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变专业特色培育的实践及效果

2019-04-28刘利郭屹岩张艳红

学周刊 2019年13期
关键词:专业特色转变应用型

刘利 郭屹岩 张艳红

摘 要:地方本科院校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培养相关行业企业所需人才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辽东学院园艺专业抓住机遇,精准定位,更新理念,基于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科研示范地方、校企合作,服务社会等方面,不断加强培育,突出特色,探索多方位实现专业向应用型转变,为辽东农业产业转型和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关键词:专业特色;应用型;转变;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13-0012-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3.006

地方本科院校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结合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接轨。园艺专业建系以来,结合地区农业产业优势凝练方向,培养创新创业技术人才,先后获批为省重点支持专业和学校双创教育建设试点专业。

一、专业特色的培育

园艺专业应用性强,技术领域包括蔬菜、果树、观赏园艺等。学院地处辽东地区,有着丰富的特色农业资源,蓝莓、软枣子等小浆果种植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区域优势与园艺专业的办学定位与高校转型发展相匹配。办学中逐步加大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和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力度,形成以小浆果栽培为主的专业特色。

(一)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体现应用型特色

人才培养方案经历了多次调整,实行分方向培养,即:果树、蔬菜和观赏园艺方向,结合区域农业产业升级,逐渐明确小浆果栽培方向为专业特色方向。结合人才培养,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强化果树、蔬菜和观赏园艺三方特色,先后引进和培育博士数名;选派教师到高校科研院所进修。师资建设体现了园艺特色方向,学科带头人获评教学名师、省劳模等先进称号。

(二)科学研究突出应用型特色

十几年来,在教师科研方面,紧紧围绕专业方向开展研究工作。第一,专业教师结合区域优势,确立了以小浆果产业示范开发为主研方向。第二,创建了小浆果研究所、科研创新实验室,积极开展推广研究。第三,小浆果研究所进行蓝莓、软枣、猕猴桃等栽培技术研究和生产示范工作,对辽东以及其他很多地区的小浆果产业发展提供了模式。几年来,该团队先后承担国家、省市科研课题以及横向课题多项,荣获国家省市级科研奖项;公开发表核心期刊论文50余篇,提升了专业整体的科研水平。第四,围绕园艺专业,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本科毕业论文80%以上的内容与园艺方向相关。

(三)校企合作服务地方农业

以丹东小浆果协会、辽东学院等为依托,园艺专业指导农民脱贫致富,为地方经济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促进了蓝莓等小浆果的国际交流。团队成员受聘担任农业特派员,大力开展职业培训、技术服务、科技咨询和成果推广等。

二、专业特色的实施过程

(一)加大实践教学,重视实践课程

园艺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一直重视“强理论、重实践”。近年,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的比例由30.6%提高到34.1%,实践教学所占学时比例达三分之一。加强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先后利用中央财政专项、省重点专业等资金用于改造实验室和基地。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改革,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自主实验,在自我探知中培养实践创新能力。

(二)鼓励学生开展创新创业项目和参加各类竞赛

几年来,学生参与教师科研80人次,教师指导大学生创新项目近百项,参与学生300余人次,两项获国家级批准并结题。10名教师指导省级和校级动植物标本大赛,参与学生达到200余人。同时,重视学生毕业综合训练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坚持毕业论文真题真做,要求指导教师对选题开题、实验写作等各个环节严格要求,认真指导。

三、专业特色的示范及辐射效果

(一)教学科研促进农业升级,示范辐射效果明显

以园艺专业为依托的丹东市蓝莓协会、辽东学院小浆果研究所,为辽东地区的地方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撑和服务。丹东是辽宁蓝莓产业的优势区域,园艺专业进行蓝莓等引种、栽培及示范建设,研究蓝莓产业化配套栽培技术并示范,使地区蓝莓栽培整体技术有了质的提高。丹东蓝莓生产园已经达到蓝莓生产标准园的要求,本地蓝莓栽培模式及水平被蓝莓专家称为“丹东模式”,技术和经验已经向全国推广。

(二)培育人才能上能下,专业转型效果明显

毕业生在园艺相关领域工作中取得了较好业绩,优秀毕业生荣获了丹东农民科技带头人的称号,多数毕业生则成为农业企业技术骨干。在校生积极参加专业实践锻炼专业技能,在创新创业实践中表现突出。同时,每年都有20%以上的毕业生考取中国农科院、南京农大等院校硕士研究生,这些学生的实践技能也得到了导师好评;也有毕业生通过了国家英语六级,通过雅思考试申请到英法等国留学。经过不断建设,专业成为学校双创示范专业,走上了应用转型发展的良性轨道。

参考文献:

[1]李保玉.应用技术型大学: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现实选择[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7(2).

[2]程芳.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和科技型小微企业协同发展[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7(12).

[責任编辑 李 媛]

作者简介: 刘利(1970.10— ),男,汉族,辽宁丹东人,教授,研究方向:植物生理生态研究。

猜你喜欢

专业特色转变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基于专业特色的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研究
低碳能源技术与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特色建设探索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变及对策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试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关于会计职能转变若干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