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地域资源 推进苏区发展

2019-04-24连允东

红土地 2019年4期
关键词:旧址苏区源头

◎连允东

宁化是原中央苏区县,中央红军长征四个出发地之一。如何进一步推进宁化苏区振兴发展呢?经调研,笔者认为要立足地域资源,用好用足苏区政策来发展宁化。

每一个地方都有其资源优势。宁化是位于福建西部、武夷山东麓、闽赣边界中部的内陆山区县,县域面积2407平方公里,辖7镇10乡1个华侨农场,总人口36.5万。全县耕地面积44万亩,林地面积280万亩。宁化又是世界客家人祖籍地,客家后裔遍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达1亿多人。宁化地处闽江、赣江、韩江“三江”之源头,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省最大的烟叶生产基地、全国南方重点林业县。同时,还是全省五个边界贸易开发试验区之一,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基于以上宁化地域优势,围绕《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及《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等政策,特提出以下三条对策建议来振兴宁化苏区。

一、狠抓生态旅游。

振兴宁化苏区,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发挥宁化县具有的苏区、客家、地质三大丰富旅游资源优势,狠抓生态旅游,实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程。着重从以下“三个结合”入手来抓好生态旅游。

一是红色旅游与客家旅游结合。宁化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全县几乎每个乡镇都有几处红色旅游遗址、遗迹,主要的有:城关北山革命纪念馆、烈士纪念碑、毛泽东铜像、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广场;城关、石壁、湖村等地红军医院旧址;淮土乡淮阳村的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旧址、曹坊的秘密农会旧址、城关、安远(里坑)的闽赣省委机关旧址;湖村锣鼓坪长征出发地旧址、彭湃县旧址、红军兵工厂遗址;泉上土堡战役、延祥阻击战旧址等等。宁化不仅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还有丰富独特的客家祖地旅游资源。宁化石壁是世界五大洲1.2亿客家人的祖籍地,每年都吸引成千上万世界客家人前来祭祖朝圣。宁化客家历史文化名人辈出,有郑文宝、张显宗、李世熊、黄慎、伊秉绶等,还有独具特色的客家饮食文化、民俗文化等。主要景点有:世界客家始祖文化园、客家公祠、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东华山古寺群、灵隐寺、水晶洞景区、普光寺;延祥明代古村、下曹客家古民居、社背土楼古民居等。可以把红色旅游与客家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建议打造“石壁—城关—湖村”旅游线。比如,可以每年“客家祭祖”活动为切入点,结合红色旅游,在石壁祭祖,游览了世界客家始祖文化园后,回城区参观红色景点北山革命纪念馆、毛泽东铜像等;之后到湖村游览锣鼓坪长征出发地旧址、天鹅洞地质公园;参观生态观光农业等红色、生态景观。同时品尝宁化烧卖、韭菜包等宁化特色美食,体验客家民俗。让游客们既受到红色经典的陶冶,又感受到客家风情韵味,从而达到融思想性、观赏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旅游效应。

二是红色旅游与绿色旅游结合。宁化有独特的绿色旅游资源:东面有湖村天鹅洞群、“蛟湖”及蛟龙溪;南面有城南的石螺坑瀑布、治平高峰村的鸡公岽(海拔1390米,属宁化境内最高峰);西面有东华山、济村的龙头沟;北面有牙梳山、古杉木王群及安远的朝天寨等。许多红色旅游景区的景色本身就很优美。如湖村红军医院、锣鼓坪等长征出发地、彭湃县旧址、兵工厂遗址,这些红色景点与天鹅洞群、蛟湖等绿色旅游景点都汇集在一个乡镇,为红色旅游与绿色旅游结合提供了很好的地域条件。可引导游客先领略天鹅洞群、蛟湖及千年银杏的迷人风采,感受绿色旅游的美好景色,再去参观湖村红色旧址、遗迹,接受红色旅游的熏陶教育。充分利用绿色旅游资源,有机地结合红色旅游,能收到旅游的综合效益,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三是当地旅游与外地旅游结合。宁化旅游要谋求更大的发展就不能局限于本县,要扩大视野,与周边县市(区)红色旅游圈相结合。我们要认识到宁化红色旅游的资源优势。红军医院旧址、长征集结出发地、北山革命纪念园3处宁化红色旅游景点已进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行列,这是先决条件。也要正视劣势:宁化红色旅游比起瑞金、上杭、长汀等周边县、市区起步更晚,基础弱;宁化是经济欠发达县,加之能源、交通的落后也是制约其发展的因素。《规划》明确指出:“以井冈山、瑞金、兴国、上杭、长汀为核心,高起点建设一批红色旅游精品景区和经典线路,构建原中央苏区红色旅游圈”。我们要借助这个政策平台,用好用足国家的苏区政策,主动与周边县、市(区)联合,与重点红色旅游地结合,力争进入“红色旅游圈”。建议与上杭、长汀、瑞金建立一条红色经典旅游专线。借助外力、取长补短、形成一种旅游合力,以收到最佳效益。

二、开发“三江”源头。

宁化客家祖地还有独特的生态优势,那就是地处闽江、赣江、韩江“三江”源头,这是非常宝贵的地域资源。我们要高度重视,保护、开发、利用好这一难得资源,充分发挥它在推进宁化苏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经有关专家测定,号称福建“母亲河”的闽江正源头发端于三明市建宁县均口镇严峰山北麓。而闽江的另一大支流沙溪河却发轫于宁化县的翠江。从翠江流入九龙溪进入燕江后向东奔至沙溪河。赣江是江西南部的一条大河流,而赣江的一大支流就发源于宁化淮土境内的米子径溪,流向江西石城的琴江,注入赣江。广东的第二大河流韩江其源头在武夷山南麓的宁化县治平畲族乡下坪畲族村赖家山金竹窝。此源头之水经长汀、武平、上杭、永定进入广东大埔与梅江汇合,流入韩江(此源头既是汀江源头,又是韩江源头)。

那么如何保护、开发“三江”之源头呢?为此有两条建议:一是政府要组织相关部门做好源头前期保护、开发工作。为保持“三江”源头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实现自然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建议县里成立“三江”源保护与开发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负责此项工作。组织水利、林业、旅游、环保等相关部门,负责编制并实施开发保护区建设规划和生态旅游发展规划。组织有关人员做好勘测、认定、立保护碑、铺路、整治、生态管护等前期工作。二是力争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范围”。《规划》第六章(第一节)明确指出:“开展东江源、抚河源、赣江源、闽江源、九龙江源、新丰江源生态补偿试点,建立东江、汀江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将贡江、抚河、北江、东江、闽江、九龙江、汀江(韩江)、信江源头和以武夷山、罗霄山、玳瑁山脉为核心的区域中部分县(市)补充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范围。”我们要在做好前期保护与开发工作的基础上,认真做好申报工作,力争进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范围,争取国家对原中央苏区的优惠政策,争取享受到国家对“三江”源生态补偿。有了优惠政策和补偿资金,就助了振兴发展宁化苏区一臂之力。

三、发展特色产业。

宁化苏区既是农业大县重点粮区,又是重点烟区、重点林区和重点矿区。立足于这样的县情,传统的名、优、特产品资源也很丰富。因此,建议在深化精准扶贫的基础上着重发展宁化的特色产业。当前可以发展以下八大特色产业:一是发展河龙贡米。在巩固粮食产业的基础上,大量种植发展河龙贡米。二是发展养殖产业。建立獭兔、蛇类、羊为主的养殖基地。三是发展油茶产业。建立油茶基地。四是发展薏米产业。建立薏米基地。五是发展茶叶产业。建立茶叶基地。着重发展延祥贡茶及治平野生茶。六是发展烟业产业。要在稳定烟叶种植面积的基础上,提高烟叶产量。七是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加快东华山生态休闲观光农业景区、石壁现代农业示范园、鹫峰寨生态农场建设。同时建立蔬菜基地。八是发展客家小吃产业。加快客家小吃一条街建设,推进“中国客家小吃之乡”申报评定工作。

要发展宁化以上八大特色产业,建议采取以下三条对策措施:一是以点带面。重点培育客家小吃、薏米、河龙贡米、油茶、獭兔、茶叶、烟叶等带动能力强的特色产业,以重点带动一般全面发展。二是力争国家优惠政策对苏区的扶持。《规划》第四章明确表明:“着力发展茶产业,大力提升茶叶品质,建设全国重要的茶产业基地。实施油茶低产林改造,推进高产示范区建设,打造全国重要的油茶深加工基地”。我们要创造条件,积极争取申报,力争得到国家相关优惠政策和资金的扶持。三是建议政府要在人力、物力、技术、资金、销路等方面制定优惠扶持政策,努力发展宁化八大特色产业,从而发展宁化经济。

总之,立足宁化地域资源优势,采取“狠抓生态旅游、开发‘三江’源头、发展特色产业”三大对策措施,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一个体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宁化定会展现在我们面前。

猜你喜欢

旧址苏区源头
苏区精神
红星照耀下的湘鄂赣苏区
大连中华工学会旧址纪念馆
苏区人家
油画
法国领事馆旧址 见证重庆百年开埠史
向源头学诗艺
常回源头看看
访三合区苏维埃政府旧址
抓源头 技术改造关键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