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赓续红色文脉贫困村蝶变美丽乡村

2019-04-27谭玉玲肖晓珍

源流 2019年11期
关键词:绣球花贫困村红色

谭玉玲肖晓珍

秋高气爽的早上,笔者走进韶关市仁化县董塘镇安岗村,看到新铺设的沥青路直通村口,中国共产党审计工作创始人阮啸仙旧居散发着古朴气息,与双峰寨保卫战共同被广东省委誉为“农民暴动中最伟大的战斗”的华阳寨保卫战的遗址旁,俨然成为了少年爱国教育培训基地,从前无人问津的红色古村,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探访游客。

安岗村是革命老区村、省定贫困村、全省第一批“红色村”党建示范点。去年来,仁化县巧借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以推进精准扶贫和全省第一批“红色村”党建示范点建设为契机,在安岗村充分发掘和“活化”红色资源,大力实施红色党建引领工程,着力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美丽乡村新样板,实现了从贫困村到美丽乡村的惊艳蝶变。

党建示范品牌 传承红色革命基因

去年来,仁化县在安岗村大力实施红色堡垒、红色阵地、红色教育等红色党建引领八项工程。日前,笔者在安岗村,看到思诒堂、阮啸仙旧居和蔡卓文故居等红色革命遗址均已修缮好,在阳光下的照耀下,思诒堂更显古朴肃穆,栩栩如生的雕塑还原了组织领导震撼粤湘赣的仁化暴动的历史场景,一旁的入党誓词时刻提醒共产党人不忘初心,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一批批前来参观的人怀揣崇敬之心,追忆老一輩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陈毅、阮啸仙、蔡卓文等,为保卫家园发出的振聋发聩的呐喊。

融入红色元素建成的党员红色教育展馆,与周围青砖黛瓦的传统民居相映成趣,展馆兼具红色革命教育和廉政教育的功能,以图文、雕塑等形式回溯仁化暴动的历史,敬仰革命先烈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展区陈列的领导人语录、廉政书画等,警示广大党员干部弘扬正气清风,筑牢廉洁防线。

在华阳寨保卫战遗址周围,建设了“少儿爱党、爱国教育培训基地”,设置了帐篷营地、训练战壕等儿童军事体验项目,让少年儿童体验感受革命英雄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红色审计展馆正在加快建设中,这里将主要展陈阮啸仙在中央审计委员会时期的事迹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审计署、广东省审计工作等发展历程,让党员干部铭记红色审计光辉历程。

红色特色产业 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在安岗村山背村小组旁,上百亩的绣球花基地尤为引人注目。这是挂点扶贫单位从广州引进的产业扶贫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000多万元,利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开展绣球花盆栽生产、永生花和干花加工生产、绣球花销售和绣球花主题乡村休闲旅游等项目。贫困户通过土地租赁、入股分红以及务工等方式增加收入。目前,该基地栽培的20多万盆绣球花已经上市,整个项目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1500多万元。

安岗村文化底蕴深厚,有广东境内唯一的国家级唐代古塔—云龙寺塔,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吸引了各地游客前来参观、拍摄。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古塔文化以及休闲农业项目,该村着力打造红色文化体验旅游主导产业,组建安岗村红色文化旅游公司,开发“思诒堂—阮啸仙旧居—蔡卓文故居—华阳寨保卫战体验区—绣球花主题休闲区—云龙寺塔”红色旅游路线,与户外拓展基地知名企业合作,建设战地救援、战斗场景等丰富多样的旅游拓展项目,把“一小时瞻仰”变成“一天红色文化体验旅游”。

红色宜居古村 释放美丽乡村魅力

安岗村是省定贫困村,基础相对薄弱。结合环丹霞山美丽乡村连片创建工程,该县大力完善安岗村基础设施建设,不仅针对脏乱差现象全面开展整治,还力求突出地域特色,融入文化风骨,促进安岗村的红色蝶变。目前,该村完成了乡村舞台、文化服务中心、村道沥青化及巷道硬底化、生活垃圾集中处理体系及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等工程建设,建成全县第一个村级森林公园,整治了电力、网络、有线电视线路。

“没想到破破烂烂的小村庄,路修得这么好,红色景区搞起来了,来来往往的人也多了!”看到家门口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年过六旬的李奶奶喜形于色。

如今,安岗村与世界自然遗产地丹霞山、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城口红色小镇、石塘古村等串点成线,成为了重要红色景点,吸引了各地党员干部及市民游客前来瞻仰革命遗址、重温红色记忆、休闲体验。本月国庆假日旅游黄金周,安岗村日接待游客近千人。

安岗村的美丽变化,激发了村民的创业热情,外出务工人员逐渐返乡办起了民宿、农家乐、农事体验等产业经济,带动了村民增收脱贫致富。目前,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44户117人,已全部实现脱贫。(摄影:龙全明)

猜你喜欢

绣球花贫困村红色
绣球花变魔术
红色是什么
我的绣球花
贫困村开通“网上大集”
由“贫困村”变成“百万村”
红色在哪里?
皱纹纸艺之绣球花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追忆红色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