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田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

2019-04-23

陕西水利 2019年3期
关键词:项目法人监督管理水利工程

王 庆

(辽宁省凌源市水务局,辽宁 凌源 122500)

水利工程建设是百年工程,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建设。由于水利工程所处地理环境十分复杂,无论是防洪排涝,还是存储人们生活用水或水力发电,都与广大人民群众息息相关。近年来,水利工程质量问题频发,给社会经济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严重损失。所以,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必须以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前提,保障社会安全持续发展[1]。本文以青龙河流域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为例,着重探讨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1 工程概况

凌源青龙河流域主要位于我国辽宁省的西部,与河北平泉、青龙、葫芦岛的建昌接界,其流域面积目前已经达到了133253 hm2,青龙河作为滦河的主要支流,发源于河北省平泉台头山五道梁子,入凌源三十家子镇,青龙河在凌源县境内流长54 km,最大流量为218 m3/s,流域总面积为1571.8 km2[2]。其间建有4 座小型水库。主要支流有三十家子河、松岭子河和河坎子河。凌源市境内干支流的总长度为222 km,其宽度在1 m~150 m 之间,流域内总人口为18.5 万人,耕地面积为20 万亩,保护区内森林覆盖率达到了90%,其整体上属于森林生态系统,其植物区类属于华北植物区,动物地理区类也属于华北。青龙河下游为河北省重点水利工程桃林口水库,是秦皇岛、唐山两市人民生产、生活用水的重要水源地[3]。

2 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问题

2.1 缺乏完善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与机制

由于我国目前缺乏健全完善的质量监督管理机制,导致我国水利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无法得到系统性与整体性的落实,以及水利工程监督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无法实现有效衔接,缺乏统一的流程,缺乏科学的标准,使得水利工程的监督管理工作出现较多的漏洞与不足,最终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2.2 基层监督工作深度不足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施工质量不符合项目要求的水利工程数量占到了总稽查数的14%;施工单位自行检验存在质量问题的项目数量占总稽查数的30%;联合验收过程中质量不合格的项目占稽查总数的20%。在稽查工作中出现较多的是制度、程序以及行为等方面的问题,其根本原因是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人员在监督的过程中过度重视工程实体质量的监督,忽略了参建各方的质量管理制度与体系的制定与执行,没有严格要求参建各方完善质量监督与管理制度,无法从源头上消除安全生产隐患[4]。

2.3 农田水利建设资金不足

凌源市农田水利建设资金虽然在不断的增涨,但仍无法满足当前农业经济的发展。在水利设施建设过程中,由于大部分资金由政府承担,部分企业在资金投入方面没有较高的积极性,导致了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的不足,相关调查与数据显示可知(见表 1)。

表1 水利工程投资意愿调查表 单位:%

3 提升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3.1 构建完善的质量监督管理机制,完成质量监督管理模式的创新

近些年来,要想进一步提升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公平性与公正性,首先要构建与完善质量监督管理机制,健全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组织机构(见图1),指导相关的监督管理人员清楚的认识到水利工程质量监管的重要性,对已有的质量监督管理模式进行不断的创新与完善,并相应的改变集体监督方法,防止由于个人监督而引发权责不清的情况发生。同时,一旦水利工程出现质量监督问题,应对集体进行责罚,并在水利工程的各个项目中配备专业的工作人员,以此确保监督管理人员在具体监督过程中可以实现相互监督,进一步提升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客观公正性[5]。

图1 我国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组织示意图

3.2 强化项目法人责任制,充实质量监管队伍

为了进一步提升水利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需不断强化水利工程项目法人责任制,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充实质量监管队伍,从而全面贯彻与落实水利工程项目法人的责任与义务,确保水利工程质量达标。在我国现阶段,大部分农村水利工程的基础投入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且大部分水利工程项目法人都是水利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要想进一步强化项目法人责任制,就要完善各项法人管理制度,将具体的质量监管责任落实到个人。同时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结合水利工程的发展现状,要及时充实质量监管队伍,补充监管队伍中缺失人员,从而确保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不流于形式。

3.3 完善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加大质量考核力度

要想进一步提高水利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水平,就要不断对水利施工单位与个人的质量行为进行全面采集与及时公告,并建立健全科学、系统的质量信用评价体系,以此来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质量信用行为的奖惩力度。同时也要加大对市县水利工程质量的考核力度,熟练掌握市县水利工程质量的整体使用与投入情况。同时,要把水利工程质量考核结果与申请补助资金相挂钩,加大对市县水利工程质量投入的督促力度,以此提升水利工程的质量管理水平。

3.4 加大水利工程安全隐患排查力度

为了确保水利工程的质量安全,首先需要不断加大水利工程安全隐患排查力度。对各区域水利工程现场施工中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其中主要包括基坑、高边坡、起重机械、洞室开挖以及炸药库等施工环节。其次要在汛期到来之前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的安全度汛方案以及应急预案,并对物资的准备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对重点环节实施专项检查。严格根据相关政府以及水利部门的要求,做好春季复工以及冬季施工等不同时间段的安全检查工作,实施防治结合,从根源上减少水利工程的安全隐患。

3.5 加大监督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监督队伍整体素质水平

要想从根本上促进水利行业的良性发展,首先要不断加大对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有效提升监督队伍整体素质水平,进而积极解决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进一步明确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目标,并对相关的监督细节进行细化,将其责任进行具体的落实与明确[6]。其次,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员培训机制,并根据质量监督人员的工作性质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升质量监督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与业务能力,增强质量监督人员的监管与责任意识,防止其监督管理工作流于形式,从而进一步提升水利工程的整体监督与管理水平。

4 结语

近些年来,通过对水利工程质量的管理与监督,我国在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方面取得了较为优异的成绩,但在实际工程质量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很多问题。目前,质量检测是衡量与判断水利工程实体质量最有效的手段,也是加强水利工程质量控制的有效途径,相关部门以及施工单位应对施工管理过程中的规章制度与监督体系进行不断的创新与完善,以便提升水利工程的质量监督与管理水平,确保水利水电工程安全顺利实施。

猜你喜欢

项目法人监督管理水利工程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法人制浅析
基于融合代理及管家理论的重大工程项目顶层治理机制优化
广东省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的分析和探讨
水利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重大水利工程复工风采
营改增对水利工程造价的影响
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
加强粮食流通监督管理的思考与探讨
带头增强“四种意识”推动监督管理常态化
某区放射卫生防护监督管理的做法及建议