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来霉素致鞭挞样皮炎一例

2019-04-28李基健陈梅笪美红严翘王飞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9年3期
关键词:皮炎红斑本例

李基健 陈梅 笪美红 严翘 王飞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皮肤科,南京 210009

患者女,36岁,因全身鞭挞样红斑伴瘙痒11 d入院。发病前1 d,患者因肝血管瘤行肝动脉栓塞术,博来霉素10 ml(3万U)与碘克沙醇约6 ml乳化混合后注入明胶海绵栓塞,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栓塞成功。术后第2天,患者下腹部出现条索状平行红斑,类似鞭挞痕迹,瘙痒明显。予口服氯雷他定抗过敏治疗,患者瘙痒症状未见明显好转,皮损进一步发展累及颈部、面部以及双大腿内侧。否认既往药物、食物等过敏史,否认发病前自行使用其他药物或食用香菇。

体检:一般情况好,各系统检查无异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皮肤科检查:颈部、前胸部、腹部、腹股沟、大腿内侧多发条索状水肿性平行红斑,色鲜红,隆起于皮肤表面,如鞭挞样,额面部散在钱币大小暗红斑,压之不褪色(图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生化全套正常。左下腹部皮肤镜检查:暗红色至棕色背景,灶性分布的褐色颗粒及白色鳞屑。取左大腿内侧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基本正常,未见细胞内、细胞间水肿及基底层液化变性;真皮小血管内皮细胞略肿胀,管周见以大量淋巴细胞为主伴个别嗜酸性粒细胞的炎症细胞浸润(图2)。

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皮肤镜及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为鞭挞样皮炎。予静脉滴注甲泼尼龙40 mg/d,口服氯雷他定5 mg/d,富马酸酮替芬分散片1 mg/d,外用多磺酸黏多糖软膏。治疗1周后患者皮疹消退,瘙痒明显减轻,但有色素沉着。出院后继续口服甲泼尼龙,逐渐减量、停药。1个月后随诊,患者无瘙痒症状,皮疹消退,留色素沉着。

讨论鞭挞样皮炎表现为条索状红斑,略有水肿或表皮剥脱,类似鞭挞瘢痕。博来霉素、多烯紫杉醇、香菇多糖等均可导致鞭挞样皮炎,不同原因引起的鞭挞样皮炎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本例患者为使用博来霉素与碘克沙醇注射液混合剂行肝动脉栓塞术后出现鞭挞样皮炎,其曾使用碘克沙醇注射液行增强CT未出现鞭挞样皮炎,且栓塞术数月后复查增强CT使用碘克沙醇同样未出现鞭挞样皮炎,因此本例可排除碘克沙醇导致鞭挞样皮炎的可能,应为博来霉素所致。博来霉素致鞭挞样皮炎最早由Lindae等[1]于1987年报道,后国外陆续有相关报道,而国内仅报道1例[2]。

博来霉素是一种多肽类化疗药物,由于皮肤和肺中缺乏代谢博来霉素的酶,故易出现皮肤、黏膜损害及肺毒性,其中皮肤损害包括色素沉着、脱发和鞭挞样皮炎[3]。一般博来霉素累积剂量>100 U可导致鞭挞样皮炎,但也有14 U致病的报道,在给药后数小时至6个月均可出现皮损[3-4]。本例患者在使用2.7万U博来霉素行肝动脉栓塞术后1 d出现全身鞭挞样红斑伴瘙痒。博来霉素导致的鞭挞样皮炎患者,一般有明确的博来霉素使用史,自觉瘙痒,皮损通常发生于躯干和四肢,起初表现为条索状平行红斑,炎症消退后残留持续性色素沉着,并且可能持续6~12个月[5]。本文患者病史以及临床症状与上述文献中博来霉素导致的鞭挞样皮炎相符,尤其是患者有明显的持续性色素沉着,随诊时尚存在。

图1 鞭挞样皮炎患者皮损左胸部(1A)、面部(1B)多发索状水肿性平行红斑,隆起于皮肤表面,如鞭挞样图2左大腿内侧皮损组织病理2A:表皮基本正常,未见细胞内、细胞间水肿及基底层液化变性(HE×100);2B:真皮小血管内皮细胞略肿胀,管周见以大量淋巴细胞为主,伴个别嗜酸性粒细胞的炎症细胞浸润(HE×400)

有文献报道[5-6],鞭挞样皮炎皮损组织病理改变为真皮水肿,血管周围可见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真皮乳头层可见坏死的角质形成细胞以及噬黑素细胞,表皮黑素增加而表皮黑素细胞没有增加,可有极轻微的真皮黑素失禁。本例患者组织病理表现为真皮内血管大量淋巴细胞浸润以及少量的嗜酸性粒细胞,与上述文献报道中鞭挞样皮炎组织病理表现基本符合,但本例未见坏死的角质形成细胞以及噬黑素细胞,可能与活检部位及活检时病程有关。

博来霉素导致的鞭挞样皮炎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本病具有自限性,再次用药可能加重皮疹,皮损通常在停用博来霉素后数周至数月消退,抗组胺药物及糖皮质激素能够减轻症状[4,6-7]。

猜你喜欢

皮炎红斑本例
《思考心电图之176》答案
西门子S7-1500 PLC串行通信的应用
窗外
染发
——皮炎
白内障术后角膜内皮炎临床特征与疗效观察
木星的小红斑
你是否了解新生儿红斑
当心季节化妆品引发的面部皮炎!
木星上的大红斑
夏日需防凉席导致的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