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二人转的艺术魅力

2019-04-23崔景文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二人转艺术形式艺术魅力

崔景文

摘要:东北二人转是东北黑土地上土生土长的说唱艺术,带有浓浓的乡土气息和山野情趣,充满了大东北的乡音乡情,它没有复杂的故事情节和曲调,没有考究的服装和道具,也没有豪华的舞台和背景,它就是一种简单、原始、粗野、热烈的民间艺术,但它所散发出的艺术美却使千千万万的老百姓痴迷,在东北民间就有“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的说法,老百姓对二人转的痴迷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关键词:二人转;艺术形式;艺术魅力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02-0149-01

二人转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反映的是大东北地区的地域文化特色,但不同地区的二人转所体现出的艺术美是具有其各自的地域特点的,在东北就有“东唱”“北浪”“西板头”“东使棒”的说法。二人转在表演形式上不拘于一种类型,一男一女,一丑一旦,或唱或念,或做或舞。在各个时代都有着不同的艺术形态。那么就需要以历史与现实思辨的眼光来审视二人轉的艺术美,来分析二人转的超强艺术感染力,这是很有必要的。

据史料记载二人转诞生于清雍正末年,起源于辽西锦州黑山县以及辽南一带,在民间称之为“蹦蹦”。当时的二人转艺人生活比较艰辛,对于“蹦蹦”这个名字认为不吉利,很反感,还编了一套歌自嘲:“若叫蹦蹦蹦,时气就背兴,三天两把火,五天闹灾星,狼打门前走,吓它一身病。”所以二人转又有“双挑”、“双玩艺儿”、“唱蹦子的”、“小秧歌”等多种名称,但民间艺人却把当时的二人转称之为“戏”。

到了20世纪30年代随着剧种的发展才逐渐的确立了二人转的表演形态。表现的特点可以分为几个方面:

第一,“千军万马,全靠咱俩”。一男一女,一丑一旦称为“咱俩”,在表演的过程中又唱又说又舞又耍,自由自在的即兴表演占距了很大的比重。“咱俩”在表演中融入了歌舞、滑稽、杂技等多种杂家之长,所以看完一场二人转的演出如同欣赏了一场综艺晚会,可以看到秧歌、说书、小戏等多种艺术形式。

第二,在表演中以丑角为核心,以丑角为灵魂,形成了戏逗、滑稽、荒诞的喜剧艺术风格。第三,演员与观众“零距离”。在农民中滋生了二人转艺人,艺人的创作又源于农民,其实很多艺人本身就是农民,在某种程度上农民保护了艺人,所以说二人转艺术根植于社会最底层,永远与东北老百姓心心相通,凝聚着东北老百姓的文化精神及审美情趣。

在二人转发展的道路上充分的体现了它以自主意识为创作根源的艺术特点,在脱离了表演束缚的情况下,任性旷达、无己无恃,在舞台上自由发挥的程度如脱缰的野马,将随性表演夸大到大狂大美的地步。在表演的过程中体现出了强烈的自由度和随机性风格。它可以将各种艺术文化形式任意重组,没规律、没有虚伪、没有中心意义,想怎么演就怎么演,与观众毫无阻隔,二人转艺人在表演中始终会遵循一个内在的法则,那就是真实的、不做作的演好每一个社会角色,没有包装没有政治,使人们真正的感觉到轻松愉快的艺术氛围。

二人转是快乐的艺术,幽默性是它的重要特点之一,旧社会的劳动人民生活困苦艰辛,艺人们只要唱起二人转脸上的愁云就一扫而空,能逗得便逗,能耍得便耍,把东北人的情绪宣泄的淋漓尽致。老艺人们往往把现实生活的苦难化解为朴素的唱腔,其中乐观、幽默、诙谐的情绪给人以鼓舞和希望。如《冯奎卖妻》的苦戏、《水漫蓝桥》的悲戏,到最后都演化成粲然一笑。

在二人转中语言生动、有趣,表现关东人性格本色的作品很多。这种语言的艺术特征及表现力完全建立在“东北式”的基础上,主体与对象的同构贴切、逼真,这也是二人转所特有的艺术特质。

二人转素有“九腔十八调”之称,以东北民歌、大秧歌和河北莲花落为基础,在发展的过程中融汇了太平鼓、梆子戏、大鼓书等音乐元素,在唱腔上形成地域性极鲜明的音乐旋律。但实际上二人转唱腔早就超过了“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专腔、专调就有一百多个,小曲、小帽二百多个,这充分地证明了二人转音乐曲牌众多,表现丰富。二人转的唱腔与舞蹈在二人转的表演中是密不可分的,在唱腔中都包含了“唱、说、扮、舞”,致使每个动作都是一种“歌舞”艺术的综合。

二人转只有歌舞结合才能构成完整的艺术形象,它体现的不是舞蹈动作戏剧化,而是戏剧动作舞蹈化的和谐之美。在唱腔中融入舞蹈体现了二人转舞蹈“稳”“浪”“俏”“哏”的风格特色,强调演员从唱到舞完整统一,做到“稳中有浪,浪中有俏,俏中有哏”,的完美意境。

其中二人转的“浪”就是一种美,它的美不是寻常意义上的美,是自由自在、狂放不羁的美,是土野的美、俗野的美。是反映劳动者生活乐观向上精神的升华。二人转的唱调“浪”、身段“浪”、表情“浪”,是一种健康的美。同时它的这种美是社会底层劳动人民人性的释放,生命的张扬美。二人转的“浪”是二人转特有的,这种美是二人转的标签,不是所有艺术形式都具备的。

当东北二人转进入国务院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二人转再也不是没人养活的“野孩子”了,它是老百姓心中鲜活的艺术形式,300多年来它像永生的野草一样,以顽强的生命力融入了当今的社会文化大潮,同时当代二人转艺术紧追随时代的脚步,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猜你喜欢

二人转艺术形式艺术魅力
二人转旦角表演艺术之我见
童话改编动画电影的模式演进
移动支付大战:从“二人转”到“三国杀”
浅析形式美在装饰画中的重要性
潮汕民间美术文化艺术形式举隅
现代中国歌剧表演的艺术形式与价值体现
浅谈梨园戏《郑元和》
《美丽人生》中的二元对立
漫谈河南豫剧的“哭戏”
试论动漫影片中色彩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