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沙优化营商环境的亮点

2019-05-09刘正才

上海商业 2019年4期
关键词:长沙市营商长沙

文 / 刘正才 陈 雷

一、引言

湖南省处于我国中南部地区,省会长沙市是中部地区的核心城市之一。长沙市虽然不是中部地区的最大城市,但其经济发展速度在近10年来一直保持领先地位,经济总量超过郑州并直逼武汉。长沙市经过近几年的努力,营商环境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改善,在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中国城市营商环境综合排名榜中,比2017年又前进了2名排在第9,其中软环境分项排名更是大幅提升至仅次于深圳的第2名。因此,调研长沙营商环境及其做法对进一步优化上海市的营商环境不无裨益。

本次调研是源于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的咨询课题而进行的,除了向湖南省的相关政府机构了解情况外,也去了长沙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并去了该园区的一家中小企业。去的政府机构包括湖南省发改委的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处和地区处、湖南省商务厅的欧洲处、以及长沙市政府办公室的优化发展办;在长沙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要去了下属的金融办和招商局,去的企业是做环保的海尚环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本次调研方法主要采取与相关负责人的访谈方式,同时也通过他们得到并搜集了一些相关资料。

二、长沙市营商环境的基本情况和做法

营商环境涉及的方面比较多,难以面面俱到,我们就几个重要方面对长沙市的营商环境及做法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区位和经济发展状况

1、长沙的区位优势逐渐显现

湖南长沙市地处中国的中南部,不靠沿海,其区位在中国经济起飞的前半期显得比较尴尬,既不受国家的重视,也得不到资本的青睐。但是,随着交通的改善和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长沙的区位显得越来越重要起来,其优势逐渐得到彰显。在中国大修高铁的时代,长沙抓住机遇让沪昆高铁错开株洲从长沙穿行而过,使长沙处于两大动脉京广高铁和沪昆高铁的黄金交叉点,这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长沙的交通劣势,形成了长沙招商引资的交通优势新名片。特别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转型升级的后半期,长沙这个中南部核心城市成为了东南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接受地。长沙也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先后批准建设两型社会实验区和湘江新区。

2、长沙经济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近10年是我国中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长沙GDP增速不仅在湖南省内一枝独秀,更是领跑全国各大城市,保持10%的增长率,并于2017年经济总量迈入万亿元俱乐部。虽然长沙GDP总量在中部城市中排名不如武汉屈居第二,但人均GDP一直高居榜首。长沙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了许多知名企业前来投资,除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山河智能等本地著名企业外,上海大众、比亚迪、格力电器等500强企业的新战略项目也先后落户长沙。

(二)政府服务情况

1、努力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

为了响应国务院改善和优化营商环境的号召,湖南省也出台了优化环境的行动导则,长沙市则积极贯彻实施。首先,进一步简政放权,强化电子政务,出台为企业提供便捷服务的系列政策。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推行负面清单,落实公平准入;(2)减少许可事项,压缩审批时限,推行新开办企业3日内完成所有手续;(3)建设“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探索推行“零跑路、零接触、零付费”审批;(4)推广“一门式、一网式”和“最多跑一次”服务。其次,成立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部门,加强对各政府部门的服务监督,使政府服务得到有效落实。省市各级政府的优化环境处室是新近成立的部门,由党委纪检部门分出转化而来,主要任务是处理企业对各政府部门的投诉,并对它们的工作进行考核评分。

2、政府人员的服务意识有待加强

虽然湖南省和长沙市对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很大,也出台了相应政策措施,但由于实施的时间短,各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一时还难以有质的改变。据优化环境处的负责人说,湖南省的政府人员为企业服务的意识与东部省市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东部省市的政府人员更能从企业需求出发,而湖南这边的政府人员更多的是从自己利益出发。所以,要从根本上改变政府人员的服务意识以及提高的政府服务水平,还需要时间以及湖南省和长沙市政府的长期坚持。

(三)园区服务与管理

经济开发区和产业园区往往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引擎,园区管委会对园区内企业的管理和服务也是政府服务的一个延伸。长沙市拥有6家国家级开发区,其中长沙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长沙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最为有影响力,前者以大企业和重工业为主,后者以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服务业居多。我们选择走访了长沙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更主要是想了解那里的创新创业环境。目前长沙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经济实力虽然在全国所有国家级高新区排名处在15位,但创新能力跻身前10名。

1、重视孵化和平台体系建设

长沙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毗邻岳麓山大学城,区位优越,目前拥有政府、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主办的孵化器、加速器20多个,国家级众创空间8个,国家级孵化器11个,形成了“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专业园区”的专业孵化链条,在孵企业超过5000家。同时,园区拥有研发设计、技术转移、投融资、知识产权等专业科技服务机构600多家。

2、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和支持

长沙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在加强金融服务方面走在前列,是国家首批3个试点科技支行的高新区。还出台了风险补偿、上市挂牌、贷款贴息、科技保险等系列支持政策,合作共建了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省股权交易所高新区分所、全景网上路演中心、省知识产权交易中心、长沙科技金融路演中心,并有20多个股权投资基金,形成了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体系。

不过,长沙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的服务仍有待完善,比如存在对对中小企业的帮扶力度不够大等问题。

(四)人才安居政策和措施

能否便利人才安居也是营商环境的一个反映。长沙市虽然高校密集,但在过去高校毕业生往往“孔雀东南飞”,不仅难以留下本省市人才,更难招到外省市人才,不过近几年有了很大的变化,长沙也加大了引进人才的力度。长沙市在落户、购房和租房上推行比较宽松优惠的人才安居政策,为人们来长沙工作和创业提供了比较好的生活环境。

1、实行“租购同权”的户籍政策,全日制本科以上毕业生可以直接落户

根据目前的《长沙市常住户口登记管理规定》,全日制本科以上高校毕业生来长工作可以直接落户,取得中、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可以直接落户,拥有房产和购房的也可以直接落户。即使对没有购房的其他人员,只要在长沙市租赁合法住所并交纳社保满一年,也可以申请将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子女、父母的户口迁入居住地城镇地区。

2、大专学历以上来长沙工作的人员不交社保也可以购买首套住房,硕士学历以上可以享受购房补贴

在房价快速上涨的2017年3月,长沙市虽然也实施了住房限购政策,但对来长工作的大专以上的高校毕业生,则无需缴纳社保也可以购买1套商品住房。即使对其他非长沙市户籍的务工人员,所采取限购的政策也是比较宽松的,只需要在长沙市连续缴纳1年以上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就可以购买1套商品住房。另外,硕士和博士学历购房时还可以分别申请3万和6万元的补贴,其他尖端和领军人才则可以申请更多购房补贴。

3、对全日制本科学历以上来长沙工作的人员进行租房补贴

长沙市政府除了贯彻国家政策兴建少量的公租房保障年轻人居住外,更加重视对年轻高校毕业生进行普惠的租房补贴。比如对全日制本科以上来长工作的高校毕业生,除了给予直接落户的便利政策外,还对他们发放两年的租房和生活补贴。全日制本科生在两年内每年可以得到0.6万元租房和生活补贴,硕士和博士分别得到1万元和1.5万元的补贴。

(五)商务成本现状

商务成本的大小也是吸引投资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总的来讲,长沙的商务成本具有一定的优势。

1、长沙的商务成本总体偏低,尤其房地产价格更显低廉

地价和工资是企业的两项主要成本,长沙的这两项成本并不高。湖南作为中南部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劳动力比较充足,虽然长沙近十年来GDP增长很快,人均GDP也比较高,但工资并不高。2017年底长沙月平均工资为7000余元,在37个主要城市中排名25位,处于中等偏下水平。而相比工资来说,长沙房价排名更要靠后一些。2017年底长沙二手房均价为每平方米10000余元,在37个主要城市中排名29位。长沙的房价不仅与东南沿海发达城市相比要低很多,而且也明显低于武汉、郑州和南昌等中部主要城市,尽管长沙的工资与这几个城市彼此相差无几。其中武汉房价高达16000余元,郑州14800余元,南昌12000余元。另外,长沙地处湘江下游,临近洞庭湖,工业用水相当有保障,水价有下调空间。

2、长沙的物流和电力成本不容易下降

长沙的交通虽然有比较大的改善,但离出海口的距离比较远,而且没有自己的铁路局,在铁路运输上受制于广铁集团,物流成本不容易下降。湖南省电力也不发达,相当部分用电要从其它省份输入,电力成本也不容易降低。

(六)中小企业受关注状况

虽然大企业和国有企业更受各地政府欢迎,能短时间内增加产值,但它们垄断程度高,不利于市场竞争和创新。中小企业虽然多为民营企业,但它们更具活力和创新力,所以中小企业能否受到政府关注和法规保护也是衡量营商环境的一个重要指标。

1、长沙的中小企业相比而言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改革开放前,国家在长沙投资的重工业比较少,以轻工业为主。改革开放后,由于国有大型企业不多,长沙在企业转制和市场经济发展上走在武汉的前面,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更能得到发展,目前民营经济的产值占比达到65%,将近超过武汉20个百分点。当然,经过数年的发展后,长沙的一些民营企业也在壮大起来,甚至在全国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力,比如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等。

2、中小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和保护

通常而言,更加关注和保护大企业是中国各地政府的一个偏好,只是程度不一而已。长沙作为湖南省的中心城市,具有一定的投资吸引力,想来长沙投资兴业的不在少数,但土地尤其工业用地又是有限的。因此在招商引资上,大企业难免更受欢迎,以大企业为主的长沙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则明显拒绝中小企业,即使长沙高新技术开发区对中小企业也表现出爱来不来的态度,对中小企业后续服务的力度也比大企业要小。

(七)商业文化传统与执行力

一个地区的商业文化传统是否浓厚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地区的信用和契约精神状况。在商业文化传统浓厚的地区,不仅民众更守信守法,而且政府在贯彻政策法规上也更具执行力,相反执行力会有更多折扣。

1、湖南长沙的商业传统文化比较欠缺

湖南历史上是内陆农业大省,商品经济发展有限,商业文化传统难以形成,民众契约意识较差,政府衙门气息较浓。相比内陆省份,江浙和广东等东南沿海地区历史上商业往来和海外贸易就比较发达,它们更具商业传统,商业文化气息比较浓厚,守约和服务意识比较强。

2、湖南长沙的执行力有待加强

当然,政府重视和加强监督会提高政策法规的执行力,能对改善营商环境发挥主动作用。但是,由于湖南的商业文化传统比较欠缺,政府在执行力上明显要差于江浙和广东,在江浙和广东办事的效力更高,投资经营会更省心一些。海尚环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全国很多省市有项目和生意往来,他们对此深有体会。

三、长沙市改善和优化营商环境的亮点

虽然长沙市的营商环境总体上不是很优,在全国主要城市里只处于中上水平,但其优化营商环境的做法也有自己的亮点:

(一)积极学习和对标先进地区改善营商环境

对于改善和优化营商环境,湖南省和长沙市是非常重视的,在2017年6月前后派人前往北上广发达地区进行了调研,积极学习它们优化营商环境的先进做法,出台了多个政策文件。长沙市政府相继出台了两份重要的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文件,一个是《关于振兴长沙工业实体经济的若干意见》,另一个是《长沙市建设创新创业人才高地的若干措施》,湖南省政府也印发了《对接“北上广”优化大环境行动导则》。在这些政策文件中涉及到优化环境的诸多方面,包括优化审批环境、优化成本环境、优化法治环境、优化信用环境、优化创新环境、优化服务环境、优化通关环境以及改善人才安居环境等。另外,在这些政策文件中,对各项任务都有责任分工和进度安排。

(二)成立专门的营商环境优化部门加强监管和执行力

出台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文件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这些政策文件落到实处,使营商环境得到实质性改善。湖南省政府和长沙市政府利用纪检部门的监督优势,吸纳纪检成员专门成立了相对独立的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处室,负责监管政府相关部门对企业的服务工作。这种专门针对优化营商环境而成立的部门可以使监督更加直接和有效,从而有利于提高政策法规的执行力和改善政府的服务水平。

(三)通过现金补贴年轻人购房和租房更显普惠和公平

长沙市于2017年6月出台《长沙市建设创新创业人才高地的若干措施》即人才新政22条后,在全国引起了一定程度的轰动和关注,特别对年青人才有吸引力。年青人更具活力和创造力,是科技创新和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实物式分房和补贴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论资排辈比较严重,特权关系严重,年青人往往排不上,民企员工更难排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对底层低收入群体更有保障作用。当前我国推行的公共租赁房虽然让一些年青人得到了居住实惠,但大多数年青人享受不到,感受不到公租房的公平。与此相反,现金补贴形式不存在排队轮候的问题,只要符合资格和条件都可以领到手。所以,现金补贴是一种普惠形式,尤其让年青人更具公平感和归属感,这无疑成为长沙市吸引人才的一大亮点。

猜你喜欢

长沙市营商长沙
长沙市望城区金地三千府幼儿园
营商环境“优”,一域发展“暖”
爱上写信的大树
长沙之旅
城市风貌规划的实践及探索-以长沙市为例
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
我眼中的长沙
营商环境软转型
打造营商环境邀您共同参与
多姿多彩的“长沙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