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评估

2019-04-30姜景旭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8期
关键词:平片疝囊修补术

姜景旭

(金州中医院外科,辽宁 大连 116100)

腹股沟疝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腹部外科疾病,一旦发病会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较大的危害[1]。临床上对于腹股沟疝的治疗以疝修补术为主,但是传统的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患者的治疗中,存在患者术后恢复较慢、手术痛苦较大、远期复发率较高的问题。近年来,临床在不断钻研的基础上,促使腹股沟疝的治疗进入了无张力疝修补术时代[2]。无张力疝修补术不仅克服了传统疝修补术的不足,同时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临床疗效[3]。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术式较多,其中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的治疗中表现出了较大的应用优势。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于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到我院就诊的腹股沟疝患者92例实施临床研究,以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观察组46例患者,男性和女性的比例为26∶20,患者年龄33~67岁,平均年龄(48.8±4.5)岁;患者病程0.5个月~12年,平均病程(3.2±1.6)年。对照组46例患者,男性和女性的比例为27∶19,患者年龄34~66岁,平均年龄(49.3±4.8)岁;患者病程0.6个月~13年,平均病程(3.1±1.8)年。两组患者之间的一般社会学资料和临床资料之间的统计学分析结果均提示,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92例患者在入组前均阅读并签署了入组同意书,本次临床研究也经过了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临床治疗:两组患者均实施硬膜外麻醉,然后沿着腹外斜肌纤维方向作手术切口,确定腹外斜肌腱膜位置,并在其下方的腹内斜肌浅面部位向下游离精索至耻骨结节暴露约2 cm,同时沿着精索向上游离疝囊至腹膜外脂肪处,然后两组患者分别采取不同的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在疝囊下切开腹横筋膜,疝囊高位游离。将疝囊送回腹膜腔并置入疝环填充物,妥善固定缝合,置入补片并缝扎好,清洗创口后将其关闭。观察组患者采取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在患者精索后方置入补片,将其覆盖在腹横筋膜面上,不进行填充处理,然后将补片边缘与横肌腱弓、腹内斜肌、耻骨腱膜、腹股沟韧带进行缝合,清洗创口之后关闭[4]。

1.3 观察指标:①观察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包括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等指标。②观察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异物感、疼痛、阴囊水肿等并发症[5]。

1.4 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的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分别以(%)和(±s)形式对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进行表示,组间比较分别运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检验结果以0.05为水准。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情况比较:相比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增加,P<0.05组间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但手术切口明显比较小,住院时间明显较短,治疗费用明显较少,P<0.05组间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情况比较(±s)

组别 n 手术时间(min)手术切口(cm) 治疗费用(元)住院时间(d)观察组 46 67.34±23.364.07±0.193044.8±145.3 3.5±1.1对照组 46 123.12±22.246.76±0.384227.5±126.5 6.1±1.7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与对照组的15.22%(7/46)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异物感、疼痛、阴囊水肿等并发症发生率为6.52%(3/46),明显较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

3 讨 论

综上所述,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虽然手术操作时间较久,但是其切口较小,降低了手术对患者机体的创伤,不仅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且能够为患者节约以来费用,同时异物感、疼痛、阴囊水肿等并发症更少,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平片疝囊修补术
不同假疝囊处理方法对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比较
胎儿疝囊型膈疝的磁共振诊断与鉴别诊断
X线平片和CT对颈椎病诊断的临床效果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改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56例临床疗效分析
颈椎病患者使用X线平片和CT影像诊断的临床准确率比照观察
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36例临床分析
负压引流预防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后血清肿的应用体会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中采用疝囊剥离与横断处理治疗Ⅲ型腹股沟疝的对比研究
颈椎病病人应做哪些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