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策略分析

2019-04-27施金钻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10期
关键词:有效引导小学数学策略

施金钻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小学中的数学在教学中变得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价值跟作用,而正是这样,在教学中使用“有效引导”策略开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使用“有效引导”这一策略可以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有所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 有效引导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0-0147-02

素质教育需要数学教师的教学在具备逻辑性的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只有使学生在学习中体味到乐趣,他们才能更好的主动投身到学习中来,并积极探寻和解决问题。可是,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我们发现大部分教师都没有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应用能力,缺乏有效的引导,使得教学效果常常欠佳。所以,在当前展开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充分注意引导,帮助学生制定最佳的引导策略,加快学生全面发展的脚步。

一、小学中的数学展开“有效引导”的定义

对小学生来说,他们的逻辑思维还有待提高,难以单独对问题展开思考和分析,所以学习效率也会相应的受到影响。在此基础上,教师实行有效引导教学,根据制定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全面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学习技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都对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有着极大的影响。课堂教学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主要发挥引导作用,这样才会真正意义上的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跟效果,从而体现数学引导教学的意义。

二、在数学教学中实行有效引导策略的意义

(一)升华学生的思维

就小学生来讲,其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都十分有限,在学习数学知识和解决问题时,经常会面临各种问题,难以用自己的思维将实际问题加以解决。假如这时教师可以适当的对学生展开引导,那么就会帮助学生站在不同角度上考虑问题,就会产生一种豁然一新的感觉。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展开的引导实际上亦是将学生跟问题更好的连接在一起,进而升华学生的思维。

(二)帮助提升学生的整体能力

就小学生来说,不管是他们的交际能力还是语言能力都相对薄弱,常常会发生词不达意这种问题,这对学生和学生间的交流是极为不利的,假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及时展开引导的话,那么就会帮助学生清晰准确的将自己的想法表述出来,使得学生可以通过探讨和交流逐渐提升自身的整体数学能力。

三、分析实行有效引导的策略

(一)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若想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就要将恰当的情境设置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设置情境切忌随机设置,一定要尽可能的与生活相近,与此同时还要跟学生学习的知识相关联。假如设置的情境与生活实际相偏离的话,那么学生就很难恰当的掌握并理解情境,这样一来学生就无法通过引入问题展开学习。

例如,在讲解“角”相关概念章节时,假如将悉尼歌剧院建筑引至学习中来,学生可能就会感到比较迷糊。其实,因为该建筑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棱角清晰,但是学生对建筑知识的掌握程度几乎为零,即使听过该剧院,也没有深入到其具体构造中,这种情境引入相对来说就是失败的,在此基础上无论展开多具体的介绍都只会让学生感到更加困难。可是假如学生用三角板或者是画五角星来引导学生展开观察,并总结特征,这种课程的讲解就会变得相对顺利。

(二)多提问,促思考

根据提问来增强学生的思考,加快课程进度。在诸多引导学生展开思考的方式中,最有效果的一种就是提问。只有学生紧跟教师的提问,课堂上讲解的内容才会充分发挥作用。另外,在解决问题时,也会相应的使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跟思维得到锻炼。一问一答这种课堂才是最活跃的课堂,所有学生都积极思考和讨论,这种融洽的学习气氛才会更有意义。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边长特征的时候,我将5根长度不等的小棒分别发到每组学生手中,让他们用这些小棒组建三角形,看看一共可以组建多少个,它们各自都有哪些特征。为引导学生从边长入手来思考问题,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为这些小棒命名,分别命名为3cm的小棒和5cm的小棒等等,最终得出结论:构成三角形的原则是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通过这种相对具体形象的提问与解决,会帮助学生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会对该节知识点有个更加全面的理解。

(三)发现错误,马上改正

在学习小学数学知识与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犯下的错误有一个正确与客观的认识。就教师来讲,将学生的错误视为教学资源也是十分可行的,通常来讲,除去计算方面产生的错误或者失误外,学生在思路方面或者是解题步骤方面产生的错誤一样应该且值得得到教师的重视,当学生犯错的时候,教师不要着急更改,首先要做的应该是发现问题存在的源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及时纠正出现的错误,只有这样才会防止学生出现同一问题多次出现的现象。

比如,在讲解分数的时候,我首先详细对学生介绍和讲解有关分数的特征跟概念,并与实际相连接在一起加深学生的理解。将蛋糕划分为十分,每份占整体蛋糕的几分之几?解决这一问题或许会相对顺利,这时教师还可深入提问,将其中的一份再划分成平等的两份,问每份占蛋糕的几分之几?在回答该问题时很容易就会发生错误,部分同学或许会不假思索的回答1/2,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对题目完全理解,这时教师就有必要引导学生全面分析题目,要让学生知道占“整体”蛋糕中的多少,并不是占那小部分的多少。教师要告知学生在对问题展开分析时千万注意细节,切忌马虎大意。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的数学是学生真正投入到学习中来的初级阶段,可是在这一层次中的学生各个方面学习能力都相对有限,需要教师不断的引导展开学习,同时学生也要对数学课程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循序渐进的思考并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偶霞.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策略及其运用探究[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8(03):21.

[2]姚祖国.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策略[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8(03):11.

猜你喜欢

有效引导小学数学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教师的有效引导与数学教学效益的提高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