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地书练习中提高学生的识字水平

2019-05-08王得俊

文教资料 2019年7期
关键词:间架归类生字

王得俊

摘    要: 一个人识字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个人语文水平的高低。从小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长期任务。开展识字教学,如果把识字教学和地书练习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识字水平,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地书练习过程中,要加强汉字间架结构比例练习,培养学生写一笔漂亮的字。把汉字按照一定标准分类,练习同一类汉字能增强识字效果,大大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和识字水平,为更好地学习语文奠定扎实的文字基础。

关键词: 地书练习    识字能力    归类练习

一、掌握汉字的间架结构比例,写一手漂亮的钢笔字

汉字是方块字,把它写漂亮了,能给人艺术的享受。要写一手漂亮的汉字,就得掌握汉字的间架结构比例,了解一点一横一撇一捺的比例关系,这需要长期练习才能熟练掌握。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的汉字需要一定时间识记它、练习它,才能熟练掌握。地书练习是书法练习的另一种形式,不受时间的限制,不受笔墨纸张的限制,一只地书笔蘸水就能随地书写,随行随蒸发,也不污染环境。如果把在课堂上学习生字,在地书练习过程当中反复练习,就能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这样学生既练习了手法,又提高了识字水平,还增加了识字量,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情。“万籁俱寂”“懒汉懦夫”,是比较难记的词语,其中“籁”字和“懒”字,学生不宜掌握,如果把它拆开来,变成独体字,就成了“竹、束、负”和“心、束、负”了,那么学生在地书练习的时候,边读独体字边练习,就很容易掌握这两个汉字了。中国的方块汉字,间架结构比例是有一定学问的,简单的一点一横一撇一捺、大小长短比例写到位了,写出来的汉字就好看漂亮,如果笔画比例不协调,写出来的字就像歪瓜裂枣,非常难看。要掌握汉字的间架结构比例,就要下功夫多练习,在不断的反反复复的练习中,熟能生巧,娴熟自如。比如非常简单的汉字土和士,这两个字的笔画都是三笔,都是独体字,唯一不同的是第一笔的一横有长短区分。大山的山字,是一个象形字,中间的一竖象征着山的主峰,写的时候要把它写长,这一竖写成了以后整个字形就好看了,这个汉字代表的意义就彰显出来了。但在实际生活当中,很多学生把中间的一竖写短了,两边的反而写长了,整个字看上去就像一个塌陷的土坑,不但不好看,汉字的象征意义也体现不出来。这些细小的问题需要在平时的地书练习当中及时发现,及时纠正,才能有所进步。在练习地书的时候,老师以书法的高标准要求学生,写好汉字的间架结构,让学生写一手漂亮的汉字,为将来从事文字工作奠定扎实的文字书写基础。

二、对汉字进行归类,提高识字的效率

如果把汉字单独分开一个一个地识记,效果非常差,学生容易感到疲劳,慢慢就会失去信心。老师在识字教学的时候,如果把汉字按照某一标准进行分类,让单个汉字形成一个集体,还具有一定的意思,学习起来就有兴趣了,效率就提高了。比如“眼、口、耳、鼻、舌”,“腿、脚、手、头、身”,这样一分类就有意思了,“眼、口、耳、鼻、舌”是人的五官,“腿、脚、手、头、身”是人身体的各部分,学生练习起来有兴趣,自然练习效果增强。我们还可以把词语分类,如家禽类的“马牛羊,鸡狗猪”,饮食类的“葱蒜姜,糖醋茶”,把单个生字归成一类形成一个集体,就具有了一定的意义。如家禽类的词语,就是农家后院所养的动物,是农村学生经常喂养的,和学生的生活关系非常密切。这样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对生字进行归类,然后在地书练习过程中,三个字一组,学生边读边反复练习,就能很快掌握这些字。在进行汉字归类的时候,要把跟生活联系紧密,而且有一定含义的生字归成一类。比如“茶、叶、酒”,是普通人家生活的必需品,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学生理解起来非常容易。有的时候比较难理解的一些字词,老师可以帮助学生归类,简单的让学生自己归类,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汉字归类以后就比较好记了,练习地书的时候,学生可以一边读口诀,一边练习书写汉字。生字归类法是提高学生识字效率的一种有效办法,老师经常灵活运用,久而久之能提高学生的识字水平。

三、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提高识字能力

中国的汉字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形声字,所以古代有句顺口溜:识字不识字,先认半个字。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能迅速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学习了沐浴两个字以后,引导学生想想学过的汉字词里面有没有是三点水的字词,而且这两个字要合成一个词语。学生马上动脑筋想了,有:淋漓、淅淅沥沥、清洁、江河、湖海、渤海、海浪、海潮、波浪、清洗、游泳、法海、流泪、清淡、清澈、深渊、深浅、泡汤、洋洋洒洒、洋溢、油漆、游荡、浪荡、混沌、混淆、混浊……学习了遥远这个词语以后,我让学生找找有关走字底的联绵词,学生找到了:迢迢、遣送、通达、通道、遛达、遭遇、逃避、邋遢、巡逻、迷途、逶迤、遥远、逍遥、遐迩、远近、逼近、逼迫、迅速、逢迎、追逐、进退……找到这些词语以后,再把它们一一记录下来,然后在地书练习的时候,就练习写这些词语。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识记大量汉字,提高阅读能力,进一步提高语文素质。在教学中老师除了有意识地对汉字进行归类学习外,还可以无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习生字的能力。在练习地书的时候,老师可以开展一些竞赛活动,丰富学生练习地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写字的时候,看见地上有一只蚂蚁,老师就要随机应变,引导学生写出虫子旁的汉字,看谁写得又多又快又好。天空飞过一只小鸟,老师就要随机应变引导学生写出鸟字旁的汉字。这样既练习了书法,提高了学生的写字能力,又加大了学生的识字量,提高了学生的识字水平。

四、开展一些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要适当开展一些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鼓舞学生学习生字的热情。竞赛规模可大可小,可以组织全校性的竞赛活动,可以组织一个年级组的竞赛活动,也可以组织一个班的竞赛活动,班级里可以分成小组开展小组竞赛活动;竞赛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钢笔书法竞赛活动或者毛笔书法竞赛活动。竞赛的内容,可以是诗词歌赋、名人名言,也可以是学过的一些字词。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是老师在班里面开展各种形式不同的生字书写大赛,每一次竞赛活动结束以后,老师对好的作品进行讲评,然后在学习园地上进行张贴,以此表彰书写优秀的学生。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可以结合主题班会开展书法竞赛活动。三月份是学雷锋树新风活动月,老师让学生搜集一些与主题班会相关的文字材料,然后写成书法作品,进行宣传教育活动。五月端午节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搜集有关端午节的材料,了解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的活动内容,以及开展这次活动的意义等,然后把这些材料以书法作品形式展示出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学生写这些作品的过程也是识字的过程。如果老师把生字书写大赛和地书练习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竞赛以前在地书中加以练习,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就是最好不过的办法。地书是一种最简单的书写形式,不受时间的限制,不受地点的限制,更不受笔墨纸张的限制,随便找一块空地就可以书写,简单经济实惠。所以,地书练习和识字教学结合起来,既提高了学生书写汉字的书写能力,又增加了学生的识字量,是一种两全其美的教学方法。

五、在听说读写训练中提高学生的识字水平

语文教学是听说读写四大块内容,能听明白别人说的话的意思,能读懂一段文字所写的内容,在人与人的交流过程中能表明自己的观点,说话逻辑严密,中心突出,就达到了说的目的。在写的过程中不写错别字,会写一段逻辑条理清晰、语句通顺的话。这四大块内容细细探究起来,都跟学生的识字水平有很大关系,进行四大块知识教学的时候,围绕一个中心展开。比如老师朗诵一段话,学生边听边写,能否把老师朗读的内容完整地记录下来,就是考验学生识记能力的最好办法。识字能力不强就不能完整记录老师朗诵的内容,在老师朗诵完了以后,让学生把不会的生字补充出来,这就是在读听写中扩大学生的识字量。这种形式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也可以在地书练习过程中进行。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采用这种方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遇见学生不会写的生字,随时随地展开教学,让学生在无意识当中学习生字。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随着一点一滴的教学渗透,学生一个一个地识记汉字,最终完成识字的教学任务。

总之,在识字教学中借助地书练习形式灵活多样性,把两者結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既训练了学生的书写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识字水平,是两全其美的办法,可以在以后教学中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杨林.小学书法教学策略研究[J].小学教学辅导,2015(03).

[2]李大海.识字教学中怎样训练学生的学习习惯[J].甘肃教育,2013(11).

[3]雷振佳.书法教育指导策略研究[J].中国书法报,2016(11).

猜你喜欢

间架归类生字
在落雪时晨读
读儿歌识生字
生字辨识大闯关
Happiness through honorable actions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分式方程应用题归类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