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层螺旋CT在甲状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2019-04-28高瑞李雅静

智慧健康 2019年9期
关键词:转移性甲状腺癌颈部

高瑞 ,李雅静

(1.甘肃医学院附属医院,甘肃 平凉 744000;2.甘肃医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甘肃 平凉 744000)

0 引言

甲状腺癌属于头颈部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主要包括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及未分化癌等四大病理类型。该疾病发病初期通常无明显临床表现,而随着肿瘤TNM分期逐渐进展时,可出现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吞咽障碍等症状表现,导致患者生命质量明显下降,甚至可对患者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及早确诊甲状腺癌并采取安全有效的外科手术方法切除癌变组织对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超声是目前临床诊断甲状腺癌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而近年来,多层螺旋CT(MSCT)因具有无创、空间分辨率高、可清晰显示病灶及其与周围组织器官毗邻关系等优势亦逐渐应用于甲状腺癌诊断中[1]。本研究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探讨CDUS、MSCT两种检查方式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对本院2015年1月至2018年7月接诊的63例甲状腺癌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1例,女32例;年龄23-68岁,平均(45.72±8.35)。纳入标准:①均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②无超声或CT检查禁忌症。排除标准:①有甲状腺及颈部其他外科疾病手术史;②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炎;③有精神疾患而不能很好地配合检查。

1.2 方法

(1)CDUS检查。探头频率选择7.5-12 MHz。检查时,取患者仰卧位,于双肩下垫一软枕,使其颈部充分暴露。涂抹耦合剂后,对患者峡部及甲状腺双侧叶进行连续多切面扫查,详细观察其甲状腺实质内病灶大小、形态、边缘、回声、是否存在钙化,同时,观察患者甲状腺病灶内部及周围血流状况,以及颈部与锁骨上是否有淋巴结肿大。

(2)MSCT检查。患者取仰卧位,先行平扫,以声带水平到颈根部为扫描范围,扫描中嘱患者勿张口及吞咽。扫描参数设定:管电压120 kV,管电流175 mAs,层厚5 mm,准直0.75 mm,螺距0.914。完成平扫后,依病灶大小将平扫延伸至上纵隔。用高压注射器将80 mL的非离子型对比剂注射入患者右肘静脉处,剂量为1.5 mL/kg,速度为3 mL/s。然后以3 mL/s注射30 mL生理盐水,并进行锥形束CT图像重建。

1.3 观察指标

比较CDUS、MSCT两种检查方式对甲状腺癌病灶数量、形态不规则、边缘模糊密度或回声欠均匀、微钙化等影像学特征及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检出率,同时计算其与病理结果的相符率。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8.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用独立样本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病理检查结果

63例患者中经病理确诊单发甲状腺癌47例,多发性甲状腺癌16例,其中12例有2个癌灶,4例有3个癌灶,共83个癌灶;乳头状癌57个(68.67%),滤泡状癌11个(13.25%),髓样癌8个(9.64%),未分化癌7个(8.43%)。

2.2 比较CDUS与MSCT两种检查方式检出病灶情况

MSCT的诊断符合率78.31%高于CDUS的62.65%(P<0.05),详见表1。

表1 CDUS与MSCT两种检查方式检出病灶情况比较例(%)

2.3 比较CDUS与MSCT对不同甲状腺癌病灶影像特征检出情况

MSCT对甲状腺癌数量、形态不规则、密度或回声欠均匀、微钙化的检出率与CDU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甲状腺癌边缘模糊的检出率高于CDUS(P<0.05),详见表2。

表2 CDUS与MSCT对不同甲状腺癌病灶影像特征检查情况[n(%)]

2.4 CDUS与MSCT对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检出情况

经病理检查证实23例为淋巴结转移者,其中CDUS检出颈部转移性淋巴结12例,检出率为52.17%;MSCT检出18例,检出率为78.26%。MSCT对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检出率略高于CDUS,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甲状腺癌是来源于甲状腺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其患病率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3%,且有明显上升趋势。有关该疾病的发病机制现阶段尚不明确,但一般认为,其发生与遗传、电离辐射、碘摄入量不足等因素相关。经相关研究表明[2],甲状腺癌患者早期接受规范化的治疗,其临床治愈率可达90%以上。因此,应实现甲状腺的早期精准诊断。超声检查是现阶段甲状腺癌诊断的常用手段,尤其是CDUS因具有无创、操作简便、经济实惠等优势而被广大患者所接受。此检查方法不仅能够对肿瘤大小、数目、形态、边缘、回声进行充分反映,同时可使医师了解肿瘤内血流信号、是否伴有钙化等情况,从而能为甲状腺癌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但甲状腺癌超声图表现多种多样,且早期患者的病灶形状多不规范或典型,故易造成误漏诊情况,致患者治疗的最佳时机被耽误[3]。而CT影像的空间及密度分辨率高,可明确诊断甲状腺癌病灶的大小、数量、位置及对周围组织有无浸润等,还可对甲状腺及其周围组织器官的毗邻关系作出直观、精确显示。范俊研究显示[4],甲状腺癌的癌灶通常呈浸润性生长,且癌细胞易向周边组织侵袭,故肿瘤边缘较模糊或缺乏连续性。而采用MSCT,通过CT平扫结合多平面重建,可更好地探查到甲状腺癌患者的微小病灶,其检出率较超声高,尤其是对突入胸廓入口甲状腺肿瘤的诊断。在本研究中,MSCT的诊断准确率为78.31%,与CDUS的62.65%相比明显较高;MSCT对甲状腺癌病灶数量、形态不规则、密度或回声欠均匀、微钙化的检出率与CDUS比较无明显差异,但对边缘模糊及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检出率较CDUS高。充分说明MSCT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优势较CDUS大。

综上所述,与CDUS检查相比,MSCT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更为显著,诊断准确率更高。

猜你喜欢

转移性甲状腺癌颈部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中级篇)
改良颈部重要外敷方法
SPECT/CT显像用于诊断转移性骨肿瘤的临床价值
ADC直方图分析在颈部淋巴结转移性鳞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的研究进展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性淋巴结的疗效及安全性
全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适应证选择及并发症防治
非远处转移性高危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低剂量碘-131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