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配合龙氏整骨治疗腰肌劳损案一例

2019-04-26陈珊珊司元红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9年2期
关键词:针刺

陈珊珊 司元红

【摘要】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因在工作及生活中长期的不良姿势,腰肌劳损的发病率不断的上升,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及工作。临床上针刺配合龙氏整骨治疗腰肌劳损取得较好疗效,其远期疗效好,介绍验案一则,以供临床参考。

【关键词】腰肌劳损;针刺;龙氏整骨

腰肌劳损是慢性腰痛中一种常见病,多由于腰部韧带、筋膜、肌肉等软组织损伤所致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长期反复发作性腰骶部酸痛不适,

可表现在腰部的一侧,也可两侧腰部同时疼痛,时轻时重,缠绵难愈,劳累后尤甚,休息后可缓解。本病多由于腰部急性扭伤后失治误治,或腰部长期反复损伤,或因姿势不良导致腰部软组织积累性受损。随着现代社会就业压力的剧增以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导致此病的患病率逐年升高,并且向低龄化发展,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对于此病的治疗,西医多采用消炎镇痛药等对症治疗,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症状虽可暂时缓解,但易复发率,而且有消化道不良反应、甚至出血等风险;中医方面,按摩、理疗虽可缓解症状,但作用短暂。而在临床上本人采用针刺配合龙氏整脊治疗腰肌劳损取得较好的疗效,且不易复发,现报道一则案例如下:

患者林某,女,66岁,因“反复腰痛l+年,加重3天”为主诉于2017年10月24日就诊于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现病史:1年前患者因劳累出现腰部疼痛,呈酸胀样,痛有定处,固定不移,无双下肢反射痛、麻木、无力、间歇性跛行等症,经休息后缓解,患者未予重视,未系统治疗。此后患者因劳累或姿势不当,疼痛反复发作,时轻时重,曾就诊于外院,行腰椎CT未见明显异常,间断在外院理疗。3天前患者因劳累后上症复发,腰部疼痛加重,疼痛以酸胀样为主,腰部活动受限,无双下肢麻木、无力等症,遂就诊于我院,门诊以“腰肌劳损”收入我科。入院症见:步行入院,腰部疼痛,疼痛呈酸胀样,痛有定处,固定不移,腰部活动受限。查体:脊柱四肢无畸形,L3-L5棘突、棘间及棘旁3cm压痛明显,无明显下肢放射痛,其余脊柱各棘突、棘间及棘旁无明显压痛、叩击痛,双侧骶髂关节压痛,右侧以骶髂關节外上方压痛明显,左侧以骶髂关节内下方压痛明显,腰部活动受限,前屈约60°,后伸约20°,左右旋转约30°,左右侧屈约20°,双侧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一),双侧屈髋屈膝试验(一),双侧梨状肌紧张试验(一),双侧“4”字试验(一),双侧股神经牵拉试验(一),腰后伸试验(一)。骨盆检查:病人俯卧位,双下肢伸直拼拢,双踝间中点与人体中线一直线,患者右腿较左腿长3cm。

西医诊断:腰肌劳损、骨盆旋移;中医诊断:腰部筋伤(气滞血瘀证)。治则:行气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治疗方法:采用针刺配合龙氏整骨手法。操作:结合患者骶髂关节压痛点及长短腿,患者骨盆错位方式骨盆前后旋,右侧骨盆后旋,左侧骨盆前旋。故右侧采用俯卧单髋过伸冲压法:患者取俯卧位,右腿过度后伸、外展45°,然后用柔软的枕头折叠放在患者大腿下面让髋关节后伸,术者立于患者左侧,双掌重叠,以掌根部按压在骶髂关节外上方压痛点处,若左脚在前,则左手在下,反之,则右手在下,然后垂直向下发力;左侧采用俯卧牵抖冲压法患者取俯卧位,一个助手双手抱握患者“短腿”踝关节上部作好牵抖姿势,另一助手双掌重叠按压在骶髂关节内下方压痛点处,术者一手放在患者髂前上棘,另一手放在坐骨棘,术者发出口令,三人同时用力完成俯卧牵抖冲压法。复位结束后,患者取俯卧位进行针刺,取穴:L3-L5夹脊穴及L3-L5棘突旁开3cm压痛点、双侧委中穴。取穴部位进行常规消毒,用0.3x0.6的毫针直刺,夹脊穴进针深度以针尖到横突为止,L3-L5棘突旁开3cm进针深度以针尖至腰大肌深度为止,委中穴以酸胀为度,不行针。针刺结束后用TDP治疗仪照射腰部,以温热为宜,留针30min。患者经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连续治疗3次痊愈,后电话随访,患者未诉特殊不适。

挠腰肌劳损属中医“腰部筋伤、腰痛”范畴,《景岳全书·腰痛》有云:“腰痛证,凡悠悠戚戚,屡发不己者,肾之虚也”;《诸病源候论·腰背病诸候》曰:“肾主腰脚……劳伤于肾,……故腰痛也”。可见腰肌劳损多因肝肾亏虚,同时又复感风寒湿邪,导致气血运行不畅,闭阻经脉所致。现代医学认为腰肌劳损的发病机理多因腰椎周围的韧带、筋膜、肌肉、脊柱小关节滑膜等软组织因各种原因导致损伤后,引起炎症、粘连、钙化,从而刺激、压迫营养血管和神经末梢,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及代谢障碍,由于代谢产物堆积及炎性物质产生,从而出现以腰痛为主症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因患者以前是办公室文员,长期久坐以及一些不良姿势,导致腰部深层肌肉及腰大肌紧张,故选穴上腰部选择L3-L5夹脊穴及L3-L5棘突旁开3cm压痛点。夹脊穴进针深度以针尖到横突为止,可达到松解腰部深层肌肉的作用。从解剖分析,腰夹脊穴正好对应相应椎骨下方所发出的脊神经后支及其伴行的动、静脉丛。针刺L3-L5棘突旁开3cm压痛点至腰大肌深度,可起到松解腰大肌的作用,因久坐之人,腰大肌常是短缩的,从局部解剖来看,脊神经后支也从腰大肌发出,腰大肌紧张,也可引起腰痛。所以针刺腰夹脊穴及棘突旁开3cm压痛点,从中医方面来看,具有舒筋活络、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功;从西医方面来看,针刺这些部位,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代谢和营养神经血管,使无菌性炎症消散吸收。针刺委中穴,因委中穴属太阳足膀胱经之穴,从膀胱经循行来看,膀胱经夹脊抵腰中,从腰部进入体内后络肾,且委中穴为合穴、血郄,具有疏利膀胱经气,消络中瘀滞之功,也正如中医所认识,经络所过,主治所及及“腰背委中求”;同时,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委中穴的神经投射到脊髓的节段与腰背部的神经节段分布,在后根神经节和脊髓有相重叠的部位,故针刺委中穴可以治疗腰背部肌肉的疼痛。

在国内,关注骨盆旋移的群体还不是那么普遍,但近年来,骨盆旋移症作为下腰痛的病因之一,越来越受到国内同道的重视。在“腰、盆、髋”共扼系统中研究骨盆旋移综合征的病理,可以发现某些难治性腰腿痛的病因有一部分是由于骨盆紊乱所致。从解剖结构来看,腰背部肌肉有部分起止于骨盆,骨盆错位后导致力学失衡,从而引起腰腹肌拉力不平衡导致腰骶部疼痛,出现我们临床常见的

“腰肌劳损”性腰痛;某些顽固性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在纠正因骨盆错位导致的力学失衡后,两侧肌张力平衡,疼痛也随即消失。骨盆的旋转错位,会引起人体重心的改变。对于此患者,其骨盆发生前后旋转,通过龙氏整骨手法纠正后,调整力学失衡,缓解因骨盆移位引起的对腰部肌肉的拉力,从而放松腰部的肌肉紧张,这正如中医所讲骨正筋柔。

从此例病例我们可以看出,在结构发生错位时,我们在纠正结构后,再用针刺处理软组织的问题,可以取得比较好的疗效,且远期疗效好,正如中医的思想“骨正筋柔”。但对于腰肌劳损及骨盆旋移,从很大一部分来讲,源于生活中一些不良的姿势,所以要想腰痛不反反复复,纠正生活和工作当中的不良姿势是必要的。

(通讯作者:司元红)

猜你喜欢

针刺
周围性面瘫应用针刺联合雷火灸治疗的效果评价
针刺联合中药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清明的雨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针刺秩边穴治疗跟腱炎51例临床观察
植物也有记忆力
针刺配合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面瘫63例
新疆抓获75名“针刺”嫌犯
针刺治疗术后尿潴留68例
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