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营企业2019:越过山丘 轻装前行

2019-05-07郝杰

中国经济信息 2019年4期
关键词:民营企业融资经济

文│本刊记者 郝杰

民营经济与民营企业在经济困境中诞生、改革开放中壮大,如今,越过三座“高山”,在高质量发展中变强。

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举行记者会,五位全国政协委员就“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回答记者提问。 摄影/姚 尧

“有效缓解实体经济特别是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重点降低制造业和小微企业税收负担”,“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着力优化营商环境”,“让企业家安心搞经营、放心办企业”……在2019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对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的关注落到了实处,送出了一份超出预期的政策大礼包。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已经成为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华工商时报副总编辑张志勇在最近出版的新书《民营企业40年》中写道,“40年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民营企业的苦与乐、机遇与挑战和经济增长指数几乎是成正比的。民营企业成为中国经济的‘晴雨表’,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民营经济的再松绑,对民营企业的再解放。”

国家关注的背后是民营企业的“多事之秋”。过去一年,对民营企业来说,无论自身还是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让其面临了内与外的双重挑战,用企业家自己的话来说,他们在经营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集中表现为“三座大山”——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

2019年,有国家这双强有力的手在背后助力,给了民营企业翻越“高山”的信心与力量。

融化市场“冰山”

“发展民营经济要靠政策,更要靠法治。我听到有些民营企业反映,他们说我们所要求的其实并不是什么额外的优惠、特殊的照顾,更不是吃偏饭。我们要的是平等发展的条件、公平竞争的环境。”3月6日,在“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记者会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表示,要切实解决形式上平等,实际上不平等的潜规则问题。

市场准入受限、不公平待遇是存在于民营企业发展中一直难以解决的问题,在刘世锦看来,近几年在放宽民营企业准入方面,还是出台了不少政策,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但讲过很多年的“弹簧门”“玻璃门”“旋转门”的问题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

2018年上半年,市场中出现很多不确定现象。同时,国内国外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加上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还有一些人提出民营企业“过时论”,种种现象对民营企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影响了民营企业的信心。

“民营企业家不仅需要一个好的市场环境,更重要的是重塑信心。”全国人大代表、万丰奥特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陈爱莲在接受《中国经济信息》记者采访时表达了自己的心情。

信心从哪里来?很重要一点是刘世锦在记者会上提到的“平等发展,公平竞争”,也就是健康的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在近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有提及,但今年明显有所侧重,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强调今年要“下大气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按照竞争中性原则,在要素获取、准入许可、经营运行、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等方面,对各类所有制企业平等对待”“要努力打造良好营商环境,让企业家安心搞经营、放心办企业。”

除此之外,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部分强调要“缩减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推动‘非禁即入’、加快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还在“深化重点领域改革”部分强调要“深化电力、油气、铁路等领域改革,自然垄断行业要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实行网运分开,将竞争性业务全面推向市场”。

全国政协委员、百度董事长李彦宏认为,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优化营商环境,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提振民营企业家的底气和信心。“我相信,这必将成为中国民营企业不断释放高质量发展新活力的源头之水。”

营商环境得到改善,会助力民营企业在更健康的市场中发展。“市场有如火如荼的时候,也会有冰雪天。要看你能不能激发市场的活力,让市场喜欢你。”全国人大代表、金发科技董事长袁志敏试图从另一个角度看待市场的“冰山”一说,尽管外部环境并不如意,但民营企业也要更多从自身寻找原因,不能把所有责任推给市场。“民企要练好‘内功’,不能粗制滥造,做没水平的东西。”袁志敏对《中国经济信息》记者说,民企首先要做到自己的产品可以被市场接纳,这是一个基本前提。

翻过融资“高山”

过去几年,民营企业遇到的最突出的问题莫过于融资难、融资贵。

从央行公布的信贷投向结构数据看,2014年以来,民企新增贷款占比逐年下降,从2013年的60%以上,降至2016年的不足20%。

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的确很复杂,很多国家在向现代化迈进过程中或多或少都曾遇到过这样的问题。

刘世锦认为,民营经济中的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就是金融体系,特别是银行系统,过去给国有企业、大型企业,也是给传统业务服务。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创新活动,现在这些金融机构在理念、机制、能力,包括金融工具方面都不适应。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认为,从我国金融的市场结构来看,民企比例是7.8%,外企比例是1.5%,外企加民企还不到10%,这个市场是不充分开放的,竞争也是不充分、不激烈的,资源配置上也不是很有效率。没有完善的市场机制,并不能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认为,对民营企业的融资贷款,银行的考核体系不能太僵化,应该要更加市场化地运作。

对于融资的难题,在袁志敏看来,作为民企,首先要把自身的信用培养起来,如果没有信用但还要借很多钱,是很困难的。“这不是高山,这是民企必须要去逾越的困境,只有这样企业才会成长。”

可见,不管是外部市场还是企业自身出现的问题,都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融资难、融资贵。

针对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国家也给与了重视,并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

2018年11月初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提出要抓好6个方面政策举措落实,其中第二条就是“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2018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要“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解决好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有效缓解实体经济特别是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中明确提出,要“加大对中小银行定向降准力度,释放的资金全部用于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今年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要增长30%以上”,同时更强调要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提高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比重。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刘世锦摄影/姚 尧

在刘世锦看来,要解决这些问题,还是要深化改革。在金融领域,一方面对现有金融企业改革,更重要是宽准入,发展一批给民营中小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

关于金融如何支持民营企业,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指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好对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对银行来说,今年会推广经验,在大中小银行里面普及,采取更多的措施支持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发展;保险也大有可为,保险现在总的投资基金大概有16万亿左右,也可以投资到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此外,应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更好地支持风险比较大、创新能力强,但同时失败的可能性也比较大的企业。

跨越转型“火山”

对所有的民营企业来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送出的“减税降费大礼包”是个不小的惊喜。

“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普惠性减税与结构性减税并举,重点降低制造业和小微企业税收负担”,“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全年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

接受《中国经济信息》采访的民营企业家们,对于这个政策礼包纷纷表示“超出预期”“没想到”。

“我们一定要将降下来的这笔费用投资到科技创新上去,加快新产品的开发,让技术力量更强!”作为民营企业家中的一员,陈爱莲在浙江省全团会议上做发言时难掩自己的激动之情。

对袁志敏来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减税降费实实在在,有意义,给企业打了强心针。“未来如果能更多的降税,那实体经济肯定会越来越好,我们也会实现从制造业大国转向制造业强国!”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升级。全国政协常委、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表示,制造业增值税率下降了3个百分点,这对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所有制造业是一个巨大的利好消息。对于民营企业来讲,一定会进一步引导大家去走高科技、高质量的转型升级道路。

的确,减税降费就像一场及时雨,通过减税降费,增加了企业的现金流和利润,成为企业改善盈利最直接的方式,促进企业继续在创新上进行投入,推动高质量发展。

在政策优惠下,民营企业实现转型升级有了更大的底气与动力。

前工商联专职副主席庄聪生认为,民营企业要在新常态下获得发展,没有别的办法,就是一条路—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要加大对技术的创新力度,要舍得研发的投入,用产品创新去引领消费的创新,才能占领更多的市场。

“我始终认为,创新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发展是企业提升的动力,品牌是企业无声的价值,人才是企业竞争的核心。”陈爱莲对《中国经济信息》记者说,企业在转型中实施全方位的创新,在战略规划上进行国际化布局,在投资过程中,实现新旧动能的转换,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从而带来效益的提高,品牌影响力的提升与行业地位的提高。

中国民营企业要想提升竞争力,必须走进国际市场。全国人大代表、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董事长卢庆国认为,一些行业龙头企业包括民营企业,代表了中国的产业水平,具备很强的实力,只有“走出去”,在全世界配置资源、整合技术,充分激发潜力与活力,才能更好地助推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促进产能转化,实现国家战略。

近年来,我国不少民营企业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核心技术,走出了自主创新之路。但更多企业面临着自主创新和研发投入大、风险高、回报周期长、不敢“走出去”等问题,制约企业的转型升级。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代表表示,国家应积极推动民营经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加大研发投入;通过投资并购,吸收先进经验与技术实现开放式创新,从整体上提升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力。

卢庆国建议,国家应加大对民营企业“走出去”的支持力度,包括调整对外投资合作项目专项资金支持政策,为“走出去”的民营企业提供投资保险,对符合产业政策“走出去”的民营企业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等。

袁志敏认为,以往我们过多地说国有企业需要去担当社会责任,实际上民营企业老板也需要改变观念,要有社会责任的担当。在企业发展中,做一个有责任的企业家,需要慢慢转型,不能一蹴而就。因此社会需要对民企转型有一点耐性,需要一个转变的过程。

减税降费就像一场及时雨,促进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推动高质量发展。

2019:练内功抓机遇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民营经济与市场体系的建立。张志勇在《民营企业40年》一书中这样表述民营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非公有制经济(民营经济)发展的历史。中国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壮大的过程,就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不断建立和完善的过程。”

经过40年的发展,民营经济贡献了中国经济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

“作为改革开放的参与者、见证者、受益者,我深切体会到民营企业是在党的政策关心支持下不断发展壮大的,应该说民营经济是在经济困境中诞生、改革开放中壮大、高质量发展中变强。”袁志敏感慨道,民营企业的待遇越来越好,这是社会的共识。

国家对于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的重视逐年加大。2018年,国家已经实施了减税降费、改善融资。2019年,不仅将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并继续改善民企融资状况,更将进一步放松管制、打破垄断,为民企经营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为民企加杠杆创造更有利的环境。

未来民营企业的机会在哪里?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到“互联网+”“智能+”,提到转型升级、高端制造业等,这都给了民营企业参与的机遇。

正在推进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也是民营企业发展的一大机遇。2017年8月,中国联通宣布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腾讯、百度、京东、阿里巴巴等在内的多家战略投资者,这样的示范作用极大激励民企投入混改进程之中。

各行业混改在加速,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表示,国有企业在混合所有制改革、重组整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与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之间都存在着许多发展的契合点,拥有广阔的合作空间。要不断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朝着市场化方向迈进,并欢迎民企参与国企改革。

猜你喜欢

民营企业融资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融资
融资
7月重要融资事件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5月重要融资事件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民营企业关工委“五抓”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