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边境农村中学少数民族班英语学习方法的研究

2019-04-26沈振燕

教育界·下旬 2019年3期

沈振燕

【摘要】教师忽略学习方法的指导,是造成少数民族学生学习障碍和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会学”,在学习中发展,在创新中学习。文章总结了作者多年农村中学少数民族班英语教学中英语学习方法研究的成果。

【关键词】边境农村中学;少数民族班;英语学习方法

随着对英语研究的深入,我们逐渐认识到语言学习的成功主要取决于学习者对学习策略的研究。学习策略中的基本成分是学习方法,它是学生为了掌握知识技能,实现学习目标所采取的手段。实践表明,教师忽略了学习方法的指导是造成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英语的障碍和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如果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学习起来就如鱼得水,如虎添翼。因此,英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英语,更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如何“会学”英语,在学习中发展,在创新中学习。以下是笔者多年农村中学少数民族班英语教学中英语学习方法研究的成果。

一、对英语基础知识学习方法进行整合

学英语要过四关,即语音关、单词关、语法关和阅读关。

语音是少数民族学生学好英语的关键。因为部分少数民族生不敢读英语,但如果语音学得好,整个学习就顺利了。

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学单词时,教师可教少数民族学生用分类记忆法、对比记忆法记单词,强调多器官并用,做到“五到”,即耳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边境农村中学的少数民族生大多数意志比较薄弱,缺乏足够的自制力,词汇是他们面前的“拦路虎”。要加强少数民族生心理健康教育,告诉他们“任何人学习都会遇到困难,别人能学好是遇到一个困难解决一个困难”,必要时还要反复,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英汉语法特点大同是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障碍。教师可让少数民族学生找出并牢记一些有规律的重要句型,运用归纳总结法、对比辨析法、归纳演绎法来弄清概念,掌握句子结构和语法知识,并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各种思维能力;同时要求少数民族学生把英语口语、语法合二为一,要敢于实践,肯下苦功夫;要有恒心,不能中断学习。

新编英语教学大纲规定:中学英语要侧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切实打好基础,要提高阅读能力,先要让少数民族学生掌握好朗读、默读、快速阅读、精读、泛读等阅读方法和技巧,学习英美文化背景知识,提高阅读能力,从而攻破阅读关。

二、对英语习惯养成学习方法进行整合

(一)预习英语的习惯养成

现代教育家叶圣陶说:“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就非教他们预习不可。”可见,预习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有利于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独立观察、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

一是单词(词组)、句型的预习。预习单词时,先对着音标看是否会拼读,后听录音,要做到读音准确,词义明确,词性明了,对于“四会”(听、说、读、写)的单词,初步要求拼写正确。在预习单词、词组、句型的时候,可充分发挥英语词典的作用。

二是短文的预习。在预习短文时,应要求学生在预习单词的基础上,先仔细听几遍短文的录音带,如有疑惑或不明白的地方先画上标记,后查阅相关资料,或带着问题听课,这样听课的针对性更强,效率更高。

三是英语课后练习的预习。预习课后练习,要求学生做课堂作业中的预习练习,针对课文内容提出的相关问题及各种形式的针对性练习,做到心中有数。

(二)书写规范英语的习惯养成

摆在教师面前的现实是:每次批改作业、批阅试卷时,对有些少数民族学生的“天书”真感头疼,如句首字母没有大写,标点符号与母语混淆等。这就要求每一位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严格要求少数民族学生,采取措施,使少数民族学生养成良好、规范的书写习惯。

(三)朗讀背诵英语的习惯养成

语言是一种有声的艺术。学习英语离不开朗读,朗读有助于增强语感,提高口头表达能力,适应交际的需要。口语较好的学生必定重视平时的朗读与背诵。

1.朗读注意准确,感情要投入,力求抑扬顿挫。有些少数民族学生扯着嗓子朗读,但不久就发现对所读内容一知半解,囫囵吞枣。针对这些情况应强调:朗读要认认真真,吐词清楚,语音语调力求准确,还要注意感情投入,力求抑扬顿挫,切忌“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2.用朗读和背诵来提高学生口语能力。坚持不懈地朗读和背诵是训练语言、语调、语流和连贯性、流畅性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有助于纠正语音。通过朗读,尤其是模仿正确、地道的英语语音语调,学生有助于纠正和训练自己的语音语调,掌握说英语的种种技巧,如连续、失去爆破、同化、重读、弱读等,从而迅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四)记英语课堂笔记的习惯养成

记课堂笔记可以深化学习内容,理清思路,增强记忆。课堂上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充分调动一切感官,养成眼、耳、口、手并用的听课习惯,对于学好英语是极有帮助的。教师可经常指导少数民族学生在记笔记时采用一套自己惯用的符号规划笔记内容,从而提高听课效率。

(五)复习英语的习惯养成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提示我们,遗忘规律是由快到慢的,曲线最初是急剧下降,过一段时间后下降减慢,曲线趋于平稳。因而,对信息及时和经常进行合理的复习才能达到巩固记忆的目的,具体方法就是“学习—复习—再复习”。

1.整理英语课堂笔记习惯养成的学习方法。“品味”课堂上的重点内容,“点”“线”“面”分头抓,归纳整理。抓住单词这个“点”,就能带动词组、句型这根“线”,撑开文章的阅读和理解这个“面”。

2.制作英语“错题本”习惯养成的学习方法。把每次练习、作业、测试中做错的习题摘录在“错题本”上,并对出错的原因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在课后反复复习,每次考试前重新翻阅“错题本”以加深印象,就能避免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这样经过多次反复记忆,久而久之,就会养成做题时认真思考的习惯。

(六)集中注意力学英语的习惯养成

良好的注意状态是学习英语过程的第一关,是学习过程的门户。当前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英语容易分散注意力,心不在焉的现象比较普遍。有些同学觉得英语难(瑶寨小学没有学英语),往往听不懂就开小差,跟不上教师的思路,导致注意力分散。英语课堂是学生听教师和同学讲英语,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英语教师一方面要求少数民族学生以一定的意志力和自制力来克服困难,排除干扰;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改进英语教学方法,以丰富多彩的教学组织形式吸引少数民族学生注意,并经常保持师生之间的目光交流,从少数民族学生的表情中获得信息反馈,看少数民族学生到底听懂了多少,必要时多加鼓励,积极帮助他们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

(七)勤于练笔习惯养成的学习方法

首先要重视英语课堂写作训练:书面造句、回答问题、看图写话及写信、记日记等各种训练都有助于培养写作能力。凡遇到需要写作的机会,决不放过,这会切实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写作的能力。

(八)正确使用英语工具书的习惯养成

在学习过程中,少数民族学生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不懂的问题,这时除了问别人外,还可以使用工具书帮助解决问题。经常查英汉或英英词典,将有助于丰富少数民族学生对相关的单词、词组、句型等用法的理解和把握,少数民族学生会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当然,良好英语学习习惯的养成要经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努力。

三、帮学生减少学习的障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倾向性的差异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在环境、教育等因素影響下形成的。我们学校少数民族学生主要来自防城区各乡镇瑶寨,由于学生的成长环境、素质参差不齐,要想教好英语,教师就要想方设法帮学生减少学习的障碍,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如2009年秋季学期,预备单元英语测验,我班同学考得很好,只有个别同学不及格,同学们个个喜气洋洋。后来,随着知识难度的加大,部分同学开始动摇了,特别是瑶族的同学,他们认为自己笨,认为自己不如别的同学,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学好,进而不想学英语。笔者发现这种情况后,及时找他们谈心,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把他们和班上成绩最好的何镕娟同学作比较,并告诉他们只要努力,多读多练,每天要把当天新知识消化,就会和何镕娟同学一样学得好。经过多次谈心、分析,最后他们认识到自己学得不好的原因。经过对比,他们明白了学习要一步一个脚印、自己主动学习的重要性,增强了学习自信心,激发了英语学习兴趣,成绩进步很快。最后,在期末考试中,英语科的第一、第二名分别是两位瑶族学生邓小莲同学和杨金萍同学,而何镕娟同学名列第三。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特别是英语学习遇到困难时,她们会唱着“生活就像趟大河,学习就像爬楼梯……一步一个脚印,天天往上爬啊,喔喔!”2012年中考,何镕娟同学的英语成绩和总成绩均名列学校榜首,她们3人和班上其他26人,分别以优秀的成绩考进了防城港市实验高级中学和防城港市高级中学。用同样的方法,2018年中考,黄荣荣的英语成绩和总成绩均名列学校榜首,她和班上其他的40人,分别以优秀的成绩考进了防城港市北部湾高级中学、防城港市实验高级中学和防城港市高级中学,创下历史最好的成绩,得到学生、家长、同事和社会的好评。

【参考文献】

[1]咸立亭.新时期基础教育工作指导全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2]张丹,张静.有效上课——问题·探究·对策(初中英语)[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