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019-04-27张彩霞

甘肃教育 2019年6期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数学教学培养

张彩霞

【关键词】 数学教学;创造性思维;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06—0117—01

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思维的关键阶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一些自己的想法,并且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下面,笔者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创造性思维的意义

所谓创造性思维就是指发散性思维,这种思维方式,遇到问题时,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结构去思考,去寻找答案。既不受现有知识的限制,也不受传统方法的束缚,思维路线是开放性、扩散性的。它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单一的,而是在多种方案、多种途径中去探索、选择。这种思维的目的不是着力寻找陈旧的知识,也不是去重踏别人走过的老路,而是把注意力引向发现新的事物、新的规律、新的理论、新的观点,促进人们向更高、更新、更复杂而广阔的方向开拓前进。创造性思维具有广阔性、深刻性、独特性、评判性、敏捷性和灵活性等特点,它能把学生置于新角度、新思路、新情况与新问题之中,适应学生带有理性色彩的好奇求新的心理。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至关重要。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良好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策略

1. 创设悬念情境,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小学生年龄小,容易对很多事物感到好奇,只要教师在备课时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并在此基础上创设悬念情境,就能够巧妙地引入新课的学习,从而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比如,教学“克和千克”这节课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问学生:“在平时买东西时都会涉及到克和千克,那么有哪位同学可以告诉老师怎么使用秤来称量物体的重量?1克和1千克分别是什么样的概念?”通过给学生设置悬念,学生很容易就被教师设置的悬念吸引,在学习上更加积极主动了。并且通过称量物体的重量,学生纷纷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成功地称量出了物体的重量,不断促进学生发挥自身的能动性以及创造性,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 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创造性思维。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创造性思维,要求教师要做到更新教育理念,改变以往传统说教的教学方法,并且积极备课,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运用自身的知识参与到新知识的学习当中,如此才有利于学生良好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比如,教学“圆的认识”这节课的内容时,首先让学生拿出圆规画出一个直径8厘米的圆形,并且将图形剪下。然后对折再展开,反复几次,让学生观察这样的折法有几种,能折出几条折痕?最终教师提问:“通过折一折的活动,你发现了圆有什么特征?”这时,学生都纷纷总结并且思考,动手继续折、画、量,然后发现了结论:圆有无数条直径,并且长度都相等;半径也是有无数条,长度是直径的二分之一等等。学生折、画、量的过程其实就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并且课堂教学效率也逐渐提高。

3. 创设想象情境,拓展学生的思维。创设想象情境可以帮助学生不断地拓展思维,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比如,教学“圆柱与圆锥”这节课的内容时,有一题是要求组合图形的体积(图形由圆柱和圆锥两个图形组成)。大部分的学生都认为该图形的体积应该是等于圆柱的体积加上圆锥的体积。这时教师说:“同学们想一想圆锥与圆柱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然后再思考应该怎么求这个组合图形的体积。”这时候思维比较跳跃的学生就会想到:“组合圖形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四倍。”这些就是学生智慧的结晶,也是创造性思维的体现。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不断想象,从而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编辑:谢颖丽

猜你喜欢

创造性思维数学教学培养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高中语文诗词欣赏教学下的创造性思维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