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光山花鼓戏的生存现状调查

2019-04-29赵金莉

神州·中旬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生存现状传承

赵金莉

摘要:光山花鼓戏,又称豫南花鼓戏,孕育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一带,活跃在河南省的南部、湖北省的北部和安徽省的西部。2007年被列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采取田野调查的方式,在光山花鼓戏发源地深入考察,力求对当下光山花鼓戏的生存现状做出全景式的描述与概括,并以此为基础,结合文献资料,深入探讨在当前的文化生态环境中光山花鼓戏的生存与发展之道,弘扬与传承中国传统戏曲文化。

关键词:光山花鼓戏;生存现状;传承

一、光山花鼓戏概述

光山县自然环境得天独厚,民俗民习、风土人情、语言发音、生活习性等,与中原腹地的河南主体相比差异较大。光山花鼓戏是豫南地区特有的民间艺术,是土色土香的地方剧种,它直接来源于豫南地区本土文化,集萃着豫、鄂、皖边区的民间小调、山歌、花会、舞蹈的精华于一体,蕴含着丰富的民间艺术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光山花鼓戏家喻户晓,深受当地人喜爱。春节前后,盛行唱戏,玩灯,迎接新春,增添喜气。据考证,花鼓戏由说唱转为戏曲至迟在清光绪年间已经完成,成为流行于大别山一带的戏曲剧种[1]。光山花鼓戏的历史演进可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花会玩灯阶段、打五件阶段、二三对阶段、地灯班阶段、花鼓戏形成阶段。

作为河南戏曲乃至中国地方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光山花鼓戏散发着独特的价值。光山花鼓戏的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德育价值。在戏剧中体现出的“仁、义、礼、智、信”等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以及忠孝、谦恭、善良、骁勇等优秀品质,正是中华民族倡导的美德。通过观赏戏剧,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发挥德育功能,使人们辨别美丑、惩恶扬善、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是艺术价值。光山花鼓戏的剧本、戏曲音乐、乡音土语、道具服装无一不具有艺术价值,体现着一方民情和艺术特色。最后是娱乐和实用价值。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匮乏的年代,地方传统戏剧是人们消除疲劳、丰富生活的重要精神食粮,即使是在物质生活的今天,花鼓戏的生存空间不断减小,但在喜庆、节庆等方面仍表现出强大的实用功能。

二、光山花鼓戏的生存现状

(一)光山花鼓戏机构发展情况

民间机构。1952年光山县文化馆成立光山县大众花鼓剧团,但于1967年被撤除。目前,光山县只有民间花鼓戏班,多为季节性演出,农闲时演戏,农忙时务农。主要戏班有陈良全戏班、魏桂香戏班、张秀芳戏班、李德英戏班、雷厚华戏班、李贤华戏班、王恩应戏班、朱风纯戏班、岳华戏班、管荣启戏班、万德成戏班、匡胜凤戏班、曹根启戏班、仲少礼戏班、张从英戏班、崔锡国戏班等[1]。大部分民间花鼓戏班是自发组织,没有登记,没有补贴制度,没有稳固的保障制度,前景发展渺茫。而后,2013年12月20日,光山花鼓戏研究院成立,正在积极努力推动光山花鼓戏的发展。20世紀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变迁与发展,。近年来,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伴随着老艺人的相继去世,光山花鼓戏已经没有了正规的排练场所、培训机构和演出场所,处于濒临失传的状态,亟待扶植和保护。

(二)光山花鼓戏面临的现实困境

价值观念问题。习近平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研究光山花鼓戏,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特色文化,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期的繁荣和发展,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但对于光山花鼓戏这种地方剧种,人们并不重视,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下,人们普遍注重依然是物质方面的追求,对传统民间文化艺术避之不及。主要是从事民间艺术工作的艺人收入普遍微薄,主要是唱一场,才会有收入,不唱则无,民间艺人并没有把唱戏作为一种主业,民间艺人多为农民,主要靠务农来维持生活。光山花鼓戏多在农村演出,民间艺人地位低。种种原因下,年轻人不愿意学习并从事于花鼓戏的职业。

道白难题。光山花鼓戏具有地方特色,花鼓戏的道白为光山方言,是融合江西九江、河南信阳、湖北等地方的方言,生活气息浓郁,趣味性强,活泼热闹。光山、商城等区域是介于中原官话、下江官话和楚语区之间的带有混合性方言的区域[2]。据《光山县志》记载:豫居五土之中,得中原正音,声音厚重,而光山接壤楚黄东近庐霍,颇杂吴楚之音。语言声韵视江浙为直以粟,较之汴河以北则清而啴[3]。光山方言虽然具有独特性,但与代表性的东北话、四川话、粤语不同,光山话晦涩,难学,不易懂,使得光山花鼓戏多限于在地方流传,外地人学习光山花鼓戏又面临语言上的难题,这就陷入一种传承短板的怪圈。如何把光山花鼓戏在对外宣传的过程中实现一种文化融合的形式成为了一种难题。

演出收入不高。光山花鼓戏多活跃在农村地区,演出收入微薄。新县的千斤乡杨摆柳农民艺术团于2011年11月30日在吴陈河演出,总收入为一千,八人演出,人均收入一百二十五[4]。而笔者田野调查的光山县晏河乡的河川村民间小调艺术团,团长为老艺人郑维恩,该团在农闲的时候演出,通常以表演地灯戏和花鼓戏为主,剧团十三人,多数是在结婚、生日、满月、升学、上梁、乔迁等喜宴演出,图喜庆热闹,一般演出分为两场,中午一场、夜晚一场,两场收入里包括香烟、红包、礼品,总计在一千左右,人均收入七十左右,而且演出时长长且场数少。在春节、元宵、正月期间的喜迎春节庆典上,该戏班表演玩旱船、唱花鼓戏、唱地灯戏等民间小调,且场次多,收入较平常可观,一天总收入两千左右,人均收入在一百左右。光山花鼓戏艺人的收入水平普遍低,低于河南省劳动力人均收入标准。光山花鼓戏不仅是老艺人兴趣的载体,也是谋生的手段,当基本的生活水平不能保障,兴趣也会慢慢磨灭。

演出条件恶劣。光山花鼓戏一般在农村地区演出,多为露天舞台,没有固定的舞台场所,哪家请去,在哪家门口搭台或者在村里开阔空地演出,演出条件差,容易影响艺人的表演状态。演出设备简陋,服装陈旧,没有规范的管理机构支持其发展。演出局限于在豫南地区,影响力也局限于周边地区,文化产业形成的规模不够。

宝贵技艺流失。花鼓戏艺人大多在农村演出,而农村对演出水准要求偏低,很多宝贵的技艺流失,一些剧目的艺术高潮部分、精彩篇章已再难以展现。大多是师徒口口相传,偏差、错讹较多,急需对剧目、唱腔、器乐等进行收集、整理、保存。

缺乏广泛宣传。花鼓戏的集体演出主要多以点的分部方式集中在豫南地区,对于其它地区几乎没有影响,而花鼓戏集中出现的地区,由于演出的次数太少,也没能得到相应的民俗文化的影响。因此光山花鼓戏急需改变它的宣传方式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观众群体缩减。受经济浪潮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处于没落的地步,而民间艺术更是没落,大部分年轻人不了解戏曲,对戏曲不感兴趣,不学戏,认为戏曲不符合他们的审美需求。老一辈的戏迷去世,观众群体在不断地缩减,没有爱戏、懂戏的观众,光山花鼓戏还能怎样发展?培养一定的观众群体以推动花鼓戏的发展是迫不及待的任务。

三、光山花鼓戏的传承

(一)传承谱系

光山花鼓戏自形成以来以师徒关系世代相传。目前知名的传承人有六代。有一部分花鼓戏艺人,接受老艺人的指导和训练,没有正式拜师。第一代:杨堤胜,第二代:沈荣昌、李万新、余明风、郑希慈,第三代:任禄、任宽恩、刘希敬、邬定益,第四代:方忠叶、翁行凡、张从英、朱怀久、沈道乐,第五代:潘秀珠、常春秀、杨光秀、李德英、魏桂香、朱凤纯、李本龙、张秀芳、孟继英、汤韵唱等,第六代:何玉华、扶庭枝、黄华、方应亮、杨荣等。目前,光山县花鼓戏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传承人有:李德英、魏桂香。市级传承人有:张秀芳、王恩应、万德成、李贤华、张从英、岳华、雷厚华。县级传承人有:李本龙、余元吉、张庆凤、陈哥利、高全国、胡世生、沈世保、孟继英、王申荣、向明珍、余维荣、孟继英、李定法、杨先荣、余友华、李儒恩[1]。

(二)传承危机

活跃的光山花鼓戏艺人多数年龄偏大,老艺人的影响力也不断地削减,加上多方面的因素导致年轻人不愿意学戏,老艺人们的宝贵经验后继无人,正在逐渐消亡。晏河乡河川村民间小调艺术团的团长郑维恩老艺人,已经接近八十高龄,该团的十三人,平均年龄在五十五岁以上。老艺人去世之后,人才会不断流失,许多具有原汁原味的剧目和演唱技艺即将消失,传统文化进入困境。如何让年轻人接上老艺人的担子且弥补文化缺失的现象?如何让光山花鼓戏保持传统不失其本质并能发扬光大?新时代里,这是我们所面临的艰巨难题。

(三)未来发展

重点抢救传统,推动文化发展。光山花鼓戏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实力的重要资源,是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历史、民族个性、民族气质、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特征。光山花鼓戏作为地方戏曲,不仅能让人们领略到该地域的精神和品格,还体现着整个国家的文化底蕴。研究光山花鼓戏,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展示光山花鼓戏的独特魅力,将其发扬光大。当地政府应成立专门机构,组织专业的人员,对光山花鼓戏进行详细且系统的考察论证,把光山花鼓戏作为非物质文化的重点抢救,真正挖掘光山花鼓戏的价值,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

田野实地调查,建立保存档案。组织专门机构,对光山花鼓戏进行调查,考察艺人状况,演出情况,对散落的戏班建立档案,形成一个整体。收集并整理剧目、唱腔、器乐,对老艺人的重点传统剧目表演要录制视频或者语音资料进行整理保存。

重点扶持戏班,提高艺术水平。对于优秀的戏班作为代表扶持,进行财政上的经费补贴,推动活动发展。派专家进行唱腔、器乐、伴奏、舞美的指导,提高光山花鼓戏的艺术水平。让重点扶持的优秀戏班形成一种范例,继而推广,带动其他戏班的发展,以点带面,共同促进发展。

艺人收徒办班,艺校传承经典。支持艺人办班收徒,对艺人办培训班予以补贴,提高艺人收入。要有专门的学校、机构、剧团院开设光山花鼓戏的课程,推动花鼓戏进课堂,鼓励年轻人学习光山花鼓戏,挖掘并培养优秀人才,为光山花鼓戏的传承提供年轻人才,为光山花鼓戏的生存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增加方言解释,减少民俗文化陌生。光山花鼓戏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想增加对外的影响力,就必须让县外的其它地区也能够体味到光山花鼓戏本身的民俗美。在花鼓戏的剧目演出前稍用演出当地的语言解释生僻的带有地方特色的语言,对当地人的节目观看过程增加一个短时间的陌生文化缓冲过程,邀请相应专家提出增加意见,并把这个体系进一步完善。

增加演出活動,加大传播影响力。虽然光山花鼓戏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仍有很多人不知道它的存在,就连本地人也有很多人不知道,媒体平台上也很少出现其身影。相关部门应该加大传播力度,定期举行光山花鼓戏活动,鼓励戏班参加,丰富本地的业余生活,调动民间艺人的积极性,设置比赛项目,戏班之间相互比赛切磋,取其精华,提升自身的艺术水准。让光山花鼓戏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多方面的平台增加光山花鼓戏的曝光率。

专家学者研究,交流研究成果。光山花鼓戏作为一种地方戏曲,因为流传领域的局限性,国内外真正关注并研究光山花鼓戏艺术的学者比较少,对光山花鼓戏的钻研基本上是以光山花鼓戏流传地区的地方专家学者为主,研究的力量比较单薄,研究可以说还处于初级阶段。当地政府应组织专家、学者深入研究光山花鼓戏,交流研究成果,对光山花鼓戏的研究成果进行汇编,整理出版,为研究光山花鼓戏提供一定的史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地方特色的光山花鼓戏的发展。

四、结语

光山花鼓戏是河南省非物质遗产,是人类无形的文化资产。近年来,对光山花鼓戏的研究,有利于学界探讨新时代下传统戏曲的发展与传承;另一方面,作为中原戏曲文化的优秀代表,对光山花鼓戏的研究是当下培育和打造以“根”文化为重点的中原文化品牌的重要一面,它有利于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文化项目。弘扬与传承光山花鼓戏的事业任重道远,但相信在当地政府、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之下,光山花鼓戏会熠熠生辉,走出河南,走向全国。

参考文献:

[1]杨丽萍.光山花鼓戏[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2015.

[2]郭熙.苏南地区河南话的归属问题[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4):95-101.

[3]光山县志[M].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

[4]霍豆豆.一支花鼓千斤重----“千斤乡杨摆柳农民艺术团”的调查与研究[M].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

项目名称:光山花鼓戏的生存现状调查 项目编号:MSCXCY2017102

猜你喜欢

生存现状传承
闽北方言生存现状调查
东台市古树名木调查报告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