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身许国 叩开地球之门

2019-05-08孟海鹰

小天使·五年级语数英综合 2019年3期
关键词:黄大年吉林大学回国

孟海鹰

2009年的那个冬目,他怀看一腔爱国热情,从英国剑桥返回祖国,被选为国家“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硕目”首席科学家。是的,康河柔波,剑桥水革,怎及游子心中白雪飘飘的北国那似父亲般粗犷的拥抱——

2009年12月24日,黄大年和妻子走下飞机,站在了祖国的大地上。6天后,黄大年与吉林大学正式签订全职教授合同。由此,他开启了一段用短暂的一生书写新时期知识分子爱国情怀的历史。

中国长春,吉林大学,地质宫。黄大年顶着纷飞的雪花,从英国归来,大步流星走进这里的时候,震动海外。有外国媒体报道说:“他的回国,让某国当年的航母演习整个舰队后退100海里。”

时刻听从祖国的召唤

10年前的平安夜,黄大年坚定地登上回国航班。身后,是剑桥大学旁的花园别墅;是弃在停车场的豪车和满满两仓库药品;是学医的妻子放声痛哭,忍痛关闭的两个私人诊所;是仍在英国求学的女儿……心中,是这个从大山中走出的孩子从不曾忘却的赤子情怀——时刻听从祖国的召唤。

黄大年1958年出生在广西南宁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后,他每晚在油灯下刻苦读书。高考头一天,他走了近一天的山路,才走到考點。

二十年弹指一挥问。1996年,黄大年以排名第一的成绩获得英国利兹大学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2009年4月,接到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刘财传来的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消息后,黄大年表示马上回国。他觉得,作为高端科技人员,在硕果累累的时候回来更有价值。当时,黄大年已在英国剑桥ARKeX航空地球物理公司任高级研究员12年,是航空地球物理研究领域享誉世界的科学家,主持研发的许多成果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黄大年的学生周文月追忆,她问老师为什么抛下那么多毅然回国。黄大年回答:这是必然。我们这些长年在国外的专家,对祖国的爱很深很深。

走下飞机,长春以漫天飞雪迎接游子回家。多年前,弥留的父亲打电话留下最后的遗言:“孩子,你是有祖国的。”回国后第六天,黄大年与吉林大学正式签下全职教授合同,开启了“拼命黄郎”工作模式。

是呀,人的一生充满了选择。去留之间,取舍之中,考验着智慧,更照鉴着情怀。

锻造国之利器,叩开“地球之门”

回国后,黄大年仿佛铸剑者,为祖国在航空地球物理领域的目标——巡天探地潜海,向深地深空深海进军,铺路筑桥,锻造利器。

“通俗地讲,就是要透视地球,给地球做CT。军用、民用都有大用场。”黄大年的助手、吉林大学移动平台探测技术研发中心于平教授说,“比如地震海啸等地质灾害的发生,都有深层次机理,必须向地球深部进军,了解地球深部地质构造。”

作为地球深部探测计划的重要部分,探测技术装备必须突破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回国后,黄大年成为国家“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项目”首席科学家。数年问,国家财政投入约4.4亿元,项目以吉林大学为中心,汇集了400多名来自高校和中科院的优秀科技人员,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

固定翼无人机航磁探测系统工程样机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无人机大面积探测的技术空白;

无缆自定位地震勘探系统工程样机研制突破关键技术,为开展大面积地震勘探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坚实基础;

成功研制出万米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样机“地壳一号”,为实施我国超深井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装备支持……

这些成果,为实施国家地球探测计划奠定了技术经验和人才储备,全面提高了我国在地球深部探测重型装备方面的自主研发能力。

2011年,黄大年负责组织高科技联合攻关团队,承接科技部“863计划”航空探测装备主题项目,开展军民两用技术研究。超高精密机械和电子技术、纳米和微电机技术、高温和低温超导原理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进步显著,快速移动平台探测技术装备研发也首次攻克瓶颈,突破国外封锁。刘财说,黄大年回国前,我国对于航空重力测量的研究,尤其是重力梯度仪的研制,仅停留在理论和实验室样机研究阶段,现在已经进入到了工程样机研究阶段。在数据获取的能力和精度上,我国与国际的研发速度相比,至少缩短了10年。而在算法上,则达到了与国际持平的水平。

做一名优秀的地球物理学家,把地球变成透明的!这是黄大年的人生梦想,而他一直走在实现梦想的路上……

为了祖国的事业燃烧自己

黄大年经常工作到凌晨两三点,除了加班,他平均每年还要出差130多天,而且乘坐的大都是午夜航班,只为节省时间多工作。

2015年,黄大年爱人生病入院。半夜飞回长春,他先回家给老伴煮了面条送过来,然后就拿起笔记本电脑蜷缩在陪护椅上开始工作。

“黄老师出差时,经常中午把电话调成免提,在办公室为学生远程讲课。他常说,我有一身本领,想尽快教给学生。”黄大年的秘书王郁涵回忆。

“坐火车坐飞机,不是改PPT就是看资料,什么事都要做到极致。入住酒店后第一件事从来都是工作。每次劝他注意休息,他只是笑笑。”学生周飞回忆。

2016年12月14日,是黄大年胆管癌手术的日期。“12日晚上8点多,黄老师让我去办公室汇报一个项目。那天,他不是像每次那样埋首书桌前忙碌,而是静静地看着外面。谈了两个多小时,他仔细告诉我以后应该怎么做。”学生王泰涵回忆,“第二天术前检查,他又让我陪他,因为昨天的任务没有说完。手术前一天,老师手肿得厉害,但他仍和平常一样,掏出笔记本,又详细交待了昨天的规划。”王泰涵此时己泣不成声。

“人生的战场无所不在。”手术前夜黄大年发朋友圈感慨。2016年的平安夜,病体难支的黄大年是在病房度过的。2017年1月4日,黄大年陷入深度昏迷,直至8日离世。

7年问,黄大年把所有的心血和爱献给了祖国,献给了事业,献给了他的学生,却唯独没有自己。“为了祖国的事业,黄大年就像个充分燃烧的能量球。”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王献昌说。

亲,让我们用手中的“笔”记录下这份热爱与忠诚吧,让黄大年用生命点亮的那盏灯照得更远,永不熄灭!信仰之光引领奋斗之路爱国者的情怀,总是能隔着岁月长河引发共鸣。近代以来,一批又一批出去又归来的仁人志士,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画卷中写下了动人篇章。李四光、严济慈、华罗庚、周培源、钱三强、钱学森、邓稼先……在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百业待举之时,毅然决然回国,呕

心沥血,顽强拼搏,为取得“两弹一星”等举世瞩目的成就作出重大贡献。

1950年2月,华罗庚在归国途中所写的《致中国全体留美学生的公开信》中说:朋友们,我们都在有为之年,何不早回去,把我们的精力都用之于有用之所呢?为了抉择真理,为了国家民族,为了为人民服务,我们应该回去,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而奋斗……

他们的信仰就是爱国,他们的信仰就是勇立时代潮头,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奋斗。在国家民族利益面前,个人荣誉、物质得失,皆为浮云。正是这种超越和情怀,汇聚成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巨大力量。

今天,祖国以博大的胸怀海纳百川,“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归铺路架桥。科学家只有将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统一起来,把个人奋斗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才能焕发生命的华彩,不负伟大的时代!

黄大年用他的赤子之心,成为新时代知识分子的楷模。他激励每个中华儿女,把根深深扎在祖国的大地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出最美最强的光与热!

书香寄语

人的生命相对历史的长河不过是短暂的一现,随波遂流只佻是杠自一生,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

——黄大年

猜你喜欢

黄大年吉林大学回国
黄大年:国之重器 学者楷模
黄大年:心有大我 至诚报国
欧洲激辩“IS新娘能否回国”
线控制动踏板模拟器的研究
巴:穆沙拉夫若回国将被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