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减负年,这些省出台具体措施狠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2019-04-25

当代党员 2019年8期
关键词:力戒形式主义督查

编者按: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将2019年确定为“基层减负年”。事实上,在《通知》出台前,已有一些省份出台了一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措施。在《通知》出台后,各地也在陆续出台具体措施,将减负落到实处。

以下,特摘选编辑了湖南省、山东省和安徽省出台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措施和办法。

★湖南出台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20条措施

●解决喊口号、装样子、搞变通等问题

对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的重要指示批示,实行台账管理,坚持“马上就办”,跟踪督办。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不层层提空洞的新口号、新思路,不提不切实际的目标、指标、任务、要求,并根据实际进行清理。

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

●解决消极应付、事难办、新官不理旧账等问题

深入开展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治理。

全面推行“一件事一次办”改革。

开展治理“新官不理旧账”行动。各级各部门集中时间对历史遗留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形成任務清单,实行销号管理。

●解决乱拍板、不担当、弄虚作假等问题

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讨论决策“三重一大”事项,每个班子成员必须表明态度并记录在案。

发挥考核评价“指挥棒”作用。改进和完善基层党建考核、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市州重点工作绩效评估、省直单位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坚持考少考精、考准考实。

树立正确政绩观。对脱离实际的大广场、宽马路等“形象工程”一律不予审批;对“造盆景”、假经验、假典型的一律零容忍;对请示报告工作、反映情况、巡视巡察整改、统计数据等欺上瞒下、弄虚作假的一律从严处理。

出台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具体办法。对干部的失误错误进行综合分析,科学把握合理运用容错纠错的界限和情形,严肃查处诬告陷害行为,及时为受到不实反映的干部澄清正名。

完善谈话和函询工作办法。规范谈话和函询工作,发挥谈话和函询的积极作用,减轻干部不必要的心理负担。依规依纪依法严肃问责、规范问责、精准问责、慎重问责。正确对待被问责的干部,对影响期满、表现好的干部,符合有关条件的,该使用的要使用。

●解决学风漂浮、文山会海、检查考核调研过多过频等问题

坚持马克思主义学风。抓严抓实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防止搞形式、走过场,防止照本宣科。

发扬“短实新”文风。发文应当确有必要,可发可不发的坚决不发,确需发文的要简明扼要。除中长期规划等文件外,其他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综合报告不超过5000字,专项工作报告不超过2000字。贯彻落实上级文件,可结合实际制定务实管用的举措,除有明确规定外,不再制定贯彻落实意见和实施细则,确保2019年发给县级以下的文件减少30%-50%。

少开会、开短会。提倡合并开会、套开会议,多采用电视电话、网络视频会议等形式,不刻意搞传达不过夜。从省级层面做起,层层大幅度精简会议,确保2019年开到县级以下的会议减少30%-50%。各级党委、政府召开的会议,除法定会议外,原则上只安排1位领导作主题报告或讲话,会期不超过1天;部门召开的全局性工作会议,一般只安排党委或政府分管领导讲话,会期不超过半天。

严格执行督查检查考核年度计划和审批报备制度。2019年省级层面督查检查考核事项较上年减少80%,对县乡村和厂矿企业学校的督查检查考核事项减少50%以上。对“一票否决”事项、涉及城市评选评比表彰的各类创建活动进行规范,该撤销的撤销、该合并的合并。凡是中央未规定或未经省委、省政府批准的,一律不得要求签“责任状”。

严格落实改进调查研究有关规定。大力提倡“四不两直”调查研究,不得打造“经典调研路线”,不得增加基层负担。多到问题集中、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听实话、摸实情、办实事、解民困、纾民忧。

●着力解决落实“三大攻坚战”、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产业项目建设不力等问题,推动重点领域和专项工作见实效

严格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和预算管理。制定下达年度化解政府债务工作任务清单,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化解隐性债务存量。对资金来源不落实或未制定资金平衡方案的项目一律不予批准。

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严肃查处“虚假式”“算账式”“指标式”“游走式”脱贫等问题。

强化污染防治责任。开展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交办、反馈问题整改落实的督查督导。

扎实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把2019年作为“优化营商环境执行年”,清理和取消一批妨碍公平竞争、扩大开放的政策规定,部署开展一批优化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挂牌督办和查处一批突出问题。

★山东提出“担当作为、狠抓落实”五大举措

●转变作风,扑下身子抓落实

公文一般不超过3000字,禁将“全省”改“全市”照抄。今年山东各级会议数量要减少1/3以上,各级简报要压减1/3以上,各级制发文件数量要减少1/3以上,基层上报的报表材料一律压减1/2以上。

省委常委和副省级以上领导干部每年在基层调研不少于2个月,采用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四不两直”方式,掌握第一手情况。

设“省级领导直通车”,每县每年1个大事直报省委省政府。

对“空头政策”倒查部门责任,新政策文件一律明确部门责任。各部门都要对近两年下发的政策性文件进行梳理,责任不明确的,补充下发责任清单;今后出台政策性文件,一律逐条明确部门责任。

今年对10年以上的信访积案要全部“清零”,5年以上的要化解50%以上。

●鼓足干劲,振奋精神抓落实

落实不好要自问四个“为什么”:一问自己有没有追求卓越的境界?二问自己有没有迎难而上的担当?三问自己有没有一抓到底的激情?四问自己有没有常抓不懈的执着?

大胆使用“李云龙式”干部,组织考察要设“落实力”评价。

不能搞“泛化问责”,防止“洗碗效应”。

确保乡镇工作人员收入高于县城同职级。

●加强学习,提高本领抓落实

“善谋”要集思广益,决策环节参与面越大,越有利于形成共识、推动落实。

探索打破身份界限,对特殊专业人才设置特聘岗位。

凡公益性决策,原则上要实行公开“听证”。

每年选送100名左右中青年党政人才到国(境)外培训。

●創新办法,完善机制抓落实

出台《乡镇工作条例》,禁借“属地管理”把责任压给乡镇和村居。

对“乱督查”来次大清查,今年至少砍掉一半各类督查。

“双招双引”考核16市书记市长,前三奖励后三约谈。

将推“电视问政”“网络问政”,每周向公众答疑。

●严明纪律,步调一致抓落实

今年专项治理不担当不作为“庸懒散”问题、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民生领域侵害群众利益问题、营商环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等5个方面。

涉及民生安全没做到“六个第一时间”,将依纪依规问责。

“守纪”不是借口,干部不敢动真碰硬就是失职。

★安徽"十戒十做"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十力戒十做到”

力戒口号喊得震天响、行动起来轻飘飘,切实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力戒重痕迹、轻实绩,切实做到干实事、求实效;

力戒庸懒散、推拖绕,切实做到敢于担当、勇于负责;

力戒家长制、一言堂,切实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力戒滥用问责、推卸责任,切实做到精准问责、严管厚爱;

力戒会议多、会议长,切实做到少开会、开短会;

力戒文件多、文件长,切实做到少发文、发短文;

力戒检查多、滥考核,切实做到少检查、多服务;

力戒调查浮、研究浅,切实做到察实情、谋实招;

力戒大呼隆、简单化,切实做到结合实际、因地制宜。

●开展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行动

针对检查多、考核多等问题。要求省直部门不得擅自出台新的督查检查考核事项,省级层面较上年压减70%以上,市县对基层督查检查考核事项均要减少50%以上。同时,还要精简检查考核的内容,大幅减少检查考核填报的数据和上报的材料。

针对"留痕"多、材料多问题。除中央及省委明确要求的事项外,各级各部门自行提出的留痕事项,原则上一律取消。

针对宣传标语多、展示牌多的问题。各级各部门不得将设置宣传标语、宣传栏、展板等事项纳入考核或提出硬性要求。

针对推诿扯皮、不愿担责的问题。凡是属于本级本部门职责范围的事情,要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履职尽责,决不能一点点小事都层层上报请示,把问题和矛盾层层向上推。

针对责任往下推、板子往下打的问题。要求不得把签订"责任状"、设置"一票否决"作为推卸责任的"挡箭牌",凡是中央未规定或未经省委、省政府批准的,原则上一律取消。

针对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现象。要求汇报工作、报送材料、开展整改不得隐藏、遮掩问题,做到实事求是、全面客观反映情况。

针对脱离群众、拍脑袋决策的问题。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集体讨论决定"三重一大"事项,认真落实决策前调研论证、专家咨询制度,每个班子成员应当亮明态度并记录在案,主要负责人末位表态,做到科学、民主、依法决策。

针对学习、调研走过场的问题。倡导"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调研,真正摸透实情,注重现场指出问题、帮助解决困难。

(摘编自《湖南日报》《大众日报》《安徽日报》)

猜你喜欢

力戒形式主义督查
“表演完美”也是形式主义——为政不能耍把戏
形式主义“闻着臭,吃着香”
“开会”不是形式主义,“会海”才是
挂在“墙上”的形式主义
忠诚担当 力戒空谈
环境保护部表扬强化督查第一轮次优秀团队
书画家要力戒“三气”
开展履职尽责督查 彰显“贴心”民政效应
涵养静气,力戒浮躁
推行文明审计 提倡“十要十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