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怡的音乐创作道路

2019-04-29文|

岭南音乐 2019年2期
关键词:作曲音乐创作作曲家

文|

专栏:广东百年音乐名人(主持人:何平)

20世纪以来,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激进的文化思潮,引领着世界各国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在音乐领域,呈现出多元化创作观念与多流派等特点,在某种意义上,这些因素反映出现代音乐呈多元化发展的趋向。在时代变革的大背景下,当代中国音乐如何在各种音乐风格和音乐流派中提升自己的地位,展现中国音乐艺术特色,一直是当代中国音乐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20世纪80年代,有一批像谭盾、郭文景、瞿小松、陈其纲等的中国作曲家,他们思考如何将中国民族音乐特色运用到自身音乐创作中,同时又能融入世界文化,形成一种兼容并蓄的音乐风格。他们,被称为“新潮”乐派①,著名美籍华裔女作曲家陈怡就是其中一位。

作为当今最具代表性的华人作曲家之一,陈怡虽然长期旅居美国,触碰的都是西方最新的音乐创作技术理念,但在她不同时期的音乐创作中,始终流露着独特的音乐风格,这是一种与“新潮”乐派其他成员不同的音乐气质。

一、音乐启蒙教育

1.生于音乐之家

南国璀璨,珠水如歌。这里,是通往东南亚和南亚的“海上丝绸之路”;这里,是中西方文化思想碰撞与融合的最前沿;这里,是中国革命思想的策源地;这里,是广州。长期的广泛对外交流赋予这座城市兼容并蓄的特点,使得它既保留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又积极地汲取外来的先进思想文化。在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孕育了梁启超、孙中山、萧友梅、冼星海等影响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人物。1953年4月4日,作曲家陈怡就出生在这个地方。

陈怡的父母都是当地知名的医生,同时,也是古典音乐爱好者,父母擅长演奏西方乐器,除了收藏大量的古典音乐唱片以外,家里面还摆放着贝多芬、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等古典音乐作曲家的石膏像。陈怡出生在这样的“音乐之家”,可以说,她从小是听着古典音乐长大的,在浓郁的艺术氛围熏陶之下,陈怡姐弟三人都走上了音乐之路。姐姐陈敏是当时广州有名的钢琴神童,现为中国爱乐乐团钢琴演奏家;弟弟陈允是中国爱乐乐团的小提琴首席、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陈怡三岁随李素心教授学习钢琴,四岁随郑日华教授学习小提琴。这两位老师在当时的广州很有名气。陈怡在学习过程中,展现良好的音乐演奏天赋,尤其是在小提琴的演奏上,十四岁的陈怡,已经可以演奏难度较高的帕格尼尼的音乐作品。

父母对三名子女的教育非常严格,除了学习音乐以外,还培养孩子们对中国古诗、绘画、文学等传统文化的兴趣。父亲希望陈怡日后能以作曲家为职业,很早就让她学习和声、分析等音乐作曲理论,为日后的音乐创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2.下乡插队,磨练意志

1968年,受到中国特殊历史时期政治运动的影响,陈怡的命运发生了大转折。陈怡像其他同龄人一样中断了学业,一家人各分东西,开始了两年的“上山下乡”劳动再改造的农村插队生涯。 那是一段令陈怡刻骨铭心的艰辛岁月,15岁的她到广东从化乡下插队,吃住在农民家里。当时体重不到80斤的陈怡,每天却要挑二十多趟80斤的土上山,高强度的劳动,与以前优越的生活形成巨大反差。在此之前,陈怡只穿皮鞋,可是到农村之后,每天却要光着脚干活,这样的艰辛经历,渐渐地磨练出陈怡坚韧的意志。在下乡插队的两年间,陈怡并没有停止对音乐的练习与思索,每当其他知青外出时,她就把珍藏好的小提琴拿出来练习,一有机会就拉琴给当地的农民听,也许,在陈怡的心里,音乐是能给其苦闷乏味的插队生活带来一丝欢愉的唯一途径。值得一提的是,农村生活使她有机会接触到许多扎根于民间文化习俗,特别是对广东民间音乐深入地了解,让她真切地感受一种有别于莫扎特、贝多芬的音乐语言,这段经历为陈怡今后的音乐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灵感。

3.京剧团——音乐创作的萌芽

1970年,全国各地兴起唱“样板戏”,广州京剧为了演出京剧《智取威虎山》,急需小提琴乐手,时任广州京剧团长听说陈怡会演奏小提琴,便专程坐吉普车到从化乡下找她。陈怡不负众望,以一曲高难度的帕格尼尼随想曲,征服在场所有人。陈怡的命运从此改变。陈怡回广州后,担任广州京剧团管弦乐队首席,并随郑重老师学习音乐理论与作曲,随林跃基老师学小提琴。在乐团的八年里,陈怡利用演出排练的机会,基本掌握了中国传统乐器的演奏法、戏曲曲调以及相关理论。这时,她开始尝试作曲:将帕格尼尼的小提琴演奏技巧运用到每个语录歌之间,乐曲中加入即兴性的华彩乐段;把样板戏的唱腔、管弦乐分谱、传统音乐锣鼓经都背下来,尝试创作一些京剧小戏;把广东音乐《雨打芭蕉》等乐曲改编为间奏曲等等。据说她为管弦乐队写的配器谱,多到可以填满整个剧团的仓库。

虽然,陈怡从来没有在学校里接受过在正规的作曲专业训练,但她作曲上的各种尝试,为后来的专业音乐创作打下了基础。

二、音乐创作发展阶段的形成

本文作者依据陈怡的专业音乐创作经历与作品音乐风格进行梳理,将陈怡的音乐创作分期大致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1.第一时期——早期习作时期(1978—1986)

1976年国家恢复高考后,在百里挑一的激励竞争中,陈怡于1978年顺利被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录取,这是她人生中的第二个转折点。陈怡与谭盾、陈其钢、叶小纲、郭文景、周龙、刘索拉等人同班,作曲主课师从吴祖强教授。

下乡插队与在京剧团工作的经验积累,为陈怡打开一扇理解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大门,在中央音乐学院学习期间,她背诵了大量的民歌曲谱、曲艺以及戏曲等音乐形式,并对它们加以理解、分析。同时陈怡也意识到,对中国民间音乐的理解,绝不能停留在简单的乐音上,而是来自全面深入的学习和田野实践活动。因此,每年暑假,陈怡就像一位民族音乐学家那样,和同学一起到农村采风活动,他们用尽各种方法将宝贵的民间音乐素材进行搜集和记录,并根据不同的音调进行整理和改编。正是通过对民间音乐的收集等工作,民间音乐成为她音乐创作的主要灵感源泉,以至于其后来的音乐创作始终流露着民间音乐的精神内核。另外,她还系统地学习了与西方传统创作技法相关的和声、复调、配器等专业性课程,以及简单的西方现代创作技法。1980年,她参加英国剑桥大学亚历山大·葛尔②教授在中国开设的短训班,葛尔教授向学生介绍了20世纪几乎所有作曲家与音乐流派,特别是对十二音技法等西方现代派作曲技法系统地讲授,让陈怡大开眼界,这给正在思索新艺术道路的陈怡看到了前进的方向。

1980年的一次采风,给陈怡留下深刻的印象,当时作曲系78级赴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采风,由于地理原因,那里还处在原始的生活状态,民风纯朴,当地人经常聚在篝火旁载歌载舞,一起吹芦笙,一起“多耶”③,这次三江文化之旅,使得她对民间音乐文化精髓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悟,为今后的音乐创作积累灵感。1984年,她根据广西侗族和广东十番锣鼓音乐启发而创作的钢琴独奏曲《多耶》④,初步显露了作曲家的个人才华,人们甚至称该作品为陈怡早期音乐代表作,因为这首乐曲确实展现出作曲家鲜明的艺术构思与独特的个人音乐风格。

总体来看,陈怡音乐创作早期习作时期的音乐创作特点,主要以民族素材为基础,建立在西方传统曲式结构上,如小提琴与钢琴二重奏《渔歌》(1979)和钢琴独奏曲《豫调》(1985)中采用五声调式的中国音调;《弦乐四重奏》(1982)中追求和声民族化。1983年陈怡创作了本科毕业作品《弦诗》,并获中央音乐学院教材作曲奖。这是一首将中国南方民间器乐合奏形式建构在传统的协奏曲结构之上,使用功能和声等中西结合的创作方法的中提琴协奏曲。“弦诗”是广东潮州地区流行的传统器乐合奏,陈怡在作品中采用潮州弦诗乐《狮子戏球》的音调材料,并以“弦诗”作为曲名。此外,作品还大量借用了潮州地区另外一种传统器乐“潮州锣鼓”的节奏特点,乐队也按照了传统潮州弦诗乐的组织形式来布局,赋予作品浓郁的民族音乐风格。

这时候的陈怡,受到了当时兴起的“新潮音乐”的影响,她的部分创作作品开始引起关注,成为一名杰出的青年女作曲家。1985年,陈怡凭借《多耶》获得全国第四届音乐作品评奖一等奖。1986年,中国唱片公司录制了第一张陈怡管弦乐个人作品专辑唱片《多耶》;陈怡成为中国第一位女性作曲专业硕士学位获得者;获得在北京音乐厅举办个人管弦乐作品音乐会的难得机会。这一时期,是陈怡音乐创作道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2.第二时期——十二音与无调性的运用(1986—1993)

1986年,是陈怡人生中的第三个转折点。那年,她获奖学金,赴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这个学习阶段(1986—1993)是其音乐创作的第二时期。

从1988年起,陈怡随美籍华裔作曲家周文中教授和阿根廷作曲家马里奥·达维多夫斯基(Mario Davidovsky)教授学习作曲。在美留学七年间,陈怡主要对西方音乐史以及现代作曲技法更为深入地学习与运用。通过对西方音乐历史背景等方面更深刻的认识,她以一个受过专业训练的作曲家的眼光,重新审视西方音乐文化,与从前接触的西方音乐相比较,更能真切地体会到西方音乐所散发的艺术魅力。同时,身处异国他乡的“游子”身份,让她对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有了更深的认知。受到恩师周文中教授“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音乐创作理念影响,陈怡深刻地意识到,中国民间传统文化才是其音乐创作赖以生存的“根”。基于此,陈怡创作了赴美后第一部为中国传统乐器而作的钢琴独奏曲《小京锣》(1993)。在她之后的创作中,渐渐产生了以中国传统音乐为文化根基的创作特点。通过这一时期的学习经历,可以明显地看出,环境的转变,对陈怡音乐风格有着重要影响。

哥伦比亚大学在音乐创作上是典型的无调性代表,在美国被称为“学院派”。所以,陈怡在学习各种西方现代作曲技法的过程中,特别注重十二音作曲技法与自由无调性的运用与创新,这是她的作曲风格形成的重要原因。

室内乐作品八重奏《烁》和钢琴与管弦乐队作品《钢琴协奏曲》,这两首作品都创作于1992年,即她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的最后阶段。此时陈怡的创作注意力开始从注重音高结构方面,逐渐转到了整体与局部的曲式结构中,更系统性地运用节奏组合和结构比例原则,而且对音响的调配和织体在曲式结构中的作用,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陈怡在音乐创作过程中,和声与曲式已经趋向自由,中国传统元素的加入,通过局部有调、整体性无调的音高来增强现代音响效果,这些都体现了作曲家对西方抽象思维与东方感性的艺术意境的审美追求,形成独特的音乐语言。现代西方技术与中国民间音乐传统的融合,是陈怡音乐创作第二时期的音乐风格。

3.第三时期——多元文化混合(1994—至今)

1993年,陈怡以《钢琴协奏曲》为题材写成自己的博士论文,并以优秀毕业论文奖获得哥伦比亚大学音乐艺术博士学位,开始职业作曲家的创作生涯。她先后担任美国作曲家管弦乐团和纽约新音乐乐团作曲家顾问、美国妇女爱乐乐团的驻团作曲家,她的作品在美国甚至全球获奖无数。从1986年赴美留学至今,陈怡一直居住在美国,长期受到多元文化的学术环境与社会背景的影响,特别是旧金山和纽约城两座城市的生活,使她对美国社会有了更广泛的接触和了解,并且常常给她的创作带来灵感。陈怡曾经回忆道:“记得那时候,经常饿着肚子在图书馆学习到夜里11点才回家,如果在纽约的街头看到有黑人演奏爵士乐,就饿着肚子一直在那儿看,舍不得离开。”

青年时期的陈怡

1993年创作的管弦乐《歌墟》的创作灵感即来源于作曲家观看的黑人与中国人共同表演的舞蹈晚会。这种影响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改变陈怡的创作思想观念,使其不再受到某种民族或某种主流文化的限制,以一种更为宽广的世界视野,投射到多元文化中。作为作曲家,陈怡一直在各大音乐节、各种形式的音乐会以及学术会议之间穿行,有很多机会能够触碰到新的创作思维与创作模式,接收最新的音乐发展资讯,最超前的思想交流,这些促使陈怡在音乐创作中做了许多自由大胆的尝试。

2002年,陈怡为庆祝西雅图交响乐团建成100周年庆典委约而创作了《第三交响乐》(副标题“我的美国音乐之旅”),共由三个乐章构成。在这部作品中,陈怡采用了多元文化的创作手法,第一乐章“龙的文化”,采用中国山东民歌的“包楞调”、河南豫剧、山西吹打乐套曲《八大套》中的其中一首“水龙吟”的结构等中国民间音乐音调材料作为动机,象征着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精髓。第二乐章“大熔炉”,作曲家深受爵士乐的影响,采用美国黑人“拉普”(Rap)的音乐节奏。第三乐章“惟有夜来归梦,不知身在天涯”以中国唐诗作为主题,运用印象派的色块构置等特点,以及无计量记谱等创作手法,营造一种梦境般的氛围,具有浓郁的思乡情怀。陈怡对作品中的三个乐章做了精心的设计,暗喻了她在人生三个阶段所经历的三个不同的文化体验,对其音乐创作的影响:从陈怡在不同学习时期所掌握的创作技法形成的音乐风格,到融合中国民族音乐、西方创作技法、世界民族音乐等多元性的音乐风格。这是她对自身音乐之旅的感悟。

可以说,《第三交响乐》是陈怡音乐创作风格趋于成熟的标志。

三、结语

纵观陈怡三十多年的音乐创作经历,从一名普通的广州学生,到跻身世界大师级别作曲家行列,她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与自身的勤奋以及对音乐的执着有很大的联系。她的音乐创作道路,折射出其各个创作时期的音乐风格。在美国求学期间,陈怡心中萌生了一个“中国梦”,即让中国的音乐走向世界舞台。陈怡的音乐创作以及音乐活动,仿佛一条联系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纽带,为世界各民族间不同文化的相互理解作出积极的作用,同时,为推动中国现代音乐作品国际化作出重大的贡献。

注释:

①梁茂春:《当代中国音乐》,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第3版,第185-186页。

②英国作曲家亚历山大·葛尔(Alexander Goehr,1932— )是最早将西方现代派作曲技法较为系统地传授给中国学生的作曲家。1980年5月,他第一次将十二音技法传授给中国师生,在中国掀起了一股十二音的热潮。

③侗族民歌形式之一。“多”是侗语,是唱的意思。“耶”是从一种侗族民歌中带有耶的衬语而得名。“多耶”为“踏歌而舞”之意,也称“踩歌堂”。

④该作品被陈怡先后改成室内管弦乐、大管弦乐队、琵琶独奏等多个版本。

猜你喜欢

作曲音乐创作作曲家
“身必由己”的艺术家——旅美中国作曲家梁雷的艺术人生阅读
姚晨琴歌四首《云·山·风·松》音乐创作初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吕其明音乐创作及其启示
逐梦
邀你来我家
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研讨会
西藏当代音乐创作研究
长大可当作曲家
George Gershwin
程诺:我想成为钢琴作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