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眼中有星辰,心中有海洋”的未来探索者

2019-04-27贺卫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10期
关键词:海洋育人课程

贺卫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0-0187-01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建设海洋强国”作为国家发展战略之一。习总书记指出“要进一步关心海洋,经略海洋,推动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建设海洋强国”内涵丰富,关键是开展面向全体国民的海洋教育,基础是加强中小学海洋教育。多年来,文登路小学立足于得天独厚的地域条件、丰富的社区资源,结合“传统与现代交融 自主与开放辉映”海文化特色精品学校的愿景,以培养“眼中有星辰,心中有海洋的未来探索者”为目标,传承、创新、发展。

一、实施“海洋+德育”行动,打通自主发展之穴

在全球化、信息化不断提速的未来社会,独一无二的民族文化特质与格局开阔的国际视野才是屹立于未来世界、创造幸福人生的必备要素。我们全面深度挖掘并萃取中国优秀而博大的海文化内涵,形成了青岛文登路小学“以海正德十品行”的全面育人机制,概括为“五音十字”,即:容(融)、博(搏)、仁(韧)、志(智)、恒(衡),聘请岛城著名画家以生动创意阐释精神内涵,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每一项品行所包蕴的成长要义,领悟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锻造,让海式人格内化为每一个孩子的成长特质。

学校成立了学生自主管理的少先队“海纳俱乐部”,以扬帆管委会为主管机构,旗下设有八大部门:城管部、交警部、海纳MALL服务部、家校成长部、红领巾新闻部、美育研学部、海纳护蓝部、生命基金部,先后開展了“海上自救自护”“我为海防做贡献”小志愿者服务、“守护海之蓝,逐梦新时代等活动;设立“星海品质银行”,为每名学生提供更体验化、趣味化的评比方式,用能力认证的方式促进积极主动遵守学校各项常规。

二、开展“海洋+课程”研学,落实海洋育人主张

以课程作为开展海洋教育的基础保障。遵循学科性质和特点,基于学校本土化的教情、学情、校情,融合“海文化”特质,对国家课程积极进行学科教材调整、组织方式变革、知识内容拓展的创造性实施,优化教与学的过程,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同时,依托地方课程《蓝色的家园》教材,借力海洋大学、中科院海洋研究所、黄海水产研究所、海底世界等12家海洋教育基地,统筹规划“基础课程 拓展性课程 小课题研究”,发挥海洋专家、家长资源、海洋科普小讲解员等多元人力资源优势,开展海洋研学活动,实现海洋育人的教育主张。

近一年来,学校开展了“奇妙的生物设计师”“探秘深海世界”“石油污染及其清除实验”等26次研学活动。通过探究、实验、观察、总结,既能收获知识,又能收获科学精神。

三、举行“海洋+文化节”活动,助推“海式”少年成长

作为青岛市中小学首家“孔子学堂”,每年举行孔子诞辰日暨新生开笔礼仪式,通过 “正衣冠,敬圣贤”“点朱砂,启智慧”“击响鼓,明志向”“写好字,做好人”“敬茶礼,谢师恩”“诵古典,承传统”六项内容,将中华文化传承发扬;借助国际乐烧艺术家协会建立校园乐烧创作基地,在校园一隅建立了“文登陶园”, 连续多年为毕业生办美展,100%的学生参与,展示绘画、陶艺、篆刻等方面的作品,画册《逐梦》《手·艺》《星·合》,记录着每一件作品创作的过程和学生们的心得。

“科技启航,扬帆未来”科技节,举行“校园海洋科普大课堂”“航海模型直航及遥控绕标竞赛”“海洋研究小课题评选”“海洋科普小达人竞赛”等系列活动,拓展了视野,增进了探索海洋的兴趣;连续两年举办了“碧海扬帆、快乐运动”校长杯帆船比赛,30多名帆船健将乘风破浪,展现了帆船小将的风采,激发了学生对大海和自然本能的尊重与情怀,体会挑战、团队、运动、荣誉给人带来的品格塑造和精神历练。

今后工作中,我们将始终如一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文化内生的基本主张,坚持特色扬校的实践路径,以“海”为教育之源,以海的胸怀与品格为文化孕育,以海的气质与精神为育人策略,以海的样态与特质为资源引入,用学校这个强大的磁场,给孩子们创设高能量的无限扩大的成长场,让每个孩子做眼中有星辰,心中有海洋的未来探索者!

猜你喜欢

海洋育人课程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