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因素对我国大学生自杀影响研究进展

2019-04-27王煜

青年与社会 2019年8期
关键词:自杀心理因素大学生

王煜

摘 要:文章采用综述法对文献中影响我国大学生自杀的心理因素进行梳理,并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提出未来应更多开展保护性因素的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自杀;心理因素

大学生自杀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神经生理、遗传、家庭、教育、心理、社会等,本文根据我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对影响大学生自杀的心理因素做一个梳理。

一、心理障碍

虽然自杀并不总是发生在有心理障碍的人中,但心理障礙患者的自杀率的确高出普通人群的自杀率10-20倍。首要的引起高度临床关切的心理障碍是严重抑郁,众多研究者的调查都发现大学生的自杀意念与抑郁高度相关。双相障碍患者的自杀企图比普通人群高出约60倍,自杀更容易发生在严重抑郁或混乱状态下,且致死性高。除了心境障碍,其他与自杀高度相关的心理障碍包括物质使用障碍、反社会型和边缘型人格障碍、焦虑障碍、神经性厌食症以及精神分裂症,而这些心理障碍的患者常在并发抑郁发作时自杀。

二、自卑

“感到自己没有价值或过度内疚”是抑郁症诊断的一个核心标准。自卑、无价值感、自我评价水平过低、自我效能感低所指的都是类似的心理感受,大部分自杀者出现自杀意念乃至实施自杀行为前均会觉得自己“什么也做不好”、“没人爱自己”、“毫无用处”、“没有一处优于他人”等等。李丽华等通过调查发现有自杀意念的大学生抑郁程度高,自尊水平低;田雪等研究提出,自我效能感在死亡态度和自杀意念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可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死亡教育,提高自我效能感来降低自杀意念。

三、心理特征

研究者发现了众多的心理特征可能对自杀风险有影响。

(一)应对方式

首先是大学生对应激性生活事件的应对方式,李辉等调查发现有自杀意念和自杀企图的大学生更多采用情感中心的应对方式,包括自责、幻想、回避三个维度,而没有自杀意念和自杀企图的大学生更多采用问题中心的应对方式,包括问题解决和寻求社会支持两个维度。彭国胜通过研究提出,压力应对方式体现着青少年在长期的日常生活世界中所形成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反映着其从孩童时代就开始内化的生活脚本,情绪和回避取向应对方式对青少年的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具有明显的强化作用,任务取向应对方式则能够帮助青少年解决问题,脱离应激情境,而且也能够对影响青少年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的其他因素施加中介与调节效应。

(二)攻击性和冲动性

多项研究显示了冲动性和攻击性人格特征对自杀的预测作用,艾明等对近万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自杀未遂组Buss和Perry攻击问卷的总分及身体攻击、言语攻击、愤怒、敌意、指向自我的攻击等均高于无自杀未遂组;林琳等研究发现冲动性特质对自杀的影响会通过负性生活事件起作用,并且冲动性特质的直接作用和负性生活事件影响的中介作用受家庭环境的调节,家庭环境矛盾,会强化自杀意念。

(三)控制感

研究者们也注意到了控制感与自杀的联系。张小远等发现有自杀意念的大学生外控性更高,自我控制感弱,认为事件结局主要由外部因素所影响;王仲星等的研究也发现心理控制源中,内控性水平与自杀意念负相关,外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和机遇)与自杀意念正相关,并且心理控制源既对自杀意念有直接效应,又通过行为抑制的中介作用影响自杀意念。

(四)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对自杀意念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訾非等调查发现有自杀念头的大二男生更倾向于追求完美——更担心出错、更害怕父母责难、做事更犹豫不决以及做事条理性和组织性更差;蒋怀滨等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果,并认为担心错误、父母期望和行动疑虑三项消极完美主义维度可预测外显自杀态度(而对内隐自杀态度无效);另有研究者认为完美主义对自杀意念的影响通过人际敏感的中介作用显示。

(五)其他心理特征

滕姗等针对性取向变化大学生与自杀风险的调查还发现,大学生人群中性少数者或女性更容易发生性取向改变,且性取向变化者存在更高的自杀风险。

研究者们使用较为通用的人格问卷——包括EPQ、16PF、大五人格问卷等——也发现了有自杀倾向的大学生表现出内向、孤独、紧张、情绪不稳、胆怯、敏感、做作、刻板、忧郁、怀疑、刚愎、自责、焦虑不安、不满境遇、朋友少、常感挫折气馁、易于激动、神经质等特征。

众多心理特征与自杀的关系尚需更多的研究来确认,某种心理特征或许不能够直接引起自杀意念或行为,更可能的情况是过往生活中行为反应模式的发生与改变带来“习得的”结果;而生活中种种不堪的累积与这些习得的结果相作用,增加了日后自杀的风险。

四、保护因素

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在于帮助人们发现发展自身的心理社会资源,让已经具备上述危险因素的个体逐步摆脱该类因素的困扰,调整原来不合理的认知体系,建立更适应的行为模式,逐步累积自己的控制感和满足感,恢复正常社会功能,获得较好的社会适应,成长为心理健康的人。即使存在众多可能的自杀危险因素,也应以辩证的思想来发掘阻抗自杀倾向的保护性因素。

(一)家庭方面

家庭是影响我们人格塑造的主要因素,是给我们提供范例和参照的最具影响力的地方。在个体尚年幼时给予足够的关注和爱,科学的教养方式,保护个体不受到各种形式的虐待,是为人父母的责任;即便不能保持完整的家庭结构,家庭主要成员或照顾者间关系保持和谐、亲密、适时沟通及情感表达仍能使个体感受到关注,得到良好的示范榜样,为今后形成健康和适应性的人格打下基础;同时成员间的支持也为个体日后在面对应激性事件时寻求来自家庭的社会支持提供了缓冲区域。

(二)学校方面

进入大学,学生能够学到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是他们人生路上自我实现的重要一环,现今众多大学设置的在新生中再次选择专业无疑给大学生更好的控制感和满足感。在学校,教育者应尽量创造凝聚力强、有协作精神、学习氛围良好、班主任和班干负责的班级环境,让学生感觉到集体的团结和互助。在学校教育中,将心理健康和心理学的知识融入思政教育、生命教育和其他专业课,引领学生发展更积极正向的生命价值观系统。

(三)心理健康教育方面

自我效能感的获得是心理健康的一条主要标准,自我效能感或称自我评价水平又体现在我们学习、工作、生活、人际交往、亲密关系等各项社会功能之中。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大学生认识、悦纳、发展、完善自我,逐步获得良好的自我效能感;进行压力应对方式的相关教育,让大学生在遭遇应激性生活事件时调整原本不适宜的认知体系,有效调动自身的心理及社会资源以度过生命中客观存在的各种挫折,调整情绪,重新回升到更为积极的状态,再次获得良好的自我效能感,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自杀风险。

未来应该在已有影响自杀的危险因素研究基础上,更多开展保护性因素的研究。从家庭开始,将科学的教育方式逐步普及到广大的父母中;从教育改革研究成果的推广出发,将健康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的发现应用到广大受众人群;从学校、社区等基层组织入手,建构更系统的自杀防护策略和体系;在不同的层次,强化从社会、组织到个人应对自杀的免疫力,提高自杀防护效应,提升民众的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 李丽华,王小平,大学生自杀意念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1),71.

[2] 田雪,吕世欣,徐耀辉等.医学生死亡态度与自杀意念的关系: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J].中國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 24(6),932.

[3] 李辉,刘倩倩,方晓义等.云南省大学生自杀行为及相关因素分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03),0056-61.

[4] 彭国胜.压力应对方式与青少年的自杀——基于湖南和贵州两省1567名青少年的实证调查[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205),28.

[5] 艾明,陈建梅,王敏建等.冲动性和攻击性对大学生自杀未遂行为的影响[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1,37(11),650.

[6] 林琳,王晨旭,莫娟婵等.大学生的冲动性特质与自杀意念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8, 34(3),369-376.

[7] 张小远,俞守义,赵久波.医学生自杀意念与人格特征、内外控和自尊水平的关系研究[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7, 28(8),747.

[8] 王仲星,王欣星.心理控制源和行为抑制对医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11,27.

[9] 訾非,周旭.大学二年级男生的完美主义心理、羞怯与自杀念头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4),244.

[10] 蒋怀滨,张斌,李强等.消极完美主义对自杀态度预测机制的内隐实验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5,42(6),1038.

[11] 滕姗,赵久波,张小远等.大学生性取向变化及其与自杀风险关系的2年随访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8, 32(7),589.

猜你喜欢

自杀心理因素大学生
心理因素,如何影响男性勃起功能
钢琴演奏者的心理因素与心理调控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心理因素,如何影响男性勃起功能
大学生之歌
对一例因抑郁症有自杀倾向的案例分析
“自杀”的教授
阿根廷检察官“自杀”牵涉四国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