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国当家蚕品种的演变

2019-04-29冯家新叶夏裕

蚕桑通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蚕种蚕业家蚕

冯家新,叶夏裕

(1.浙江大学 特种经济动物科学系,浙江 杭州 310058; 2.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江苏 镇江 212018)

优良蚕品种是发展蚕桑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增产手段。早在20世纪下半叶开始,全国各重点蚕区,几乎每隔10年左右,当家蚕品种更换一次。至21世纪00年代,当家蚕品种的更换就不明显了。如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育成的春用多丝量蚕品种“菁松×皓月”,1982年经全国桑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合格正式推广后,经历38年,至今仍然是全国当家春用蚕品种;又如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湖南省蚕桑研究所共同合作选配的夏秋用蚕品种“932·芙蓉×7532·湘晖(两广2号)”,1992年经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合格,1995年又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合作,经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合格推广,也经历了26年之久。据2015年调查,该蚕品种在全国的年饲养量已达802万张,占全国全年总饲养量的50.8%。仍然是目前全国当家夏秋用蚕品种。以上两对当家春用、夏秋用蚕品种,估计今后还会持续使用相当年数。

为了进一步了解全国各重点蚕区推广应用的当家蚕品种的演变,基本上按年序对有关资料进行整理,以供参考。

1 20世纪各个年代生产上应用的代表蚕品种

根据叶夏裕在《蚕种繁育选集》(2004年版)所载文章“中国蚕种业概况”,20世纪各个年代生产上应用的代表性蚕品种如表1所示。

2 川、苏、浙三省各年代当家蚕品种及其制种百分率(%)

根据冯家新《蚕种研究文集》(2000年版)第373页所载,川、苏、浙三省各代表性当家蚕品种及制种百分率(%)如表2所示。

3 1982年全国重点蚕区现行主要蚕品种

根据浙江农业大学《家蚕良种繁育与育种学》(1982年第一版)第14页所载,全国重点蚕区现行蚕品种如表3所示。

4 1987年全国重点蚕区现行主要蚕品种

根据浙江农业大学《家蚕良种繁育与育种学》(1995年第二版)第13页所载,全国重点现行蚕品种如表4所示。

表1 各个年代生产上应用的代表性蚕品种(叶夏裕)Table 1 Representative Silkworm Varieties Used in Production in Various Years(YE Xia-yu)

表2 川、苏、浙三省各年代当家蚕品种及其制种百分率(%)(冯家新)Table 2 Silkworm Varieties and Their Percentage of Seed Production in Sichuan,Jiangsu and Zhejiang Provinces in Different Years(%)(FENG Jia-xin)

表3 1982年全国重点蚕区现行主要蚕品种(冯家新)Table 3 Main Silkworm Varieties Distributed in Important Sericultural Regions in China in 1982(FENG Jia-xin)

表4 1987年全国重点蚕区现行主要蚕品种(冯家新)Table 4 Main Silkworm Varieties Distributed in Important Sericultural Regions in China in 1987(FENG Jia-xin)

5 1990年全国重点蚕区现行当家品种

根据冯家新《蚕种学》(1993年版)第29页所载,1990年全国重点蚕区现行主要蚕品种如表5所示。

6 1999年全国有关省(区市)主要现行蚕品种

根据冯家新《蚕种研究文集》(2000年版)第374页所载,1999年全国有关省(区、市)主要现行蚕品种如表6所示。

7 2005年全国各省(区、市)主要现行蚕品种及所占比例(%)

根据冯家新《2005年全国饲养量及蚕品种调查》(中国蚕业,2007第1期64-65页)所载,2005年全国各省(区、市)主要现行蚕品种及所占比例(%)如表7所示。

表5 1990年全国重点蚕区现行当家蚕品种(冯家新)Table 5 Main Silkworm Varieties Distributed in Important Sericultural Regions in China in 1990(FENG Jia-xin)

表6 1999年全国有关省(区、市)主要现行蚕品种(冯家新)Table 6 Main Silkworm Varieties Distributed in Different Cities and Regions in China in 1999(FENG Jia-xin)

注:1.表中①是指推广量最多的蚕品种,②是指推广量其次的蚕品种;2.浙江省春用蚕品种1998年及2000年的发种量仍以菁松×皓月最多。

8 2015年全国各省(区、市)主要现行蚕品种及所占比例(%)

根据冯家新《全国蚕桑产区饲养量、产蚕量及推广品种10年间的变化》(蚕桑通报,2016年第1期1-5、10页)所载,2015年全国个省(区、市)主要现行产品及所占比例(%)如表8所示。

9 广东、广西实现全年二化性白茧化

根据冯家新《蚕种研究文集》(2000版)第375页所载,广东、广西实现全年二化性白茧化。

由于广东、广西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受气候和桑叶质量等条件影响,过去长期只饲养多化性黄茧种,以后经蚕品种改良演变成饲养多化性白茧种,但多化性种不仅产茧量低,且茧丝质量差。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两广蚕业工作者经过长期努力,主攻蚕品种的改良和育种,培育出一批适应两广气候特点的二化性白茧品种。以广东省为例,1986年全省饲养二化性白茧种占全省发种量的93.88%,至1990年全省全部实现全年二化性白茧化。广西更早些,1983年全部实现二化性白茧化。实现全年二化性白茧化,为提高蚕茧产量特别是提高茧丝质量和丝绸外贸,开创了两广蚕业史上的新篇章。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广东、广西育成和生产上应用的主要蚕品种如表9所示。

表8 2015年全国各省(区、市)主要现行蚕品种及所占比例(%)(冯家新)Table 8 Percentage of Main Silkworm Varieties Distributed in Different Provinces(or Regions or Cities)of China in 2015(FENG Jia-xin)

表9 广东广西育成和生产上应用的主要蚕品种(冯家新)Table 9 Main Silkworm Varieties Bred and Distributed in Guangdong and Guangxi Province(FENG Jia-xin)

猜你喜欢

蚕种蚕业家蚕
基于SVM的家蚕中毒分类识别研究
家蚕原原种“871”“872”种性变化分析
产卵布蚕种浸酸操作的做法和体会
抗BmNPV家蚕新品种“川抗1号”的育成
阆中蚕种场桑蚕智能系统研发简报
四川蚕业2021年总目录
科学制定生产计划 合理满足蚕种需求
家蚕猝倒病的发生与防治
《四川蚕业》稿约
四川蚕业2020年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