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部生动的武器装备进化史

2019-04-26罗援

中国图书评论 2019年4期
关键词:套书兵器生动

罗援

解放军国防大学退休教授(仍留校教学)徐焰少将撰写了一套《兵器交锋系列》,包括《画说空战》《画说坦克战》和《画说海战》三本书,是一套文字简洁、生动,并配以大量精美油画、水彩画的国防教育参考书,其样式为近些年国内图书市场所罕见。

徐焰教授几十年来研究军事历史,出版过众多史学著作,有大量的史料积淀,又在美国、日本、俄罗斯和西欧搜集过大量历史文献和历史画作。在此基础上,前两年他又根据国内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的需要,推出了这样一套图文并茂的作品。在这套书中,文字表述所占的篇幅在一半以上。除对历史的描述之外,作者还运用其理论底蕴,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对以往的战争进行了分析,贯彻了理论性、政治性、知识性和艺术性的结合,这恰恰是当今图书出版界所需要的。

当前,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不忘初心”以及军人要“有血性”的要求,向中青年一代讲述历史上的战争起源、发展及经验是很有必要的。中国改革开放已40年,社会早已进入转型期,也是一个创新期。一些传统读物千篇一律的写法,已越来越失去读者,尤其是传统呆板的思维方式束缚把本来十分生动的历史写得僵化死板,让读者读起来味同嚼蜡,这样的战史已经没有多少人愿意看。在新形势下教育方式要创新,必须改变僵化的图书创作方法,推出的作品要符合新一代人的观看兴趣。徐焰的这套书,正是顺应新时期读者的需求,在写作方式上做了全新的尝试,实现了几个创新———结构创新、笔法创新、图文结合更新,达到让读者耳目一新。

这套《兵器交锋系列》的特点,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人类战争演变的过程,涵盖了地面车辆、水中战船和空中飞行器在作战中的进化,使用通俗的语言并引据了许多生动真实的故事,向读者展现了军事斗争手段包括科技水平的变化过程,既是有趣的战史读物,也是一部军事科普教材,很适合当前社会上和院校进行国防教育的需要。这套书有别于市面上现有的那些通过拼凑完成的、用数据堆砌的兵器书,它更有思想性在里面,是作者通过思考真正写出来的东西。它的思想性体现在它并不是简单对武器的介绍,而是贯穿了武器在军队中的发展史,以武器作为介入点,散发地介绍相关的一些战争场面,在生动的讲述中,我们跟随作者铿锵有力的笔触,了解武器的前世今生。那些冰冷的庞然大物在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中,仿佛让我们看到它们在空中、在陆上、在海上的巅峰对决。

信息时代的到来,多元化社会和“信息爆炸”的冲击,使多数人特别是年轻人获取知识的渠道已有了重大改变。例如,有人称现在的年轻人获取知识主要靠“三屏”(上班看电脑屏,下班看电视屏,闲时看手机屏),基本由文字构成的书的读者是越来越少,“快餐文化”導致视觉阅读已经成为主体。徐焰的这套书中,历史油画、水彩画差不多占了一半的页面,尤其是那些几百年前、几十年前的作品随着时光的流逝更会显现其历史价值。徐焰教授从少年起就学过美术创作,几十年来一直爱好绘画,这次把书中的文字同绘画相结合,能给读者在视觉上很强的冲击力。

徐焰教授这套书采用史论结合的方法,全篇都贯穿了比较透彻的分析。在“让世界充满爱”的歌声中长大的许多人,已经不明白当年为什么要打仗,也不太了解战争是怎么打的,要让他们增强国防意识,首先要进行“战争ABC”的教育,而且要用通俗鲜活的语言,让现在社会上的少年和中青年人愿意看。这套《兵器交锋系列》在讲述世界范围内战争和武器发展史时,还注意介绍中国在这些领域的特点,痛陈了“落后就要挨打”的规律,让人认识到加强国防建设的重要性。历史证明,任何一个强调民族精神的国家都重视历史教育和国防教育,中老年人通过温故知新更能认清社会的正确导向,青少年通过继承光荣可以树立人生信仰,军人则要从当年的奋斗中汲取英勇的精神和确立荣誉感。这样的历史书籍,在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中还能发挥继承先贤、启迪后昆的作用。

作为一个老军人和研究国际问题的学者,我希望这套书中所倡导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关注国防事业的难得热忱,能如同万里长途赛跑中的接力棒,将一程一程地传给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而奋进的人们。

作者单位:中国军事科学学会

猜你喜欢

套书兵器生动
描写生动 文质俱佳
《了不起的故宫》
动物进句子生动又有趣
兵器图解
兵器图解
一套有魔力的书
兵器重要编译报告
《十万个为什么》系列
淡妆浓抹总相宜
网上“兵器”大检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