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语言 巧运用

2019-05-08高晓霞

师道·教研 2019年4期
关键词:语言文字识字文字

高晓霞

前段时间在学校青年教师的同课异构教学展示活动中,听了两位教师同上的一篇阅读教学课文《狼牙山五壮士》。一位教师花重笔创设情境,渲染氛围,音乐、图片、录像各种能用上的手段都运用了,旨在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师生激情澎湃,高呼爱祖国爱人民。另一位教师的课堂倒显得安静,教师没有过多的渲染,着重引导学生品词品句,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体会人物思想感情,并当堂进行了小练笔,少了音乐的轰烈,却多了学生的静心读书和对语言文字运用的扎实训练。两节截然不同的课引发了我的深思。

语文课我们要教给学生什么?引导学生理解内容,熏陶情感?抑或是在理解和熏陶的同时培养语文能力?我想是后者。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引导学生走进文字、走进文本、走进生活去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并把语言文字运用到写作、生活实践中去,从学语言到用语言,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如何引导学生学语言,巧运用?

一、走进文字学语言,识字中巧运用

识字是学生学语文的基础,学生在大量识字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进行阅读。引导学生走进语言文字,欣赏文字的美,感悟文字的精妙,有法地记忆文字的形义,并恰当地加与运用,才能真正地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达到识字教学目标。

1.感受文字的趣味性,激发运用的兴趣

如何引导学生感受文字的趣味性,进行巧妙运用呢?

猜字谜是最常用的游戏形式。如初学“田”字时,可让学生猜一猜“四面都是山,山山皆相连”指的是什么;学习“明”字时,可让学生猜一猜“太阳西边下,月儿东边挂”指的是什么。有趣的游戏形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为学生愉快地进入识字用字环节做好铺垫。

采用直观演示法也可激发学生运用文字的兴趣。教学部编本第一册第二课《金木水火土》这一课,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以形象思维主,我在教学“火”字时是这样做的:首先用“火”的动感画面让孩子直观感受,紧接着借助课件演示“火”字的演变过程,由甲骨文到楚系文字到小篆到楷体,让学生通过视觉看到火的字源,通过符号来了解火字的演变和来历,然后再让学生说火字的词语。“大火”“火焰”“取火”……学生生活中储蓄的词汇迸发而出,最后我通过例句引导学生说一句话,学生兴趣被激发,生活中的画面在头脑闪现,不禁畅所欲言,生动的句子让人难以想象这是出自一年级的孩子。巧妙的語言文字运用无需大费周折,只在于水到渠成。

2.习得识字的好方法,训练中巧妙运用

识字与运用的巧妙结合,既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又达到了语言实践的目的。(1)形象记忆法。教学“笑”字的时候,学生容易把一撇写成一横,于是我画一个简笔画的笑脸,指出笑脸的嘴巴是微微翘起的,就像一撇,这样,学生写“笑”字的时候就想到了微微翘起的嘴巴,就不会写成一横了。(2)变字识字法。在学习新字时,利用熟悉的字加减笔画或偏旁进行记忆,或由学到的新字加减笔画、偏旁变成另一个字进行拓展识字。如:教学“建”字,我进行了拓展训练,我让学生加偏旁进行变字训练。学生打开记忆的闸门:加单人旁“健康”的“健”,加金字旁“关键”的“键”,加毛字旁“毽子”的“毽”……新字的学习,旧知识的巩固运用巧妙地结合,拓宽了学生的识字面,增加了学生的积累,也更好地让学生进行了区别运用。除了以上识字法,还有儿歌识字法、编顺口溜识字法、故事识字法……习得识字的好方法,恰如其分地展开实实在在的运用,扎实且有效!

二、走进文本学语言,读写中巧运用

语文课就是要引导学生潜心走进文本,走出文本,在一系列朗读、感悟、揣摩、训练中学习语言,学习方法,运用语言进行自我创作。

1.读中品:品词品句,积累语言

《秋天的怀念》一课中有这样一个句子:“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好好儿活,好好儿活!”不难发现这个句子时抓住了母亲的动作来描写。可这几个一眼就能看见的动作又隐含着怎样深厚的情感呢?母亲“扑”下去的会是什么?母亲抓住我的手,抓住的仅仅是我的手吗?把“扑”字换成“跑”字,把“抓”字换成“拉”字,对比再读一读,效果如何?学生经过一次又一次的读、品、悟,就能理解到用“扑、抓”更能体现母亲的内心,作者用词之精确!此时,学生走进了语言文字的世界,在扎扎实实的品词品句语言文字训练中也悟出了抓住人物动作描写体现人物内心的习作好方法。

2.读中练:练仿写,练创写

引导学生在实实在在地品读感悟之后进行拓展,进行仿写、扩写、续写、写读书笔记……多元化的训练彰显语文的特色。(1)练仿写,仿其文、仿其型、仿其理。如:学习《西风胡杨》中“胡杨,是最无私的树。胡杨是……,是……,是……,是……,是……,可它们不在乎。它们将一切……让给……,让给了……,让给了……。”学生读得朗朗上口,情真意切,可相机引导学生进行仿写训练,用“小草”“秋菊”“寒梅”……以生活中你想赞美的一种植物写一片段。(2)练创写,想象补白、续写后传等。如:《顶碗少年》这一课有这样一个故事情节:少年第二次顶碗表演失败了,当他呆呆地站着,茫然不知所措时,一位白发老者上台来安慰他,使他重树信心,鼓起勇气进行第三次顶碗表演。我借题发挥,我让学生们想一想:当时,白发老者会怎样鼓励少年?少年听了老者的话会怎样想?又如学习《穷人》这篇课文,桑娜收留西蒙的孩子后,生活又是怎样的呢?可让孩子大胆想象,合理地展现故事情节,为文章创写后续。每篇文章都有独特的写作特色,我们要善于挖掘文本的内涵,引导孩子们以写促读,以读促写,灵活运用,走进文本学语言,走出文本学创作。

三、走进生活学语言,实践中巧运用

语言来自于生活也运用于生活。我们要善于沟通课堂内外,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给学生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引领学生走进生活学习语言。如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百花园二语文大课堂的内容“学写倡议书”,为完成一篇有针对性,建议性强的倡议书。我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走进生活,做调查员,充当采访的小记者,在实践中运用学到的交际语言用于与人沟通交流,在实践中恰当运用文明礼貌用语,懂得对别人的赞美和歉意。又如S版六年级上册百花园四语文大课堂的内容“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这是实践运用性更强的训练内容。引导学生走进社会,充当小小调查员,充当“治病医生”,既能提高学生对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重要性的认识,又使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得到训练。像这样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实践中运用语言的语文大课堂的训练,教材中还有许许多多,但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对这些训练却视而不见。语言从哪里来?除了文本,更多的就是生活,我们不能忽视语言文字的训练,更不能忽视其在生活中的运用。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字识字文字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识字
识字儿歌
识字谜语
语言文字
种出来的“逍遥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