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苄嘧磺隆对晋谷21号农艺性状和光合色素的影响

2019-04-24张伟莉张丽光王吉祥白亚青畅灼卓王雅情原向阳

山西农业科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磺隆叶面积谷子

张伟莉,张丽光,王吉祥,白亚青,畅灼卓,王雅情,周 浩,原向阳

(1.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山西太谷030801;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31)

谷子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北方地区具备较高营养价值的重要粮食作物[1]。谷子具有良好的抗逆性、耐旱性、耐瘠薄性等特点。杂草是影响谷子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常年因草害引起谷子减产,严重时甚至绝收[2-3]。化学除草技术的应用能有效解决杂草危害,但如果使用不当,也会给作物带来不同程度的药害[4]。一种除草剂是否适合某种作物的田间除草,需要从除草剂对杂草的作用效果和对作物的药害程度来探究。

苄嘧磺隆是属于磺酰脲类选择性内吸传导型除草剂,最早由YAYAMAETAL报道,1984年由美国杜邦公司首先开发[5]。苄嘧磺隆能从作物的根、茎、叶进入作物内并迅速传导,其主要特点为生物活性高、反应速度较慢、对作物安全、可混性强和毒性低等[5],目前在水稻地针对阔叶类杂草和一些莎草有非常明显的防除效果。前人研究表明,苄嘧磺隆对水稻相对安全[6],30%苯磺隆·苄嘧磺隆·氯氟吡氧乙酸WP能够有效防除春小麦田阔叶杂草并对小麦具有较好的安全性[7],但在谷子上的研究鲜有报道。若能将苄嘧磺隆应用到谷子田上,对磺酰脲类除草剂的安全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在苄嘧磺隆胁迫下,玉米的株高、地上鲜质量等农艺性状指标降低,从而抑制玉米生长,而土壤苄嘧磺隆残留可抑制玉米幼苗的光合作用[8]。苯磺隆和苄嘧磺隆对不同小麦品种的株高和叶绿素含量有抑制作用[9]。黄蕾等[10]研究认为,张杂谷5号和晋谷21号谷子幼苗的株高、叶面积、生物质量经阔世玛处理后随着施药剂量的增加而不断降低,谷子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的含量也均有所降低。目前关于苄嘧磺隆对谷子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较少。

为了探讨苄嘧磺隆对于谷子田除草的可行性,本研究以晋谷21号为试验材料,从农艺性状和光合色素2个方面来阐明苄嘧磺隆对谷子的影响,旨在为苄嘧磺隆在谷子田的安全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谷子品种为晋谷21号,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提供。供试药剂为可湿性粉剂苄嘧磺隆(江苏快达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有效成分含量10%。

1.2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8年3月在山西农业大学化学除草与化学调控实验室进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将晋谷21号的种子播种于7 cm×8 cm装有基质的营养钵中。于3~5叶期喷施10%的苄嘧磺隆,共5个剂量处理,分别为:0(CK),150(T1),300(T2),600(T3),1 200 g/hm2(T4),4 次重复,在喷药后 3,7,15 d 取样,进行农艺性状及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1.3.1 农艺性状的测定 于药后3,7,15 d选取生长一致的谷子幼苗叶片,用直尺测量株高、叶长和叶宽,并计算叶面积。于15 d后采用万分之一天平测定地上部分鲜质量。

1.3.2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采用96%的乙醇浸提,取谷子倒2叶0.05 g,共4份,擦拭干净剪碎后放入试管中,加入5 mL 96%的乙醇浸泡至叶片变白,取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在波长665,649,470 nm下测定吸光度,计算出相应的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总含量。

1.4 数据分析

试验数据处理和分析利用Excel 2010和SAS 17.0软件进行,采用Duncan极差法进行多重比较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苄嘧磺隆对晋谷21号农艺性状的影响

2.1.1 苄嘧磺隆对晋谷21号株高的影响 由图1可知,在苄嘧磺隆胁迫下,晋谷21号谷子的株高整体呈下降趋势。药后第 3,7 天,T1,T2,T3,T4 处理的谷子株高均显著低于对照,分别比CK降低了26.22%,25.05%,30.35%,36.75%和12.64%,12.20%,18.29%,24.33%,且均在T4处理时达到最低,而T1,T2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药后15 d,各处理均低于CK,T4处理最低,比CK降低了11.50%,T3,T4处理与CK间均差异显著,而T1,T2处理与CK之间差异均不显著。

2.1.2 苄嘧磺隆对晋谷21号叶面积的影响 在苄嘧磺隆胁迫下,晋谷21号谷子的叶面积均随除草剂剂量的增加而降低,且均在各个时期T4处理达到最小值,分别比CK降低了64.89%,48.56%,35.30%。药后3 d,各处理与对照之间均差异显著,但各处理间均差异不显著。药后 7,15 d,T2,T3,T4处理与CK间均差异显著,而T1,T2,T3,T4处理间均差异不显著(图2)。

2.1.3 苄嘧磺隆对晋谷21号地上部分鲜质量的影响 药后15 d,谷子叶片的鲜质量随苄嘧磺隆剂量的增高而降低,各处理比对照分别下降0.96%,6.68%,15.20%,17.82%。T3,T4处理与CK间均差异显著,而T1,T2处理与CK间均差异不显著(图3)。

2.2 苄嘧磺隆对晋谷21号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由表1可知,随着苄嘧磺隆剂量的增加,叶绿素总含量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药后3 d,叶绿素总含量在T1,T2,T3,T4处理时均低于对照,分别比对照降低了4.78%,17.69%,26.82%,39.94%;药后7 d分别降低了10.70%,13.44%,13.78%,29.51%;药后15 d分别降低了6.83%,8.37%,9.79%,13.03%。类胡萝卜素含量在药后3 d时,T2,T3,T4处理与对照间相比均差异显著,药后7 d,T4处理与CK间差异显著,而其他处理在各时期和各剂量间均无显著差异。药后3 d,谷子叶片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T2,T3,T4处理与对照间均差异显著,且在T4处理时达到最小值;而T1处理与CK差异不显著。药后7 d,谷子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的各个处理与对照间均差异显著,T1,T2,T3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药后15 d,T2,T3和T4处理的叶绿素a与CK相比均差异显著,T1处理和CK间差异不显著;T4处理的叶绿素b与对照间差异显著,而T1,T2,T3处理与CK之间差异均不显著。

表1 苄嘧磺隆对晋谷21号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mg/g

3 讨论

农艺性状是可以代表作物品种特点的相关性状,可以直观地表示品种的优劣,区分品种间的差异,而株高、叶面积和地上部分鲜质量是反映植物生长的重要农艺性状指标。在本试验中,600 g/hm2(T3)处理的苄嘧磺隆显著降低了谷子的株高、叶面积和地上部分鲜质量,这可能是因为苄嘧磺隆抑制了乙酰乳酸酶(ALS)的活性,从而破坏了植物体内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生物合成,进一步抑制了细胞有丝分裂,导致植物组织失绿、黄化,植物生长受到抑制[11],这与黄蕾等[10]的研究结果一致。

叶绿素是作物中与光合作用相关的最重要的一种色素,而光合作用能够为作物生长提供所需的物质和能量,对作物的产出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而,在作物中叶绿素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作物的光能转化率,在对光能吸收、传递和转换的同时,也会在环境的变化中随之调节在作物体内的分布和含量关系,高效合理地将吸收的光能进行分配,以确保作物体内的光合系统正常运转[12]。有研究表明[12-14],除草剂的施用会不同程度的对植物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造成影响。本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苄嘧磺隆喷施剂量的增加,不同时期的叶绿素含量相比对照均逐渐降低,且在1 200 g/hm2时达到最小值,说明苄嘧磺隆对谷子叶片的叶绿体造成了伤害,影响了谷子的光合色素含量,和前人[15]的研究结果一致。

4 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苄嘧磺隆胁迫下,谷子的株高、叶面积和地上部分鲜质量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同时造成了叶绿素总含量的减少。谷子除草用10%苄嘧磺隆300 g/hm2(推荐剂量)喷施时相对安全,而在高剂量(1 200 g/hm2)下药害较严重,从而对谷子的生长发育产生了胁迫作用。

猜你喜欢

磺隆叶面积谷子
打谷子
作物叶面积测量的研究进展
吉林克雷伯氏菌2N3对噻吩磺隆的降解特性及其土壤修复作用
马奶子葡萄叶面积评估模型的建立
75%醚苯磺隆水分散粒剂的制备
晒谷子(外一首)
10%苄嘧磺隆·异丙草胺可湿性粉剂对水稻抛秧田杂草的防除作用
我国冬小麦区菵草种群对甲基二磺隆的抗性水平
苎麻叶面积测定方法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