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怀南反围剿作战中的七勇士

2019-04-27罗天兴

源流 2019年11期
关键词:怀集县石山勇士

罗天兴

广东省怀集县南部地区的诗洞、永固、桥头三镇简称“怀南”,新中国成立前隶属广西,位于粤桂边界。1947年8月15日,广德怀边挺进队攻克了设在怀集诗洞圩的国民党南区区公所和设在永固圩的永固乡公所,取得了“怀南起义”的胜利。接着,成立了怀集县第一个苏维埃红色政权—诗洞六龙坑乡人民政府,创建了以六龙坑为中心的怀南游击根据地。

1948年2月28日,在德庆县地下党组织配合下,广德怀边挺进队于德庆县三河地区胜利举行武装抗暴,宣布成立了“广德怀人民抗暴义勇总队”,叶向荣任总队长兼政委。4月,这支部队与在绥江下游活动的游击队合并,组建成“粤桂湘边区人民解放军绥贺支队”。怀南地区武装斗争的烽火迅速燃起,令国民党反动当局十分惊恐。5月2日,国民党反动当局在怀集县成立了“粤西桂东联剿指挥部”,并秘密部署了对怀南游击根据地的“重点围剿”计划。6月1日,敌地方反动武装共约2000余人,采取四面包围、分进合击战术,对游击区实施“大扫荡”。

面对敌人的突然袭击,广德怀抗暴义勇总队仓卒应战。激烈的战斗从6月1日凌晨进行至当日中午,前线部队发现进犯之敌越来越多,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为保存实力,部队迅速采取边打边突围战术,并命令所属各区队适时把握有利时机,逐步从诗洞六龙坑游击根据地往封川、开建方向撤退。作战部队与敌人周旋5天之后,大部队于6月6日冲出了敌人的包围,并迅速转移到了德庆县的三河游击区。但是,怀南区队仍有60余人被围困于诗洞上桌山一带,继续与敌人激战周旋,由于敌众我寡,队伍不断被冲散。

6月21日,区队长黄江以及古高、林江、石山、彭才、吴京(女)、陈鸿共7人,被敌人重重包围在上桌山半山腰的几块大石岩之间,处境十分危险。当时的情况是:黄江有1支驳壳手枪、彭才扛1挺轻机枪、古高和石山各握1支左轮手枪、林江和陈鸿各持1支步枪。在危急关头,七位勇士毫不畏惧,七双大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大家横下一条心,立下了誓与敌人决一死战的浩然正气。黄江决定借助有利地形,尽量节约每一粒子弹,运用近战快攻策略,选择有效时机消灭敌人。中队长古高原来是珠江纵队的老游击队员,作战经验十分丰富,他接过彭才手上的轻机枪,重点对付山下方向涌上来的敌人;林江和陈鸿的步枪则主要“点射”山顶上冲下来的匪兵。敌人的火力虽然密集,但七勇士依托地形优势,沉着冷静、机动灵活进行还击,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围攻。

战斗从上午九点一直打到天黑,古高同志腿部中弹受伤,其他六人也负有轻伤。入夜之后,敌人暂时停止了射击,于是七勇士决定抢抓时机,乘着朦胧夜色静悄悄地爬过大岩石,向山顶方向摸爬近十米后再往左侧山腰移动。他们七人慢慢地攀越过两座山腰后,先由陈鸿摸黑爬上山顶打探敌情,岂料他刚爬到接近山顶处,手里的步枪点碰到一个睡在草丛中的敌人暗哨,被惊醒的敌人死死抓住陈鸿的步枪不放,此时,陈鸿趁势机灵地松开了握枪的手,顺势滑向另一侧的草丛中得以脱险。这时,敌人发现了我方的行踪,埋伏在四面山头的敌人既嚎叫起来又胡乱鸣枪。于是,黄江果断作出决定,指挥大家快速摸黑分头突围,并约定如果七人在突围中失散,务必于次日晚上到达指定地点以吹口哨为暗号联络。

两天后,七勇士只有六人到达约定的地点会合,却不见古高同志到来,连着几天也找不到他的踪影,大家都以为他牺牲了。1949年春,部队第二次打回上桌山时,当地群众才告知缘由。原来,当年敌人进行“大扫荡”过后,群众从山上返回村中时,看见有一个负伤的同志摸到村里,其腿部伤口已生虫蛆。他进村找药敷和找食物充饥,却被村内一名奸细告密而惨遭杀害。经核实,这位负伤的同志就是古高中队长。根据群众检举揭发,指战员们怀着悲愤的心情,立即将告密古高同志的奸细缉拿归案,坚决惩处了这名双手沾满烈士鲜血的“败类”。

再说黄江等六位勇士久等不见古高同志,便分别在大桌山周围辗转几天,寻找未果之后,才依约到达商定的联络地点集合。为了不暴露目标,尽快跳出敌人的包围圈,他们决定将机枪和步枪先就地挖个土坑埋藏起来,待日后再返回取之。然后,六人分成两个小组分头行动。黄江、林江、石山为一个小组,向怀西方向突围;彭才、陈鸿、吴京为一个小组,化装成农民向封川方向摆脱险境。确定的行动路线是经河儿口、渔涝抵达封川江口,再乘船前往广州。黄江再三叮嘱大家,这次跳出敌人重围后,一定赶到香港汇合。不管是谁先到达香港,都要立即向上级党组织汇报。分手之后不久,有消息传来说“在封川七星河儿口,国民党反动武装抓到了三个红军,其中还有一个是女的”等等,据此得知,彭才小组的三个同志都不幸被敌人抓捕了。

黄江、林江、石山小组三人,先在怀南一带大山东移西转与敌人“捉迷藏”,历经20多天艰苦周旋后,终于跳出了敌人的层层包围圈。期间,他们有12天粒米未进,靠吃草根、树叶、野果和饮山溪水充饥,白天倦宿于山林,晚上摸黑爬行,因营养缺乏,三人都得了“水肿病”。

有一天,他们突然听到密林中有异响,声音有点似“石蛤”哇叫,立即引起了三人的警惕,于是火速隐蔽起来观察动静。果然是敌人搜山了,敌人以“石蛤”哇叫作暗号,虚张声势,从山脚“叫”到山顶,又从山顶“叫”到山脚,有时从距离他们三人隐藏地点仅10米的地方搜过。由于三位勇士沉着、冷静,灵活应对,顺利躲避过了敌人搜山的惊险。

为解决饥饿、补充体力,有一个晚上,他们三人悄悄摸爬下山,进入双浦寨一户群众家里煮了一餐米饭吃,饭后还请户主帮助购买了一点大米。户主出门之后,黄江三人立即机警地走出屋外,进入附近一间柴房内隐蔽。稍过片刻,便发现有一个扛着枪的人贼头贼脑地走了过来,迅速将原来他们吃饭的屋子大门锁上,接著门前草坪也开始有人来回走动。黄江马上意识到:“不好!我们遇上奸细了。”于是,三位勇士一跃而起,乘着漆黑的夜幕,立即闪出柴房朝山林边跑去。这时,敌人用火药枪向他们打了过来,幸好每人身上只沾了几粒铁砂,仅是受了一点皮外伤。

1948年7月16日,黄江、林江、石山三人走出了深山密林,来到封开与怀集交界处的宁洞(今怀集桥头)。次日天朦朦亮,他们就赶到了怀集县大岗乡(今大岗镇)黄江同志的老家,黄江的妈妈开门看见儿子和两个陌生人吓了一跳,但又立即镇定下来,十分机警地将三人领进屋内。

黄江回到家里之后,为防止意外,三人隐藏在阁楼里,原打算好好休息几天再出发找到部队。岂料当天下午,同村的一位中年妇女突然串门闯进屋里,恰巧撞见了黄江。虽然黄江的妈妈讨好地送了礼物给她,并叮嘱她千万不要外传,但为了安全起见,黄江三人晚上还是警惕地转移到屋后几里外的山上宿夜。在密林中隐藏两天后,黄江三人研究确定,大家先行分头活动,待身体康复后再找组织联系。于是,林江打扮成商人到了怀集县城的外婆家休养,石山也到了亲戚家躲避。过了10多天后,三人按约定都来到了广州相聚,再一起抵达香港找到了党组织,从而与绥贺支队取得了联系。

1948年10月初,叶向荣政委派人到达香港,将黄江三人接回了日夜思念的战斗集体,他们又随部队开赴前线,为迎接全国的解放继续奋战。

猜你喜欢

怀集县石山勇士
以一己之力拯救尴尬的都是勇士
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幸福街道中心小学
恋上云石山
我家就在云石山
追求美的人 从来都是勇士
黄金时代 金州勇士 GOLDEN STATE WARRIORS
爬三分石山
石山界
怀集县水产养殖业发展探讨
真的勇士,取于直面扣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