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沂市社区体育锻炼发展现状调查与对策
——以兰山区为例

2019-05-08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对象居民

田 悦

(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广州 510631)

2016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要求各级、各省、各市认真贯彻执行。一时间全国上下掀起了全民参与健身的热潮,各式人群都积极行动起来,参与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健身活动中去。通过参与健身活动,更多的人增强了体制,得到了健康,也加强了人们对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本文从兰山小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种类、形式、途径等方面进行分析,了解小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基本情况,分析居民在参与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是否需要及时调整,进行综合分析,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为小区居民全民健身活动能够更好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兰山区十个小区(意林小镇小区,锦绣兰山小区,盛世家园小区,德馨花园小区,澜泊湾小区,河畔花园小区,中侨国际小区,北园路泰鼎花园,颐龙恒泰小区,张王庄小区)。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期刊网、超星数字图书馆查阅期刊网和大量关于社区体育建设和发展的文章,并借阅了有关社区体育的书籍,获得大量有价值的数据和信息,为本文的选题和理论分析奠定了基础。

1.2.2 问卷调查法

对临沂市兰山区十个小区的居民随机发放调查问卷450份,回收432份,回收率为96%,其中有效问卷420份,有效率为97%。

1.2.3 逻辑分析法

根据问卷和调查结果,结合所学的知识以及查阅的文献资料进行逻辑分析。

1.2.4 数理统计法

所有数据处理均用SPSS11.0统计分析软件由计算机完成。

1.2.5 访谈法

为了能将兰山区小区居民参与社区体育锻炼的具体情况以及具体的了解明确,采用随机抽取各小区居民。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区居民的基本情况

2.1.1 年龄

十个小区参与社区体育锻炼的居民自然情况的年龄分布为20岁以下的人数有27人,占全部调查对象人数的6%;21-30岁之间的人数有54人,占全部调查对象人数的12%;31-40岁之间的人数有81人,占全部调查对象人数的20%;41-50岁之间的人数有102人,占全部调查对象人数的24%;51岁以上的人数有156人,占全部调查对象人数的38%。由此可见,居民参与社区体育锻炼,中老年人是居民组成中人数最多的一环。通过访谈得知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中老年人闲暇时间较多,子女都有工作没有时间陪伴,比较孤单,而且大多数老年人都不喜欢待在家里,也意识到身体各方面已经开始退化,参加社区体育锻炼不仅增强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增进感情,而且也能增强老年人的身体体质,保持健康的身体。

2.1.2 性别分布

经调查发现,男性居民参与社区体育锻炼的情况要好于女性居民参与社区体育锻炼的情况。参与社区体育锻炼的男性人数占全部调查对象人数的65%,而女性只占全部调查对象人数的35%。经走访访谈得知主要原因是:女性多以家庭为重,家务繁多。在工作的同时还要兼顾家庭。而男性没有家务的拖累,大多数男性在一天劳累的工作结束后,希望通过进行体育锻炼来解乏,并且男性在到达一定年龄容易发胖,希望通过体育锻炼来达到减肥塑性。

2.1.3 婚姻状况

参与社区体育锻炼的居民中,已婚的占比为77.3%,未婚的仅占22.6%。经访谈得知,未婚居民大多有许多娱乐活动,很少参加体育锻炼。而已婚的以家庭为重,在工作之余,很少参加娱乐活动,空闲时间多余的情况下就增强体育锻炼,保证自己身体健康。

2.2 居民对参与社区体育锻炼的认识程度调查

居民对参与社区体育锻炼的认识调查表 N=420

调查数据显示,居民对参与社区体育锻炼的认识,主要由身体、心理、解压、邻里和宣传五个方面构成。认为参与社区体育锻炼是对身体健康的最大促进的占调查全部频数的31.1%;认为参与社区体育锻炼是对心理健康的最好改善的占调查全部频数的25.4%;认为参与社区体育锻炼是对繁重工作的最佳放松的占调查全部频数的18.6%;认为参与社区体育锻炼是对邻里之间的最好沟通的占调查全部频数的15%;认为参与社区体育锻炼是对国家政策的最好宣传的占调查全部频数的9%。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从认识的角度来分析,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依旧是居民最为关注的话题,也是希望通过参与社区体育锻炼进行改善的最大层面。而繁重的工作和学习也是增加居民身体负担的一个诱因,拥有良好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会使居民的幸福感上升,家庭更加和谐。虽然有繁重的学习和工作,但是良好的身体状态才是前提与保证。由此可见,社区体育锻炼在居民心中有较高的位置和关注度,大多数人都希望通过体育锻炼来增强自己的体质状态,也希望并愿意去参加社区体育锻炼。同时,社区体育锻炼也是邻里之间的相处和国家政策的宣传的一种媒介,也是社区体育锻炼能够给居民生活带来和谐的手段之一。

2.3 居民参与社区体育锻炼的时间、频率调查分析

2.3.1 体育锻炼时间

参与社区体育锻炼的居民中在早晨和晚上进行锻炼的人数较多,分别为33.3%、43.8%,上午和下午的人数较少,分别为4%、9.1%。调查结果显示,晚上是居民参与社区体育锻炼的最热时间段,究其原因在于结束了一天的工作的人们,在业余时间除充实文化生活,同时对个人身体健康的要求与日俱增。晨练向来被很多人所倡导,但是由于部分人的工作关系,无法保证时间,因此在早晨这个时间段参与社区体育锻炼的居民多以退休的老年人和工作相对时间比较灵活的上班族为主。

2.3.1 体育锻炼频率

在参与社区体育锻炼的频率调查中,有33人选择每天都能够参与社区体育锻炼,占全部调查对象人数的22%;有34人选择3-4次/周的频率,占全部调查对象人数的22.7%;有13人选择1-2次/周,占全部调查对象人数的11.3%;有66人选择无规律,占全部调查对象人数的44%。结果显示无规律进社区体育锻炼的居民人数最多,产生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工作量和学习量的压力,普通上班族和学生一族无法保证参与社区体育锻炼的规律和频率,因此无规律的调查对象人数最多。有规律参与社区体育锻炼的主要是工作时间固定的工作人群和闲暇时间较多的老年人与小孩。

3. 结论

参与体育锻炼的居民以中老年人为主,青年和青少年参与情况不容乐观。虽然小区居民对于参与体育锻炼有着较好的认识和动机,但是由于日常工作量的增加、学习任务的压力以及重体力劳动者的疲惫等情况,在参与社区体育锻炼的频率和时间方面并不是规律。

3.1 政府需要加大宣传力度

鼓励青年和青少年多参与社区体育锻炼。如今工作和学习压力给了这部分人群较大的考验,加之网络、电脑和手机的盛行,也是青年和青少年参与社区体育锻炼的意识淡薄,极大地影响了下一代人的身体素质,因此,社区应通过各种宣传方式,采取告示板、传单等方式,针对青年和青少年进行发放和宣讲,鼓励多参与体育锻炼中来。

3.2 增强场地设施建设

场地设施是居民参与社区体育锻炼所必须的条件,没有场地设施,社区体育锻炼势必将受到一定的限制。完善场地设施,扩大场地面积,增强锻炼种类,从而吸引更多居民进行社区体育锻炼。

3.3 提高居民意识

居民需要认识社区体育锻炼、了解社区体育锻炼,在业余能够学习到一定的社区体育锻炼的方式和知识,从而树立正确的社区体育锻炼的动机和动力,使居民能够在紧张的工作和学习生活中真正得到劳逸结合。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对象居民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石器时代的居民
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
判断电压表测量对象有妙招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
高台居民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夏天体育锻炼“四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