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茅房边上开面馆

2019-05-09张迪

民间文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茅房赵构西塘

张迪

北宋宣和年间,苏州府拱辰门南面有一条西塘街,街东头靠河有一个小面馆,巴掌大个门面,经营苏式素面。别看品种简单,老板张阿福祖传的手艺,小小一碗汤面清而不油、鲜而不腻,口味令食客赞誉有加,加上靠近城门的优势,生意很不错。街西头有一家经营苏帮菜的酒楼叫聚贤楼,掌柜的是人称刘半街的地痞刘老二,之所以叫作刘半街,是因为他家大业大,加上其人性格霸道,心狠手辣,这西塘街一半的店面基本上都是他家的。

刘老二眼红张阿福的生意,三番五次要聘请张阿福去他酒楼当厨师,想着有了张阿福汤面的手艺,自己酒楼的生意肯定会红火。张阿福知道刘老二的意图,他断然回绝了刘老二,与其去受刘老二的管制不如自己经营小面馆自在。刘老二对张阿福的不合作很是不满,另外张阿福有个年方二八的闺女,模样极标志,已经娶了正妻的刘老二三番五次找人上门提亲。去给刘老二当小老婆,自然是墙上挂帘子——没门儿。为着这件事,张阿福和他的小面馆就成了刘老二的眼中钉、肉中刺。

这一天,张阿福开门做生意,听得店后人声嘈杂,跑去一看,原来一群工匠在屋后又是锯木头,又是平地基。

“你们这是干什么?”张阿福很是奇怪。

“盖茅房。”

“这茅房怎么盖我面馆后面?”

“那您如厕可不就方便了。”

张阿福知道事出蹊跷,细细打听才知是刘老二要在此处建一所茅厕。刘老二并非善人,把公用的茅厕建在张阿福面馆后面,险恶用心昭然若揭。张阿福无权无势,有苦没处诉,毕竟刘老二买下了自己面馆后面的那块杂草丛生的荒地,怎么使用那是刘老二的自由啊。

茅厕盖起来了,比张阿福的面馆还要大,由于疏于打扫,那刺鼻的味道使得路人皆掩鼻疾走,谁还肯移步面馆呢。张阿福愁容惨淡,有空只好去清扫茅厕。一个经营小吃的又兼着打扫茅厕,面条谁人愿吃,慢慢地小面馆越来越冷清。张阿福没有其他产业,靠着之前的老本勉强敷衍,加上金兵从北方打到皇城汴京了,人心惶惶,民不聊生,张阿福盘算给女儿寻一门忠厚人家,自个儿跑到南边去要饭算了。

这一日,天快黑了,因为没有生意,张阿福在店里收拾锅碗,嘱咐女儿去关店门。忽然,听女儿“啊”的一声尖叫,张阿福心里“咯噔”一下,赶紧出门瞧,却见女儿紧张地指着树下一个模糊的影子,张阿福壮胆一看,原来是个倒在地上的男子。

张阿福也不多想,和女儿将男子扶进屋,男子气若游丝、奄奄一息,眼睛直勾勾盯着张阿福身后盛着面汤的面盆。

“赶紧,盛一碗面。”兵荒马乱,饿死人的事情不少。

这男子看来确实是饿坏了,连吃三碗。吃完后他恢复了一些精气神,眼睛熠熠发亮。张阿福细细打量,这人衣服虽破旧,但质地上乘,刺绣精美,举手投足隐隐透着一股贵气。前阵子金军洗劫了皇城,宗室贵族、豪门巨子流落民间的不少,这人大约也是非富即贵。

吃完面的男子冲着张阿福的女儿一笑,张阿福的女儿乖巧,又去盛了一碗,这人头摇得像拨浪鼓。

“茅房就在屋后,我掌灯带你去吧。”张阿福知道男子的心思。“茅厕建在面馆后面,这生意——”面馆和茅厕紧挨着,男子听了很是纳闷。

“哎……”张阿福叹了一口气。“老人家,如今天下大乱,您还可以守着面馆,就不要烦恼了。”男子安慰道。

男子稍整衣衫就要辞别父女俩,“您的面味道绝美,我身上一文不名,我看您的面馆没有招牌,要不题个招牌就当面钱了如何?”男子问道。

张阿福本就不打算收钱,听男子说要写个招牌,自然满心欢喜。张阿福粗通文墨,家中有纸有笔,他忙让女儿磨墨润笔。男子提笔沉吟一会儿,“奥灶面馆”四个遒劲朴拙的大字映入张阿福父女眼帘。

“奥灶谐音懊糟,奥秘在灶头,管他在不在茅房边上。”男子抱拳道了声珍重,自去了。

金兵南下后,宋廷又和金人重修旧好,宋朝皇帝建都临安,时局稍微稳定了些。时局混乱时张阿福和女儿避难乡下,见如今风物日安,又重返家乡,找人照着男子的四个字做了个布招牌,挂在店门外的树梢上,面馆又开张了。茅厕年久失修,臭气如旧,张阿福也没钱修。但奇怪的是,张阿福的生意竟然好起来了,吃面的客人一天比一天多。来人大多是书画爱好者,自然不是奔着面而来,而是来品评店招牌上的字,据懂书法的人说此字深得米黄真传,与被金人掠走的皇帝赵佶相比,可谓不分伯仲了。张阿福算是时来运转了,心里老是惦记写店招的男子,落难的贵人也是贵人,张阿福总想找到这个男子当面感谢一番。

就在张阿福数钱数到手软的时候,县太爷把张阿福连同他女儿抓了起来。说是刘老二家有个略知天文地理的老掌柜,他去官府告发张阿福以下犯上,亵渎当今圣上。这从何说起呢?原来问题就出在店招牌上,店招牌上左下题名是永康殿,永康殿是当今皇帝赵构做王子的时候住的寝殿,永康殿自然也是赵构的代称,此事往大了说,可是要掉脑袋的。

张阿福苦不堪言,字不是他写的,会不会就是流落民间的赵构写的还是誰开了个玩笑也不得而知,这脑袋算是摇摇欲坠了。

果然过了几日官府就下告示,查封了张阿福的面馆,拆掉了招牌,张阿福和女儿一并押赴刑场正法,因为事关皇家体统,没有示众,秘密处决了。这事情算是告一段落,从此没人敢提奥灶面馆,这可是掉脑袋的事情。

大约过了二十多年,刘老二早已是风烛残年,聚贤楼生意还算红火。这天,来了一个中年男子,说自己小时候流落外地,如今赚了些钱回乡做生意。他一来就马不停蹄修缮西塘街东头的茅厕,并派专人打扫,然后在茅厕边,当年张阿福面馆附近一处开阔地界盖起了楼房,这是一幢三层小楼,雕梁画柱,气势派头直压刘老二的聚贤楼,取名依旧是奥灶面馆。

有好心人告知张阿福冤死之事,男子微微一笑,“张阿福是我师傅,他老人家在临安西湖边开面馆呢,身康体健着呢。”

这就奇怪了,二十几年前官府不是对外宣称张阿福处以极刑了吗?原来当年题“奥灶面馆”四字的正是赵构本人,也就是如今的太上皇,赵构书法独步天下,这也是为什么当年奥灶面馆四个字备受文人骚客推崇的原因。县太爷将此事上报苏州府,苏州府直接呈报到赵构本人那里,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暗地里赵构将恩人张阿福和他女儿接到都城临安,赐田宅金帛,安顿好他们的生活。至于为什么对外称斩首,主要是赵构刚登基,南宋偏安一隅,江山不稳,自己狼狈出逃,居无定所,食不果腹的经历自然不想别人多提起。如今南宋政权稳固,歌舞升平,已为太上皇的赵构对落难之事早已不介怀,甚至还帮张阿福在临安的面馆重提了“奥灶面馆”四个字。

八百多年过去了,如今西塘街边上确实有一家奥灶面馆,来这里观光旅游的人必定要来此品尝其味。面馆旁边有一个公厕,公厕一墙之隔是一个经营煎饼的早餐摊,吃客如堵,生意和奥灶面馆一样红火,你说奇怪不奇怪。

猜你喜欢

茅房赵构西塘
游西塘
幸福的汽水
谁是帝王之才
谁是帝王之才
幸福的开关
胡同里的官茅房
Древний поселок Ситан
主公掉进茅坑
西塘古镇
少年赵构亦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