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郑州市2019届高三“一诊”作文试题解析与导练

2019-05-07鲁智瑛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19年4期

名师简介

鲁智瑛,任教于河南省首批示范性高中、教育部首批确定的全国十三所具有保送生资格的外国语学校之一的郑州外国语学校,高级教师,郑州市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郑州市骨干教师,郑州市教育教学创新先进个人。鲁老师长期从事高三语文教学工作,现担任新枫杨校区高三语文备课组长。

试题展示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弘一法师在圆寂前,再三叮嘱弟子在他的遗体装龛时,要在龛的四个角下各垫上一个碗,碗中装水,以免蚂蚁等虫子爬上遗体后在火化时被无辜烧死。

材料二:在日本,施工单位清理场地时挖出的每一棵树,都必须及时存入“树木银行”,到工程结束时,再移栽到规划好的地方。

材料三:巴塞罗那建筑师高迪从1883年开始接受建造圣家族大教堂的工程。他将全部心血都倾注于教堂的建造,反复推敲,精益求精,要使这个神圣工程尽善尽美。他造了整整44年才完成一个外立面。他去世后,他的学生继续建造。130多年后的今天,这个工程还在继续。然而,这座未完工的建筑早已成为世界最著名的景点之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材料四: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明]方孝孺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综合理解材料,并联系社会现实,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思考和认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导引 >>

这是一道典型的组合式材料作文题。面对这样的题目,常见的审题方法有异中求同法和同中求异法。

异中求同法的精髓是找到各则材料中内容指向相同的句子,然后从它们的相同点出发顺势提炼观点。四则材料中,材料四是名言警句类的材料——“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其中“善怕”是前提,是条件,提示考生可以在前几则材料中寻找类似的关键词。材料一中有“以免蚂蚁等虫子爬上遗体后在火化时被无辜烧死”一句,由此可见,弘一法师的叮嘱是“害怕无辜生命被戕害”。材料二中有“都必须及时存入‘树木银行”一句,“必须”强调重要性,“及时”指的是遵守时间,也就是说,施工单位一定要按照时间、按照规划移栽树木,而之所以这样做是“害怕伤害树木”。材料三中,高迪“反复推敲,精益求精,要使这个神圣工程尽善尽美”,是因为他“害怕不完美”。四则材料的共同关键词是“害怕”,这个害怕不是怯懦、畏惧、胆小怕事,而是存有敬畏之心。

结合“综合理解材料,并联系社会现实”的要求,一类上的立意是围绕“敬畏”立意,并能联系社会现实阐释。如“心有所畏,行方致远”“勇行大道,畏行远程”“常言敬畏,身正行止”等。

如果采用同中求异法,可以将四则材料分别提炼立意。材料一提炼为“敬畏生命”,材料二提炼为“敬畏自然”,材料三提炼为“敬业者,人恒敬之”,材料四综合讲“善怕”“敬畏”。写作时,可以材料四作为中心论点,前三则材料的立意为三个分论点,分别举例,并分别结合社会热点进行论证。题目要求“综合理解材料”,如只流于对某一则材料的理解则为一类下的立意。

题目要求“联系社会现实”,通篇议论,不能结合社会现实进行阐述或不举现实事例,只举中外历史古例的,只能算二类作文。可以联系的社会热点是比较多的:重庆万州公交坠江事件,是无视规则,更是对别人生命的漠视;滴滴顺风车司机杀人事件,是对自己生命的不尊重,也是对他人的生命不尊重;八达岭野生动物园游客不遵守安全规则,可谓血淋淋的教训。此外,长春长生疫苗造假事件、女子阻拦高铁、博士高铁霸座、杜嘉班纳不敬重中国的筷子文化等,也都是缺乏“敬畏”意识的典型事例。

佳作展评 >>

守一份敬畏,等春来

文/王小童

“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诚哉斯言,唯有保持一颗敬畏之心,才能等到生命的圆满、自然的和谐与工作的卓越。

守一份敬畏,等生命之春风。

苏轼在诗中写道:“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弘一法师亦在圆寂前挂念蚂蚁等虫子的生死,其彰显的便是对生命的敬畏。反观去年长春发生的疫苗造假事件,它突破了道德的底线,显示出的是制假者、贩假者对生命的漠视。面对生命,我们内心应该少一些坚硬,多一分柔软。有柔软才有疼痛,有疼痛才会有敬畏,有敬畏才能用一颗平等而善感的心对待他人和社会。当下我们太缺乏这种疼痛,以至于把自己锻炼成了一个个“钢铁人”。“钩帘归乳燕,穴纸出痴蝇。”唯有守得对生命的敬畏,生命的春风才能使冰封的情感解冻。

守一份敬畏,等自然之春雨。

許地山曾讲过他和一条蛇对峙的故事,彼此畏惧,才能相持,倘有一方先发起进攻,另一方必受伤害。我们与自然也是如此。曾经,以破坏自然为代价来发展经济,使我们饱尝苦果;如今,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的指引下,我们秉承敬畏,再度与自然携手。中华白海豚的“零伤亡”,是港珠澳大桥建设者们的苦心筹划;塞罕坝上的绿浪滚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标志。唯有守住对自然的敬畏,才能等来和谐共生之春雨滋润万物。

守一份敬畏,等工作之春光。

何谓对工作之敬畏?它是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红楼梦》,是齐白石的“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是经过三万六千次锻打的章丘铁锅……《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热播,使我们知道还有这么一群人在繁华喧嚣中坚守,在快捷功利中坚持,在灯红酒绿的浮华中,宛如一群憨厚的耕牛,默默地耕耘着。他们身上展现的便是对工作的敬畏,便是真正的工匠精神。唯有守得对工作的敬畏,才能在平凡岗位上欣赏到春光漫天。

倘若守得住对生命的敬畏,就不会有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的惨祸;倘若守得住对自然的敬畏,就不会有城市的雾霾重重;倘若守得住对工作的敬畏,就不会有跟风、山寨、造假的种种乱象。

唯有敬畏,方成其圆满;唯有敬畏,方成其卓越;唯有敬畏,方成其和谐。守一份敬畏,等春满人间。

点评

文章中心突出、主旨鲜明、思路清晰、结构紧凑。开篇引用方孝孺的话提出论点,开宗明义;接着分别从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敬畏工作的角度,将前三则材料中蕴含的“敬畏”意识论述得清晰透彻。论证时,有古代大文豪诗句的引用,也有当代杰出领导人讲话的引用,使文章文采斐然,同时又兼具现实意义;例证丰富,有前人的经典事例阐释,也有对当下热点事件的反思,思维辩证。结尾用整散结合的方式提出号召,既自然恳切,又文采斐然,收束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