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十年来汉源,云上村寨家国

2019-05-08杨水源

中国老区建设 2019年4期
关键词:汉源全乡人均收入

□杨水源

四川省汉源县幅员面积2382平方公里,是典型山区县,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峰21座。抗战时期,被誉为“血肉铸成的长路”的乐西抗战公路在汉源境内部分最为险恶。

农户几乎全部走完,一个自然村就不声不响地消失了

上世纪90年代初,海拔近2000米的汉源县坭美乡是雅安唯一一个还没有通公路的乡。到县城全靠步行,单程就要7个小时。

1990年6月25日,我第一次到坭美乡。我和汉源县委办公室主任张培柱、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张培纪、地委办公室向华全经过晒经乡,走过海拔1700米的林罗堰,在歇台村访问两户农户并简单晚饭后,一行打着电筒,摸着山路赶路,于晚上9点25分到达坭美乡政府。

乡里不通电,我们到达后乡里的同志马上点起煤油灯;乡里也没有会议室,只好挤在乡党委书记的宿舍开始座谈。这是开会的人少,人多一点就在屋外的凉台上开,人更多的时候,就只有到小学里去开。

通过座谈会,我对这个偏僻高山上的彝族乡工作环境的恶劣、艰苦有了亲身的体会。乡里干部吃的大米要比山下每斤贵6分钱,主要是运费贵,而当时地区某些部门领导却三令五申地要取消山区乡的粮菜运费补贴。此后,我又去过两次。

前些年由于生活条件艰苦,环境恶劣,不少乡亲举家迁住外地。冯窝村的乡亲几乎全部走完,一个自然村就不声不响地消失了。

过去乡亲们是想离开坭美,现在是想搬回坭美。2018年11月,我第四次到坭美乡。先后看了火地村、石泉村、万林村等三个村。在乡上召开了座谈会,通过实地参观和座谈了解到,坭美乡改革开放后特别是最近10多年来,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全乡5个村27个组全通公路,90%的农户家旁边有公路;村、组、户全部通电;所有农户全部用政府投资的钱修蓄水池引用高山自来水;有线网络通村,无线网络4G全覆盖。

——全乡80%以上农户住房重建,住上了新房,不再人畜混居,剩下的多数也已改造。

——乡政府、乡卫生院、学校全部重新修过,单乡政府重建,上级就投入了520万元。

——乡亲们根据人均占有20多亩耕地的土地资源优势,大种蔬菜、中药材和花椒。2018年全乡种高山蔬菜5800亩,人均收入12000元;种中药材牛夕、当归2000亩,人均收入5000元。历年累计种花椒11000亩,少数已投产,几年后多数将投产,2018年人均收入1200元。

——过去搞的是刀耕火种的传统农业,现在科学种植,机械化耕作。全乡95%以上农户都有农机具。

座谈会开到下午一点半,大家都为坭美乡四十年的变化而高兴。我们一行和藏族党委书记王继、彝族乡长邱军等全体乡干部共进午餐,席间书记、乡长很激动,各用藏语和彝语唱起歌颂共产党的歌曲,将民族大团结的气氛推向高潮。

曾经进出村庄全靠手攀葛藤上下,如今村民游客络绎不绝

古路村是汉源县的最贫困村,位于大渡河大峡谷入口的“一线天”右侧绝壁之上,被称为“悬崖上的村庄”“天梯上的彝寨”。古路村距离永利彝族乡政府50余公里,距县城100公里。

我第一次到古路村是1993年12月7日。上午9点我们一行到达古路村癞子坪生产队绝壁下的“一线天”。过去到这个生产队根本无路可走,该队群众上山下山全靠手攀葛藤上下,因此前后曾经摔死过几个群众。当年修建经过此处的成昆铁路时,铁道兵用多节铁轨竖起搭在悬崖上,才为这个村搭起了“天梯”。

我们一行在彝族向导的带领下,经过几处悬崖地段,腰上拴上绳索,攀过几节铁轨才到达古路村癞子坪生产队。

从座谈中了解到这个队共有6户人家15口人,全队人均收入167元,人均粮食383斤。生产队队长兰绍富,67岁,1965年入党,党龄27年,当队长10多年未领过一分钱报酬。

座谈后,我们到6户家庭逐户看望。6户人家的房屋都很破烂,没有什么家具。其中一户兰绍友,57岁,全家就他1人。家里没有床、被、衣服,晚上就蹲在火塘边过夜。他的所有衣服都是穿在身上的,经估算,他的全部家产最多值54元。

中午12点过后,县上和我们一道去的县长李东河、县委副书记曹正甫安排我们吃午饭,我坚决不同意。我说,我们咋忍心在这么困难的地方吃彝族同胞的饭、麻烦彝族同胞。县乡同志考虑得很周到,他们说,不是在彝家吃饭,乡上已准备好饭菜,背上山来了,这两天又正好过彝族年,我们地、县、乡三级共同请全队彝家共过彝族年。这么一说大家都同意,大家都高兴。我们一行和全队彝胞共进午餐,共过彝族年。

我第二次到古路村是1994年9月24日。这次是徒步从永利乡万家村6组、马坪村6组走到古路村,从古路村一组走险路、攀悬崖,经二组、六组又顺“天梯”下到大渡河边,已是天近黄昏。中午在古路村一组一彝家午餐,每人一碗面条。这次在古路村走访看到的,座谈听到的,古路村仍然还是贫穷落后。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2003年,古路村修通了骡马道,改变了古路村人进山外出的困难。

我第三次到古路村是2018年12月6日。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古路村在马坪村和古路村之间的“一线天”大峡谷上架起了索道,可以载人运货到古路村。

这次到古路村是坐车到马坪村,再坐索道缆车到古路村的。经峡谷索道进入古路村,看到的是一条新修的黑色沥青小公路,让大家惊叹不已。

到古路村后在三组一家农家乐和乡亲们共进午餐,饭菜之丰盛不亚于汉源城边的农家乐。饭后和乡、村、组干部、群众一起座谈得知,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古路村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没有水、没有电、没有路、没有网络,到了全村有水、有电、有网络、有骡马道和小公路,修了投资2400万元的高峡索道。2018年,古路村农民人均收入3900多元,全村贫困户全部脱贫。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兴起,村民收入逐步增加。2018年全村接待旅游5万多人次。村民申绍华家2018年旅游收入20多万元,最多一天收入达2万多元。省内外人士来村里看彝家变化,观天边小学、云上村寨、大峡谷奇观。

我这次到古路村,前两次曾经护送我下山的彝族小青年兰绍林,见到我时他双手握着我的手久久不放,两眼泛着泪花,激动得久久说不出话来。

猜你喜欢

汉源全乡人均收入
忠诚村的“棚经济”——村集体资产3025万元,去年村民人均收入2.3万元
这个村子不简单 人均收入十万元
中国人均收入差距分析与预测的实证研究
乌斯河汉源
下河乡:视察调研全乡重点项目
乡村振兴的汉源实践
韩明年人均收入有望破三万美元
第六届阳光汉源赏花旅游文化月开幕
用汗水浇灌脚下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