:如果说传统之河是在地下潜流的水脉,那诗人的诗作就是露在地表、和水脉息息相关的湖。固守传统而不知变迁的诗人是写成震撼当代心灵的诗作的,这些作品就像水脉变迁后逐渐干涸的湖泊。因此可以大胆推测艾略特没有说明的观点:对于只能存活在固定时间里的诗人来说,最好的应该是既根植在传统中又能把握当代脉搏的作品。

在阐释自己的观点时,艾略特用了“历史意识”这样一个词。他没有对此做出明确的解释,只是说“历史意识不但使人写作时有他自己那一代的背景,而且还要感到从荷马以来欧洲整个的文学及其本国整个的文学有一个同时的存在,组成一个同时的局面。”[3]我个人解读来,这里艾略特的历史意识也许和荣格的集体无意识有异曲同工之妙。荣格界定集体无意识为:“在或多或少属于表层的无意识无疑含有个人特性,我把它称之为‘个人无意识,但这种个人无意识有赖于更深的一层,它并非来源于个人经验,并非从后天中获得,而是先天地存在的。我将这更深的一层定名为“集体无意识”[4]。人类经验逐渐累积,从荷马史诗到莎士比亚到弥尔顿等等,承载着民族共同心理的文学形象正如石头一样一块一块累积起来,共建成了原型王国。诗人因为自己敏感性或者其他原因,意识到这种集体无意识里需要述说的话语,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全民族“于我心有戚戚焉”的情感。这也是就是历史意识在诗歌中的体现。

2、传统与逃避个性

基于艾略特对传统的看法,就不难理解他提出诗人应该“逃避感情”“逃避个性”。诗歌之所以能打動人,是因为它在读者心底产生了共鸣。这样的共鸣能产生的基础就是诗人和读者同时处在一个传统里,共享基本的感请。因此说诗人他特有的感情尽可以是单纯的、粗疏的或是平板的,但他诗里的感情却必须是一种极复杂的东西,不是生活中感情离奇古怪的一种,而是人所有的那种感情的复杂性。诗人如果只抒发一些只有自己独有的情感,难以得到读者的唱和。他们所起的作用就是用自己的词句来唤起已经在读者内心里的感情,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因为诗起到是唤起读者心底感情的媒介作用,所以随着时代的改变,人必然改变,因此也需要诗的改变。这个上文诗歌离不开传统相扣。同时,为了唤起读者共鸣,唤起蕴藏在内心深处的震动,诗人不应该把话说尽。在本篇文论之外,艾略特还发表过诗本身是用来分散读者注意力的东西,真正重要的东西全在诗歌之外的观点。诗人的心灵实在是—种贮藏器,收藏着无数种感觉、词句、意象,搁在那儿,直竿到能组成新化合物的各分子到齐了。但是为了不把意思说尽而剥夺读者的想象和感受空间,因此诗人的措辞要尽量讲究,或扑朔迷离,或意蕴万千。

因此不难理解为什么艾略特在《荒原》中大量使用了《圣经》,荷马史诗,莎士比亚等文学经典,就是出于文学传统的尊重。《荒原》里大量难解的意象则是用来唤醒读者心灵的催化剂。

3、总结

其实联系中国文学里的用典或者意象在实际文学创作中的应用也不难理解艾略特的思想。比如意象“水”,一旦使用到诗歌中,一定会在读者心里激起比本字原义要丰富得多的联想。这些联想是从历代文化事件或者文学作品中积累下来的。古诗里有表达柔情缠绵的,如“洞庭昨夜春风起,遥忆美人湘江水”;有抒发漂泊离情的,如“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有惋惜家国之痛的,如“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有感叹时光流逝的,如“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等等。这些不同的水的意象交融成它现有的意义。随着时代的变革,到了五四新诗发轫的时候,既有像是朱湘《采莲》曲里“溪间,采莲,水珠滑走过荷钱。拍紧,拍轻,桨声应答着歌声”的柔情,又产生了闻一多《死水》里“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的反美审丑。但是无论诗人采用了怎样新颖的词句,无论怎样创造性的或者技巧性的运用“水”的意象,它所能唤起的感情一定是民族共有的、已经存在于内心的。

注释:

[1][2][3]T.S.Eliot.传统与个人才能:艾略特文集·论文. 海译文出版社,2012.

[4]荣格. 心理学与文学. 冯川、苏克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猜你喜欢

艾略特文论
英语世界的托·斯·艾略特反犹主义研究
章鱼心
“爱到永远”
———摄影大师艾略特·厄维特拍的一组情侣照片
从隐匿到重现:中国新时期西方文论知识资源的流变
从《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中特定意象的含混意义谈艾略特“创作前意识”
“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的回顾与审视
艾略特的蜜月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文论的现代性转型(专题讨论)
从文论医评《内经》
从现象学看现当代西方文论科学神话的破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