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泛在学习环境下混合式教学在高职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9-05-07尤华琴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9期
关键词:护理学学习效果微信

尤华琴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南阳 473061)

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该课程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以及人文关怀、沟通交流、评判性思维能力。传统课堂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受到限制,无法在短时间内呈现大量临床案例,易致使课堂内容乏味,师生互动较少[1]。相关研究表明,目前高校学生课外学习积极性不高,需要教师通过更多手段开展在线教学,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2]。混合式教学是在信息技术背景下,融合常规教学和新媒体技术,将数字化学习与传统学习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式。混合式教学可以将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及教学环境进行有机整合,利用线上线下学习的灵活性,开展以学生为中心、能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教学[3]。泛在学习又称为普适学习,即通过无时无刻的沟通来实现无处不在的学习,是利用信息技术突破学生学习的空间、时间限制[4]。为此,结合基础护理学教学特点,我校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创设泛在学习环境,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5 级普通专科护理专业两个班206 人为对照组,其中男27 人,女179 人,年龄19~22 岁,平均(20.70±1.16)岁;2016级普通专科护理专业两个班213 人为观察组,其中男29 人,女184 人,年龄18~21 岁,平均(20.15±1.03)岁。两组学生在性别、年龄、学习成绩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教材选择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张少羽主编的《基础护理学》,开课时间为大学二年级第一学期,理论学时为46 学时,教学内容包括排泄护理、药物疗法、静脉输液与输血、危重患者的护理等。两组授课教师相同。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师按教学计划确定教学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讲授重点和难点,设计临床案例,提出问题,学生小组讨论,教师总结。观察组利用微信公众号平台创设泛在学习环境,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具体如下。

1.2.1 创建基础护理学微信公众平台 利用建立的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混合式教学,该平台包括教师管理系统和学生学习系统,主要内容如下。(1)学习资源:包括教学材料、网络资源、图片资料、通知、作业、考试等。(2)学习活动:包括任务导读、学前测试、小组协作任务、在线交流讨论、课堂测试、学后自测、创新思考等。(3)学习效果:包括学习互动、任务展示、统计管理、成绩分析。微信具有普遍性和广泛性特点,方便学生随时登陆进行在线学习。

1.2.2 基础护理学微信公众平台辅助教学 对学生进行微信公众平台使用方法宣教,让其了解通过此平台学习基础护理学知识的方法。(1)推送知识点:教师在学期开始前将本学期基础护理学学习内容推送至微信平台,包括多媒体课件、针对单个知识点的微课、网络视频、章节测试题、案例分析等。(2)课前预习:课前一周发布学习任务,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按照教师发布的任务导读,在手机上进行课前预习,点击音频、视频链接进行学习,通过在线交流、讨论分析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还可以给教师留言,由任课教师在线回复。学生预习后完成线上课前测试作业,教师通过测试成绩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检测学生视频浏览率、作业完成情况,总结学生预习中存在的疑难问题。(3)课堂教学:此阶段的学习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教师起到组织活动和引导学习的主导作用,针对学生预习情况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讲授。学生分组,在教师给定的典型案例任务驱动下,通过交流讨论、情景模拟等方式进行理论知识的强化。教师针对线上学习、交流讨论、情景模拟情况对本节内容的重难点进行梳理分析,对学生普遍掌握薄弱的部分重点讲解,进行知识强化和总结反馈,帮助学生领会知识点,提升能力。(4)课后总结:课后教师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发布拓展学习资料、临床案例,结合考试大纲要求上传作业和考试题,作业涵盖最新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真题和模拟题等。学生上交学习反思报告,教师总结学习效果,适时反馈,进一步强化学生认知能力。

1.3 评价方法

(1)比较两组期中及期末考试成绩。(2)比较两组自主学习能力。采用张喜琰[5]等编制的护理专业自主学习能力问卷评价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该问卷包括学习动机、自我管理、合作学习、信息素质4 个维度,总分150 分,得分越高表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越好。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19 份,回收419 份,有效率100.00%。

2 结果

2.1 两组期中及期末考试成绩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期中及期末考试成绩比较(x±s,分)

2.2 两组自主学习能力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自主学习能力问卷得分比较(x±s,分)

3 讨论

3.1 泛在学习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网络学习具有开放循环、可持续、可移动的特点,利用互联网创设泛在学习环境,将线上线下学习相结合,教师可在微信公众平台上传大量学习资源,发布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学习。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利用碎片化时间,通过移动终端随时随地进行自主学习。本研究中观察组自主学习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这可能与泛在学习环境下混合式教学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新的途径,使学习具有情景性、及时性、交互性、移动性,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关[6]。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学习内容丰富且具有针对性,目标更明确,减少了盲目性。表2中观察组学生在自我管理与合作学习维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以小组为单位的讨论交流及教师在线答疑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及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有利于学生对自主学习情况进行有效调控,同时也可以检验学习效果。

3.2 泛在学习环境下混合式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泛在学习环境下开展混合式教学,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实现学习渠道的多样化,通过任务导读进行学习及思考、讨论,在参与式学习中激发了学习兴趣,强化了专业知识,获得了成就感[7]。通过任务导读、学习测试、小组任务展示、问题讨论、成绩分析,对学习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价,保障了学习效果。本研究中观察组学生期中及期末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在线自学、交流讨论,按照自己的学习进度,在轻松的氛围中增加学习投入。基础护理学知识点多,部分专科学生学习自控力差,致使传统课堂教学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在线学习具有可重复性、循环性,不受教学进度约束,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方便[8]。学生通过预习掌握了一部分知识,将节约的时间用于情景模拟和互动讨论,培养了应急处理、沟通交流及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护理学学习效果微信
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护理学报》第六届编辑委员会成员名单
《护理学报》举办“护理科研与论文写作”高峰论坛的第二轮通知
《护理学报》举办“护理科研与论文写作”高峰论坛的第二轮通知
基于学习性评价原则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研究
《护理学报》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19版)
莲心宝宝有话说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