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中药氧气吸入改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症状的护理效果

2019-04-25张淑美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30期
关键词:氧气缺血性中药

屈 雯,张淑美

(徐州市中医院脑病针灸科一病区,江苏 徐州 221000)

眩是指自觉眼花或眼前发黑,晕是指头晕明显或感觉外界事物或自身旋转,二者常同时出现,故称为“眩晕”。轻者闭目缓解,重者自觉旋转不止,不能站立,或伴恶心、呕吐[1]。随着当今社会人口老龄的不断明显,已逐渐成为内科常见病。眩晕始见于《内经》,称之为“眩冒”,认为眩晕属肝所主,与髓海不足、血虚、邪中等多种因素相关。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则是由于脑部的椎基底动脉缺血而引起的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神经内科系统常见疾病。本文主要研究的是中药氧气吸入配合整体护理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效果观察。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因后循环缺血收治住院的52例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单盲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26例,男10例,女16例,年龄42-76岁;基础疾病: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高脂血症13例,单纯高脂血症6例,其它7例。对照组26例,男11例,女15例,年龄44-77岁;基础疾病: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高脂血症11例,单纯高脂血症7例,其它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等一般情况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根据WHO的规定:后循环缺血最主要的症状为眩晕,由于脑动脉的系列病变使血管变窄,导致脑部供氧不足,即会引起相应的病症。常见临床表现为:头晕、头痛、复视、视觉障碍,呕吐、短暂性意识丧失、头面部或肢体麻木、无力、步履不稳等[2]。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和研究组均给予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常规治疗和护理,包括改善药物治疗扩充血容量、改善脑供血、控制颅内压、抗凝、控制血脂、血压及一般对症支持疗法;避免头部过度活动、畅情志、慎起居、饮食有节、忌肥甘厚味等。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氧气吸入治疗。

1.3.2 研究组的治疗方法:研究组在常规治疗护理方案基础上增加了中药氧气吸入疗法。其所用中药药氧液为我院自制制剂,成分为麝香、冰片、西红花等,混合蒸馏水由专业人员经特殊工艺配制密封保存,使用时与无菌注射用水以1:2比例稀释,使用方法:将中药稀释液放入氧气湿化瓶内,按照常规氧气吸入方法每日一次,每次1-2小时吸入,吸氧流量选择3-4L/分。每7天为一疗程。

1.4 效果评定标准

治愈:无眩晕症状发作,不影响工作及日常生活;显效:眩晕症状明显减轻,每天发作累计时间<2h,能参加一般工作及日常生活;有效:眩晕程度减轻,间断发作,每天发作累计时间2-6h;无效:眩晕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者[3]。

1.5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包进行常规统计学处理,本研究计数资料采用Ridit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临床治疗护理效果对比:对研究组给予中药氧气吸入治疗护理后,患者病情得到很大改善。研究组治愈18人,显效4人,有效2人,无效2人,有效率为92%。对照组治愈15人,显效3人,有效2人,无效6人,有效率为77%.两组之间存在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数据比较

3 讨 论

后循环缺血是临床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眩晕是其最重要的临床表现之一,多发于中老年人,其临床辩证以肝肾阴虚、瘀血阻窍、痰湿蒙窍居多,阴虚津液不足,津血同源,发为血虚,血虚则血行不畅,久则入络为瘀,痰湿及瘀血两大病理产物阻滞脑窍,则使脑窍失养、元神受损,故统发为眩晕。其临床特点为反复发作、绵延难愈。瘀血或痰湿蒙窍,元神受损,四肢无主,正常生命活动无法得以调控,故还可出现头痛、恶心、头面部或肢体麻木、肢体无力、短暂性意识丧失、步履不稳等临床症状。中医药在治疗护理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据相关文献指出:成人约有3~4亿个肺泡,总面积近100平方米,呼吸膜平均厚度不到1微米,有很高的通透性,故气体交换十分迅速,有利于增强肺脏对药物成分的有效吸收,增强治疗协调作用。同时,氧气可作为载体使更多的药液扩散至血液。药氧疗法能够使肺泡内氧含量升高,血氧分压相应升高,脑组织供氧亦同时增加,其能量代谢得以升高,同时药氧中诸味中药协同作用明显改善了大脑缺血缺氧状态,进而恢复脑细胞的功能[4]。中医理论认为:肺为脏腑之华盖,百脉之所朝会,其主宣发肃降,主一身之气的运行,主治节。药物入肺后可通过肺的宣发与肃降功能到达全身脏腑经络。本研究主要通过中药氧气治疗,让药物通过肺脏直接进入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活血化瘀、醒脑开窍、祛痰息风等作用。其采用的复方中药制剂主要针对瘀血阻窍肝肾阴虚及痰湿蒙窍病因病机辩证而制[5]。其中麝香具有开窍醒神之功效,辅以西红花明显增强活血化瘀的作用,同时以冰片为佐,与麝香同用,增强开窍醒神之疗效,使脑窍通,元神有主。诸药合用使脑窍通、脑神得养血脉得通,而使眩晕等临床症状得以消除。

综上所述,对于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加用中药氧气吸入疗法,可以得到更好的效果,同时操作方便,深受患者认可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氧气缺血性中药
聚焦空气与氧气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氧气的测定与制取
氧气汇流排间电气设计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杜蛭丸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中药零食”怎么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