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绘景、巧解、品情

2019-04-24许婷婷

求学·文科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写景诗句景物

许婷婷

诗歌中有大量写景的文字,这些语句既是我们理解文本的关键,也是考试中经常涉及的考点,我们需要重点把握。对写景诗句的赏析,主要从三个角度考查:第一,写了什么,即对景物的具体描绘;第二,怎么写的,即写景的方法技巧;第三,为什么写,即写景的作用。

【知识解读】

一、写景的内容

诗歌写景的内容主要为自然景物描写。自然界中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花一鸟、一虫一鱼都是景物,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描写了秋苇苍苍、白露茫茫、寒霜浓重的清凉景色;“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描绘了一幅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浣花溪春光图;“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描写了胡天北地,冰雪消融,战士赶着马群归来的边塞风景。

面对丰富的景物描写,我们既要有发现美的眼睛,认真感受诗句,又要积累常见的描写景物的词语。

描写山水美景:水天一色、波光粼粼、湖光山色、重峦叠嶂、山明水秀、烟波浩渺等。

描写花草树木:繁花似锦、绿草如茵、郁郁葱葱、古树参天、万紫千红、桃红柳绿等。

描写日月风云:大雨如注、细雨绵绵、银装素裹、皓月千里、云雾迷蒙、风清月朗等。

描写边塞风光:金戈铁马、狼烟四起、大漠孤烟、流沙似金、残阳如血、飞沙走石等。

描写田园风光:漫山遍野、炊烟袅袅、鸡鸣狗吠、草长莺飞、阡陌纵横、瓜果飘香等。

……

二、写景的方法

(一)从景物特征出发

1.绘形绘声绘色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陡峭的山崖散乱地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猛烈地搏击着江岸,滔滔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这里只用十三个字,便从形、声、色三方面生动地勾画出这个古战场壮丽雄奇的图景,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江山的感情。

2.动和静(动静结合、以动写静、以静写动)

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寂静的山谷中,人迹罕至,只有桂花在无声地飘落,此为静景。皎洁的月亮从山谷中升起来,惊动了山中的鸟,时而在山涧处发出轻轻的鸣叫声,此为动景。动静结合,花落,月升,鸟鸣,这些“动”景,更反衬出春山的“静”。

3.虚和实(虚实结合)

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春风十里”是虚景,写昔日扬州城的繁荣景象;“尽荠麦青青”是实景,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这一虚一实、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二)从观察角度出发

1.方位顺序:远近、上下等

苏轼的《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诗中的景物描写由远到近、由高到低,层次分明。“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先写远处树林的尽头,高山清晰可见,再写近处翠竹遮隐墙头,小池塘旁长满枯草,蝉声四起,接下来“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由高处天空的鸟写到低处水边的紅蕖。

2.时间顺序:长时段如春、夏、秋、冬,短时段如晨、午、暮、夜等

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诗句描写的画面,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诗人按照时间顺序,从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给读者展现了一幅绝妙的画卷。

3.逻辑顺序:点面结合等

朱敦儒的《好事近》:“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风定钓丝闲”是点,具体描绘了渔父静静垂钓的场景;“上下是新月”“水天一色”是面,一轮新月挂在天空,月光洒满大地。点面结合让这幅山水画显得更立体化。

4.多感觉角度: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通感等

贾岛的《暮过山村》:“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诗人从听觉写起,“数里闻寒水”,可见山区的寂静凄冷。再到视觉描写:稀稀落落的人家──“山家少四邻”。听觉和视觉形象相互衬托,生动地渲染出山村萧索而冷清的氛围。

(三)从艺术手法出发

1.主要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 、排比等

韩愈的《晚春》:“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诗句运用拟人手法,写草树好像知道春將要逝去,争着展示自己的美丽,连没有才思的杨花榆荚也不甘落后,描绘的晚春景致生动而有趣。

2.主要表达技巧:白描细描、对比衬托、乐景衬哀情、侧面烘托、叠音词等

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句采用白描手法,客观呈现了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叶等景物。

三、写景的作用

很多时候诗人写景并不是单纯地为写景而写景,而是借助对景物的描写,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或是对大自然的赞美,或是对生活的热爱,或是对祖国壮美河山的欣赏等,诗句的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思想感情往往就是这首诗的主旨。借景抒情、景中寓情、寓情于景等都是常见的写景的作用。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枯藤老树昏鸦”写尽了秋之萧瑟荒凉,直接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悲凉。“小桥流水人家”显得安详静谧,可惜作者飘零异地他乡,不能过这种生活,间接抒发了作者的悲苦。

【题型解读】

一、提问方式

(一)对写景内容的直接发问

【例1】(2018天津卷·14)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

【东晋】陶渊明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既事多所欣。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注】。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注】问津:指孔子让子路向两位隐士长沮、桀溺问路的典故。

“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参考答案:平旷的田野上,从远处吹来的微风,轻轻拂过禾苗。长势良好的禾苗焕发出勃勃生机。

解析:抓住“平畴”“远风”“良苗”“怀新”几个意象,然后把“平”“远”“良”“新”几个修饰词展开联想,描绘画面即可。

(二)对写景手法的直接发问

【例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作答。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一联是如何写景的?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①动静结合,“风吹古木”为动景,“月照平沙”为静景,动静结合。②视听结合,“风吹古木”从听觉写景,“月照平沙”从视觉写景。③比喻新奇,“晴天雨”将风吹古木树叶的萧瑟之声比作雨声,“夏夜霜”将皓月临近平沙的银色比作霜色。

解析:从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考虑,结合重点语句进行手法分析。

(三)对写景作用的直接发问

【例3】阅读下面这首明诗,按要求作答。

夜过邵伯湖

【明】李东阳

苍苍雾连空,冉冉月堕水。

飘飘双鬓风,恍惚无定止。

轻帆不用楫,惊浪长在耳。

江湖日浩荡,行役方未已。

羁栖在愁绝,况乃中夜起。

请从情与景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4分)

参考答案:这首诗以乐景写哀情,诗人通过雾、月、浪来写江湖的烟波浩渺、水阔浪高,反衬诗人久栖他乡的厌倦,以浩大开阔的自然境界衬托诗人忧愁郁闷的情怀。

解析:写景是为了抒情,考生应选取画面中典型意象加以描绘,知人论世并结合诗歌整体意境,体会作者借由写景所抒发的情感。

二、提问变式

很多时候,高考对写景的“内容”“手法”“作用”的考查不会分得太明显,而是交融在一起,所以需要我们对写景的诗句进行整体的赏析和把控,综合“内容”“手法”“作用”两方或三方来进行回答。

【例4】(2018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作答。

野    歌

【唐】李賀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①凛冽的寒风终将过去,和煦的春风拂绿枯柳,嫩绿的柳条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②表达了作者虽感叹不遇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

解析:对写景诗歌语句含义的理解,首先要借助重要意象把握诗歌描写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作者的人生经历,描述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

一、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

(1)找出诗中描写的所有景物;

(2)找到这些景物的修饰语;

(3)将修饰语和景物加以整合、扩充,重新加以描述;

(4)运用联想和想象,用流畅的语言将这些景物连缀成画面;

(5)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所用的词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二、概括写景的手法

(1)写出使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原句具体分析手法,如“对比,将……和……比较”,“借景抒情,借……景,抒……情”。

三、分析写景的作用

结合诗歌的整体意境和作者的情感来组织答案,切忌空洞,要答得具体,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欢快(悲伤)的情绪”是不行的,应答出 “欢快(悲伤)”的具体内容。

【例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按要求作答。

登快阁

【宋】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本诗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从情景关系角度加以赏析。(5分)

参考答案:①本联抓住典型景物写了登高所见的秋景:千山重叠,无边落木,江水澄澈,夜月清明。②写出了秋景高远壮阔的特点,营造了一种空明阔大的意境。③情景交融,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投身自然的喜悦心情,也是作者胸襟的写照。

对于写景诗句的赏析,我们要明确题干要求,按照“内容”“手法”“作用”一一对应回答。在组织答案时,既要整体全面地理解诗歌创设的意境,又要规范答题的步骤,两者兼具,才可使我们的答案准确、全面。

猜你喜欢

写景诗句景物
回忆,也是写景的利器
四时景物皆成趣
六一来了
如何写好写景作文
写写冬天的景物
写景的妙招
可以“吃”的诗句,你见过吗
读诗句,写成语
写景篇:写一种自然现象
景物描写要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