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疗效观察

2019-04-30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8期
关键词:成形术经皮椎体

姚 维

(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骨外一科,辽宁 朝阳 122000)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属于老年人常见病,此病病发率较高,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其主要治疗方式包括椎体凸成形术、椎体成形术。本次研究旨在探究椎体凸成形术对老年人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1]。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于2016年4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8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所有患者均接受X线、MRI以及骨密度测定,均排除重度脊柱畸形、肿瘤所致的脊柱骨折等。将所有患者以抽签的方式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参照组中有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61~86岁,平均年龄为(74.2±5.6)岁;病程大致在0.6~3年。平均病程为(2.1±0.6)年;其中椎体受伤部位为14例胸椎、6例胸腰椎以及20例腰椎。试验组中有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60~87岁,平均年龄为(75.1±5.5)岁;病程大致在0.5~3年。平均病程为(2.2±0.5)年;其中椎体受伤部位15例为胸椎、4例胸腰椎以及21例腰椎。两组患者的一般性资料均明显差别,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备可比性。

1.2 方法:参照组予以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40例患者均全麻后呈俯卧位,采用C臂X线透视机定位伤椎,再进行消毒铺巾,找准伤椎上方、左侧十点方向、右侧两点方向以及矢状面呈15°的位置经皮穿刺,经过椎弓根深入椎体前三分之一处,将位置确认之后可将枕芯拔除,并将骨水泥注入其中,观察骨水泥是否浸润到骨小梁间隙,如渗漏发生,马上停止推注。待骨水泥硬化将穿刺针拔除。试验组予以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在患者麻醉后指导患者呈正确体位进行经皮穿刺,与参照组唯一的不同时,需要在穿刺后进行工作套管更换,并建立工作通道,然后将导针去除,再将球囊置入工作通道中。在透视机监测下扩张球囊,撑至满意的高度后不再加压,之后往椎体注入骨水泥。最后,观察骨水泥渗漏状况,及时停止骨水泥推注。

1.3 观察指标:仔细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以及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伤椎增加高度以及脊骨水泥渗漏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中所得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使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手术疗效对比:试验组(n=40)优28例(70.00%)、良9例(22.50%)、中2例(5.00%)、差1例(2.50%);参照组(n=40)优20例(50.00%)、良13例(32.50%)、中5例(12.50%)、差2例(5.00%)。试验组的优良率(92.50%)明显高于参照组(82.50%),两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χ2=4.5714,P=0.0325),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各临床指标对比:试验组的手术时长、椎体增加高度均比参照组多,其骨水率渗漏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手术时长、椎体增加高度、骨水泥渗漏率存在较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试验组组的术中出血量时间与参照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各临床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各临床指标对比(±s)

骨水泥渗漏率(%)试验组 40 35.23±5.2 16.23±1.32 4.26±1.32 2(5.00)参照组 40 25.43±3.22 15.76±1.22 2.15±1.33 8(20.00)t 10.1337 1.6537 7.1216 10.2857 P 0 0.1022 0 0.0013组别 例数 手术时长(min)术中出血量(mL)椎体增加高度(mm)

3 讨 论

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主要是由于老年人骨质中缺钙且骨结构被破坏,常见临床症状为背部疼痛、后凸畸形、神经损伤、大小便障碍等[2]。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止痛效果较好,但复位效果不佳,只能是畸形复位的程度。经皮椎体凸成形术适用于胸腰断新鲜骨折、压缩性骨折、肿瘤所致的压缩性骨折以及后凸畸形等,不适用于心肝肾功能障碍、椎间关节脱位、合并高血压、合并血管栓塞等,该治疗方法通过将球囊扩张以后,将骨水泥注入,由于空腔四周的骨壁较为完整,可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以防骨水泥渗漏[3]。如果骨水泥渗漏现象发生后,应及时采用MRI、CT予以患者椎体压缩程度检查,检查患者的椎体边缘信息完成度以及椎弓根穿刺情况,严密监测骨水泥的注射量,并且停止骨水泥推注[4]。经皮椎体凸形术会延长手术时间,但会减少手术过程中骨水泥渗漏情况发生的频率,同时增加患者伤椎高度,降低了手术风险[5]。经皮椎体凸成形术的术后恢复效果优于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效果[6]。本次研究,实验组患者采用经皮椎体成凸术的优良率(92.50%)明显高于参照组(82.50%);试验组的手术时长、椎体增加高度均比参照组多,其骨水率渗漏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经皮椎体凸成术的术后效果更佳,可起到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减少骨水泥渗漏情况发生,增高患者的椎体高度,缩小骨折裂隙,从而提高了手术安全性。

综上所述,经皮椎体凸成形术治疗老年病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可提高手术安全性,术后恢复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成形术经皮椎体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抗抑郁胆碱能机制的探讨
单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行鼓膜成形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塌陷的2种手术方式的比较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麻醉方式的现状及展望
球囊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探讨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